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科技引领战略,凭借强大的IT实力,中国工商银行不仅在全球经济低迷时的2009年第一季度利润同期增长6%,更是利用IT推动创新,通过即将上线的第四代核心系统,为客户实现同一个中国工商银行(ICBC)。
作为银行的“心脏”——核心业务系统,目前中国工商银行(下简称工商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处理能力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信息系统的业务处理能力达到43000MIPS(百万个指令/秒),承担着该行约1.65万个分支机构,以及4.7万台ATM和自助银行设备、18万台POS的业务处理工作,对约6亿个账户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处理,为客户提供365×24小时的不间断服务。
工商银行信息系统每天平均处理约8200万笔业务,最高一天处理1.1亿笔,其中通过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和ATM等电子渠道完成的交易笔数超过3000万笔,在总交易中的比重达40%。在业务处理量迅速攀升的情况下,工商银行信息系统的整体可用率始终保持在99.99%的高水平。
工商银行依靠自身力量先后推出了三代核心应用系统,建成了集中处理全行各项业务发展的基础平台,奠定了信息科技在国内同业的领先地位。
工商银行的第一代应用系统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该系统以账户为中心,支持传统柜台业务,为信息化建设积累了经验,奠定了业务和技术基础。该平台应用后,大大提高了工商银行为客户办理各项业务的速度和准确率。
第二代应用系统从1996年开始规划和建设,并于2002年完成了全行推广。该系统是工商银行从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产物,实现了综合柜员、统一账务核算、资金汇划清算以及24小时的业务处理服务。
在此基础上,工商银行更是开发出了集业务操作、经营管理、分析决策于一体的全功能银行系统——NOVA。该系统由7大功能板块、19个子系统、202个应用系统、近5万张数据库表和超过15万个程序组成,覆盖了工商银行境内外的全部业务,支撑着全行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开展,满足了该行数据集中后的业务发展与创新要求,成为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借助强大的系统,企业可以将遍布在全国的成百上千个账户中的资金瞬间归集在总部指定的一个账户里。”工商银行科技部副经理张艳介绍。
每天在工商银行网上银行的汇款就达到了20万笔左右、40亿元人民币,每天工商银行ATM上的业务量超过了700万笔,客户可以坐在家中的电脑前几分钟内完成水费、电费、煤气费、手机费等各种缴费,而不用分头前往各地。
依托强大的信息系统平台,工商银行还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工商银行凭借综合信息网络和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使提供多样化的产品成为可能。仅仅短短几年的时间,工商银行从最初提供存、贷、汇等传统金融产品,成为国内创新能力最强的全方位金融服务“百货公司”。工商银行可以提供1300多个金融产品,尤其是在中间业务方面。业务的集中处理还大大加快了产品研发和投产的速度,仅2007年工商银行就完成了497个应用类新项目及近50万个功能点的研发、300个原有项目的优化。
此外,“我们在业内创造性地改变了银行在手工作业时代延续下来的自下而上层层上报汇总的旧方式,变为由计算机集中生成自上而下的报表新模式。”张艳谈道。2002年12月,工商银行成功投产了综合统计报表系统,引领了商业银行统计管理的一场革命。工商银行通过直接从大集中采集全行各种经营管理数据的方式,提高信息采集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在营业次日即可自动生成全行的各种经营报表。
2008年10月,工商银行启动了第四代核心业务系统,计划用3年的时间内完成该系统的开发与上线,不同于前几代系统,第四代核心业务系统创新性地开发出境外一体化综合业务处理系统(FOVA),可以满足多语言、多时区、多币种、多监管的要求。同时实现在全球范围内重组、并购系统整合的需要,提升境外机构业务处理能力和风险控制水平,为工商银行国际化发展奠定深厚基础。
在过去数据大集中的基础上,工商银行计划第四代系统中实现信息大集中,推动实现从数据集中到信息集中和业务管理集中的转变,构建风险管理、市场营销、绩效考核等业务应用的数据分析挖掘平台,为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更加快捷、准确、全面的支持。
在第三代整合客户信息基础上,第四代系统实现全行客户信息的统一管理,为各业务应用系统提供集中、完整、统一的客户信息视图。在此基础上,工行将完善全行统一的客户营销和客户关系分析管理平台,以实现对不同类型客户的个性化服务。
张艳对于第四代系统这样谈道:“工行的第四代IT系统建成后,真正实现了成千上万个产品在同一个IT平台上运行,在业务层面上实现同一个IC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