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复苏并不代表油价仍会如前些年那样一路单边上扬
世事无常!用这句话来形容2008年的国际油市再确切不过。以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原油期货2月合约为例,其年初以96美元/桶开盘,最高曾上涨至148美元/桶,随后,短短数月内跌至42美元/桶附近,年度最高跌幅超过70%。截至12月中旬,油价仍未走稳。
次贷风波引发了全球油价大幅回落
次贷问题虽然在2007年已经出现端倪,但谁都没有预料到其会在2008年成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的重要导火索。一季度,虽然市场已经传出如贝尔斯登被收购,凯雷资本倒闭等诸多不利消息,但市场仍能运行,包括原油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甚至不少仍在创新高。7月份,“两房”出现问题,投资者开始感受到资金链断裂压力,国际原油开始走下坡路。9月份,雷曼兄弟申请破产消息证实后,油价反而有所反弹,然而,由雷曼兄弟倒闭引发的全球银行间短期资金借贷市场崩溃,导致了西方国家绝大多数金融机构出现现金短缺问题,冰岛等少数主权国家甚至濒临国家破产的境地。随后,大量投机资金开始撤离大宗商品市场,过去两年深受投机资金青睐的原油期货成为重灾区,油价再度开始漫漫熊途。
美国银行在2008年可谓风雨飘摇,隔夜拆借利率波动非常大,而欧洲和日本银行的隔夜拆借利率在全年前三季度几乎都保持了平稳运行,9月份开始却出现明显异动,显示全球银行系统间资金流动出现问题。尽管各国政府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均快速采取措施进行救市措施,但流动性短缺问题却始终未能得到解决,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未能恢复。这种情况一直持续至12月也没有改变,国际油价也由7月份的最高接近150美元/桶回落至40美元/桶附近。
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演化
次贷风波很快由美国银行系统波及至全球银行间系统,尤其造成西方经济发达国家银行信用出现问题,流动性出现严重缺失,并由此导致了实体经济领域受到全面影响。
2008年开始,美国人均消费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的数量处于持续下跌过程中,而在过去五年间,除一季度可能会有所回落外,往年的下半年通常都会上涨。这一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金融海啸影响到实体经济,从而影响到人均收入,美国人在日常消费中开始明显减少开支。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实体经济受创,消费需求大幅减弱,令外向型经济仍占GDP增长比例较大的中国经济同样受到影响。从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数据可以明显看出,自2007年二季度达到13年来高点后,GDP增速已经开始放缓,2008年增速放缓迹象更为明显,且三季度甚至出现了个位数9%的增长,这一增速为2003年二季度以来最低。
实体经济受挫令市场预期石油需求减少
石油作为实体经济最重要的原料物质,其和实体经济的联系紧密度可想而知。在实体经济受挫后,全球原油需求是否受到影响呢?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十余年间,全球原油的供应和需求总体均保持了稳步上升的趋势。进入2008年后,原油供应和需求涨幅均有所放缓,但需求放缓的速度明显大于供应放缓速度。
美国能源情报署(EIA)在其2008年12月9日公布的《短期能源展望》中预计,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打击,2008年的全球原油需求将出现25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美国在2008年9月份曾经出现一次明显的月度进口量大幅下滑的局面,当时正是金融风暴冲击最激烈的一个月。除此之外,月度原油进口量基本保持平稳。中国原油进口总量虽仍保持了增长,除2008年9月份进口数据明显低于8月份,而往年不同以外,市场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进口数量减少的趋势。
由此可见,由于统计数据的滞后性,实体经济受挫对石油需求会产生多大负面影响,可能要在2008年11~12月,甚至2009年的进口数据中才能得到体现,但市场基于对2009年全球经济形势相对悲观的预期,预计未来石油需求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