山西省发改委经济研究院院长李霆告诉记者,山西省在对煤炭产业定位时曾提出三个“不会变”:即煤炭产业在未来几十年国民经济生产消费中的主体地位不会变,山西煤炭在全国经济大格局中的战略支撑作用不会变,煤炭产业在山西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会变。
“山西省对全国能源的保障作用将进一步凸显。”李霆说,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变为资本优势,增强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对能源的实际支配权,至关重要。
紧张的铁路运能,让山西如鲠在喉,解决运输瓶颈问题已刻不容缓。
目前山西煤炭生产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条件相对较好的太焦、石太沿线以及太原地区,随着该区域煤炭资源的逐步萎缩,山西省将按照煤炭产业发展规划,把未来的发展重点集中在晋东和晋中南部煤炭基地。
晋中是中国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基地;晋中南地区煤炭产量一直约占山西煤炭产量的2/3,煤炭外运量占全省的60%。
从铁道部主持制定的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可研报告中了解到,由于山西中南部地区受铁路运输能力限制,近年来公路煤炭外运增长迅猛,由2003年的5350万吨增长到2007年的1.14亿吨,年均增长21%。
根据运量预测,到2020年,该地区外运通道货运存在1.4亿吨的能力缺口。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建成后,晋鲁之间可新增2.5亿吨/年的运能。
作为煤炭资源大省,山西不仅要拥有一个便捷的运输大通道,还要有从通道中获利的自主权。
公开报道显示,该条能源运输大通道,系山西省主导发起,并一直极力连横山东河南。
2008年,从山西省长位置接任省委书记的张宝顺在出席一次全省煤炭产业会议上熟稔地摆出一组数据:2007年山西向省外销售了煤炭5.5亿吨,外送电450亿千瓦时,按照国家“西电东送”和山西煤炭产业发展规划,将逐步提高对外输电水平。
此次与山东省签署的《能源交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向山东省输电1000万千瓦,是执行了山西的既定战略,通过发展能源产业,架设空中输电通道,促进山西省能源基地顺利实现转型发展。
根据协议精神,山西将支持山东能源企业与山西省能源企业合资合作开发、建设煤电基地,并优先考虑作为“晋电送鲁”的电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