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Nasdaq: SINA)近日发布了该公司截至3月31日的2009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新浪第一季度净收入总计7380万美元,较上一季度的1.015亿美元下降27%。新浪第一季度净利润仅970万美元,较上一季度下降62%,较去年同期下降39%。财报发布后,新浪CEO兼总裁曹国伟和CFO余正钧参加了分析师电话会议,回答了分析师的提问。
以下为本次会议分析师问答部分精彩摘要:
花旗集团分析师杰森-布鲁什基(Jason D. Brueschke):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与分众传媒的交易。新浪与分众传媒的合并时间比当初承诺的时间长了许多。我想知道,如果交易未能在某一时段内达成,你们的协议中是否有终止的预案。在你们看来,这是否受到了中国新的反垄断法的影响。如果交易达成的时间超过预期,你们双方是否会遵守承诺将交易进行到底?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广告的。你们预计今年第二和第三季度的广告收入的走势将与奥运会之前年份相似。但是既然今年第一季度受到经济危机的重大影响,那么第二季度为何不会出现大幅增长?另外,第三和第四季度是否会呈现加速增长态势?
新浪CEO兼总裁曹国伟:关于第一个问题。的确,与分众传媒的合并比我们此前的预期花费了更多的时间。这主要是由于商务部审批的时间更长所致。
目前为止,我们仍然没有收到关于接受交易的官方通知,而这是审批流程的第一步。我们起初的截止期限是6月30日,不过我们现在已经协商将截止日期延长到9月30日。
按照协议,如果届时仍然无法获得审批,双方将坐下来重新谈判,或者再次延长,或者任何一方都可以选择终止协议。目前,我们都在与商务部通力合作,希望获得审批。我们目前还没有讨论候选方案。
至于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广告增长。的确,我们此前的第二和第三季度都实现了环比增长。第一季度通常都会出现环比下滑,而第二季度通常都会走强,实现环比增长。正如我在公开声明中所说的一样,第三季度的环比增幅将与奥运会之前的年份类似。
目前,相对于第二季度而言,我们对第三季度的业绩更为看好,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签署了更多的框架协议。至于下半年,仍然还有很多市场预期的因素。
例如,我们看到房地产广告第二季度出现了很强的复苏迹象,尤其是在前两个月,但是进入到6月份,市场前景却有些模糊。由于房地产销售过于旺盛,因此,开放商就不再担心销量,而大量投放广告的热情也就有所降低。我们的房地产广告收入中,有70%来自北京市场。
但是在这一地区,由于市场过热导致一些广告主取消或推迟了广告合同。我们并不清楚这一趋势是否会继续,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第二季度的业绩指导会产生很大区间的原因所在。如果这一趋势持续到第三和第四季度,那么就算房地产市场依旧繁荣,我们也无法判断这一趋势是否会产生负面影响。
另外一个例子则是来自于快速消费品行业(FMCG)。过去两个季度中,快速消费品广告一直都保持了环比和同比双增长。部分原因在于,该行业的广告主更加认可互联网广告。
不过,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因素,今年初,很多地方电视台提高了广告费。对于快速消费品行业的许多厂商而言,电视广告是他们的重点所在。然而,在需求并不强劲的情况下提高广告费使得这些厂商将部分广告预算转向互联网。
据我们所知,从今年下半年起,许多电视台将下调广告费。所以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广告主就会从互联网抽回一部分预算。所以,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广告是否能够在下半年保持增长依然处于不确定状态。
至于汽车行业,这恐怕是新浪规模最大的一类广告。第二季度的新车型少于去年同期。而下半年的新车型又会少于上半年。
我们能否从汽车市场获得多少广告收入也是一个不确定因素。不过,很明显,上半年发布的新车型将会继续投放广告。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汽车广告的相对表现将会较好。
所以,下半年的业绩取决于许多因素。而目前,我们仍然有一些不解的数据,并且需要进一步分析。但是我们有信心实现环比增长,但是具体的增长率还要取决于市场表现。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季卫东(Richard Ji):我的问题是关于广告复苏的。你们的业绩指导显示第二季度将会出现环比增长,第三季度也有可能继续这种趋势。我想知道这是否是可持续的?大广告主最近都签订了较长的广告合同,也就是你们所谓的框架协议。在总的广告预算中,大概有多少已经承诺?
与此同时,你们的一些竞争对手的业绩指导都比较疲软,这是否暗示你们正在夺取市场份额?
新浪CEO兼总裁曹国伟: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客户的预算,并提到了框架协议。这个问题很复杂。我们通常都与大客户签订框架协议,有的是全年合同有的是半年合同。框架协议并不是唯一的指标,因为客户有的时候不会完全履行该协议,有的时候则会超出承诺的数字。所以这很复杂。
不过总的来看,目前为止,去年的客户已经有85%已经与我们签订了框架协议。但正如我所说,这并非唯一指标。去年的框架合同总值约为10亿人民币。除去房地产广告外,这大概占到我们品牌广告收入总值的60%到70%。
更重要的是,很多客户都没有局限于框架合同,对于这些领域,我们也投入了更多的精力。比如,去年的奥运赞助商投入的与奥运会相关的广告预算就不是来自于框架合同。
他们都会针对奥运会单独制定预算。在与去年同期进行比较时,这个因素非常重要且应当考虑的因素。我们所签订的合同比去年多一些,但是实际的收入却有所下滑。从大客户数量来看,我们的表现还算不错,但是如果是非框架合同的客户,我们则面临许多挑战。这恐怕会对我们的业绩形成一定的打压。金融和IT领域遭受的打击尤为严重,这主要与经济环境有关。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不认为环比增长是份额增加的唯一指标,这很可能反映了不同公司的季节性变化。所以,我不认为这是市场份额最好的指标。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季卫东(Richard Ji):下一个问题是关于移动增值业务。很明显,这些业务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我想知道,你们是否会继续加强对音乐、3G、WAP门户等颇具前景的领域的投入?更重要的是,正如你指出的那样,随着近期竞争的加剧,你们如何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新浪CEO兼总裁曹国伟:我们的确在加大对移动领域的投入,包括WAP门户、音乐以及手机游戏领域。在3G时代,这些将成为非常重要的领域。
至于市场竞争方面,的确,频道和内容的竞争加剧导致成本上升。但是目前来看,大厂商要比小厂商扮演的角色重要得多,而且也拥有很多优势。这是我们过去一年来所看到的趋势,而且很可能将持续下去。唯一不同的是,在大厂商之间,我们仍然在频道和内容等方面进行竞争。
有的厂商会牺牲利润率来换取市场份额,从而增强自己在中国手机市场的排名。大厂商仍将掌握更好的竞争力,并且在内容和频道领域继续竞争。这或许会对毛利率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短期内应该会保持稳定。
瑞士信贷分析师张永恒(Wallace Cheung):能否对广告行业的整体趋势进行一下评论?你们是否发现广告主真的在削减预算?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新浪与分众的交易。业内有很多说法,有的说你们会减少用于收购新浪的股票数量,我想了解一下你们对双方股票的看法。
新浪CEO兼总裁曹国伟:第一个问题,说实话,我们手里没有整个广告行业的数据。在中国,这类数据通常都比较滞后。至于在线品牌广告领域,也就是展示广告,我们所掌握的第一季度的唯一数据来自于艾瑞咨询。艾瑞咨询的报告显示,整个中国的展示广告市场同比下滑13.5%。而我们也身处其中。
至于客户的预算究竟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复杂。这取决于不同的行业,例如IT行业的预算就出现大幅下滑,但这不仅是在线广告,而是整体的广告支出。其中还包括手机行业。这类厂商的利润率很低,所以广告支出也大幅缩减。而金融行业也有所下滑,比如大银行和投资基金。
不过大银行的原因有些特殊,有的是奥运赞助商,有的去年进行了IPO,所以他们去年的品牌广告投入都比较大,但今年有所削减。其他行业的客户就不太好说了,情况比较特殊,解释起来需要更多的时间。恐怕也无法提供令人满意的答案。所以就不多加赘述了。
至于双方的股票,两家公司的股价差异较当初宣布交易时更大,不过我们都在密切关注彼此的业务发展以及整个广告市场的发展,以便更好的了解彼此的相对价值。目前我们还没有就调整条款进行正式的谈判。
所以市场上的传言是没有任何根据的。我们现在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如何通过商务部的审查上。这才是我们当前最大的障碍。在这一障碍没有突破之前,我们恐怕不会谈论其他事情。
瑞士信贷分析师张永恒(Wallace Cheung):在线品牌广告是否出现了一定的转移?比如搜索引擎、SNS等。
新浪CEO兼总裁曹国伟:正如我们之前所解释的那样,不同的网站,不论是搜索、垂直网站、SNS还是视频网站都会对流量起到一定的稀释作用。
虽然门户仍然在品牌广告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不可避免,这些网站会从门户手中抢走一定的份额。这是一种趋势,不仅今年,今后也都是如此。不过由于我们能够提供全面、整合的解决方案。
所以我们的战略仍将具有竞争力。所以在夺取市场份额方面,我们仍然很有实力。但市场份额的确会被稀释,不过目前不算严重。
高盛分析师凯西-陈(Cathy Chen):能否谈一下你们在汽车和金融广告市场的份额?另外,能否谈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新浪与分众的合并花费了这么长时间?
新浪CEO兼总裁曹国伟:我们并不是很清楚单个领域的市场份额。而很多独立研究机构只能根据到达率来衡量收入,但是他们并不了解实际销售情况,比如价格和折扣。
如果从到达率来看,我们很明显在很多类别都占据着最大的份额,例如,汽车、房地产、金融等很多领域。但是,具体的份额很难说,因为没有一家独立研究机构能够衡量出具体的广告收入。
至于商务部为何迟迟没有批复,我们的确不太清楚。我们一直都在与当局接触,尝试着展开对话,但是却一再拖延。我们不清楚具体的原因,时间的确比预计的长,这不太正常。
我们认为,不久后将得到明确答复。我们每次都被告知很快会有答复,但实际上却一再被拖延。目前,我无法承诺任何事情,但是相信不久后会有答案。届时,我们就会对外公布。
高盛分析师凯西-陈(Cathy Chen):你们是否注意到一些重要的广告主转移到竞争对手那里呢?
新浪CEO兼总裁曹国伟:通过财报可以计算出整体的市场状况。但是具体到各个行业,我并不了解这方面的信息。不过,我想我们在大多数的行业中表现都不错,除了网络游戏广告。不幸的是,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Piper Jaffray & Co分析师吉恩-蒙斯特(Gene Munster):过去6个月内,分众所面临的挑战是否影响到了你们与分众合并的战略价值?能否谈一下中国市场的行为定位广告的情况?
新浪CEO兼总裁曹国伟:关于与分众合并的战略价值,我们仍然保持着最初的想法。相对而言,这一点并未改变。我们相信,双方之间的协同效应仍然存在,因为双方在品牌广告和新媒体领域都很强大,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
关于这一交易,我们唯一需要担心的是,过程耗费了太多的时间,超出了此前的预期。这影响到公司的业务,比如员工对此的理解和预期,而且影响到了我们原本可以采取的候选战略以及潜在机会。这会导致双方企业的员工产生疑惑,这对公司的长期发展不利。但我们相信战略上的协同效应依然存在。过去一段时间的经济环境对所有的公司都产生了影响。
所以,这对我们而言不算太大的问题。经济环境对不同的公司会有不同的影响,但是原因都类似。但随着市场的复苏,我们的状况会更好。所以,我们相信协同效应依然存在。
关于行为定位广告,目前对中国广告而言,这个仍然是新事物。我们尝试了许多不同的服务,包括通过地理位置定位、通过关键词以及通过客户数据库来定位,有的采用CPM模式,有的则采用CPC模式。大多数客户都来自于电子商务领域,他们希望借此挖掘购买用户,提高采购。需求虽然在增大,但是在我们的总收入中的占比仍然很小。
在整个展示广告市场的占比也很小。相信随着我们的增长,以及客户对网络广告理解的加深,这种需求还会增加,这类广告的重要性会增加,但是目前来看,其比例还是很小。
Oppenheimer分析师姜彦仁(Paul Keung):搜狐已经提高了广告费。你们是否也会提高广告费呢?
新浪CEO兼总裁曹国伟:我们也已经提高了广告费。我们每隔两个季度就会提价一次。下一次提价会在第四季度。
Oppenheimer分析师姜彦仁(Paul Keung):是在4月份,也就是第二季度刚开始时提的价吗?
新浪CEO兼总裁曹国伟:是的。
新浪CFO余正钧:我们每年都会提价两次,分别是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
Oppenheimer分析师姜彦仁(Paul Keung):是否与去年幅度相同?
新浪CEO兼总裁曹国伟:不,相对去年而言,提价幅度较小。去年的需求非常不同。我们今年针对部分领域提价,而不是全面提价。所以整体的影响比去年小。
寻找一家公司去收购,很像约会——在行动之前,你必须先调查对方。您怎么知...
Chas Edwards警告说尽管小型目标非常有效,但是将定位瞄准更广泛的受众来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