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 文章页
“活”架构,强化风险防范与合规
字号:

类别: 财务管理 时间: 2009-07-30 来源:信息方略

标签:风险处理 风险

  金融危机对保险行业冲击的同时,也考量着保险公司的IT战略。面对保险公司业务灵活性特点,企业需要建立一种可以降低成本,具有智能化、安全性、动态化的基础架构,以快速地响应业务环境的变化,降低运营成本,优化运营模式,挖掘目标客户的潜在价值。

  6月中旬,《信息方略/CIO INSIGHT》杂志邀请长城保险信息服务部总经理田淑荣、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总经理王自杰、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总经理付刚、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教授、IBM系统与科技事业部大中华区企业系统解决方案总经理朱明,讨论保险公司的业务变化对IT产生哪些新需求,保险公司该建立怎样的智能基础架构,来响应业务环境的变化等问题。

  CIOI:自金融危机爆发后,保险公司具体的业务与去年相比有哪些差异?业务需求发生了哪些变化?

  付刚:金融危机对中国的保险业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大家把钱袋子捂得更紧了,保险需求受到一定的抑制,投保能力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大家更加担忧未来和风险,购买保险的愿望又在相对增加。在过去的几年中,泰康人寿业务强劲增长,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今年在结构调整的情况下,公司业务发展仍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危机背景下,业务部门更加依赖信息技术,公司对信息技术部门的期望更高。一是期望通过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来帮助公司实现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的优化和再造,以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二是利用先进科技实现风险防范和控制;三是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业务和服务创新,促进业务增长和服务提升。

  田淑荣:泰康公司是我们的榜样。长城保险2005年开业,到现在已运转4年。金融危机的到来,使IT部门工作计划也做了一些调整,我们提出两个关键词:挖潜增效、提升价值。今年,IT预算受到一定影响,一些计划中的项目因为预算的减少而取消,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加大IT的软性投入,在内部对员工的产能、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内部挖潜提升IT价值。在系统建设方面也调整了思路,因为今年业务量有些减少,我们将系统优化、风险控制作为重点工作,研发了稽核系统、反洗钱系统等,对系统不完善的地方做了优化。

  王自杰:华夏人寿是2007年开业的公司,开业第一年保费收入1.5亿元,2008年保费收入接近20亿元,2009年上半年保费收入已经接近20亿元。公司的渠道到目前为止,除个、银、团传统渠道外,还有电销、经代、顾问行销,以及综合开拓、职场营销等多元渠道,目前我们和国内三大银行开通了银保通系统,和农信社开发了信保通系统,我们还计划和经代公司实施经保通系统。我们的策略是做细分市场的隐性冠军。在IT系统建设方面,2008年我们提出系统安全年,今年我们提出性能优化年,随着公司业务快速发展,对我们的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郝演苏:面对金融海啸,是挡风避雨还是迎着海啸而上,理性的选择应当是躲风避雨,但不是消极的躲风避雨,而是加快基础建设,在金融环境好转时抢占市场先机,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目前,我国保险业在金融领域相对渺小,全行业总资产仅为中国工商银行的1/3,也就是说我国保险业目前尚不具备影响资本市场的实力,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并不是拓展保险费规模的最佳时机,适当收缩业务战线,在公司的IT系统上进行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建设,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也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

  CIOI:由于贵公司业务需求的变化,给IT造成了哪些压力与挑战?

  田淑荣:开业几年来业务需求不断增长,而且监管机构对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每年年初会做一个IT需求调研,了解下一年度公司的整体需求情况。我们会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排序,对监管要求我们会优先排在前面,对紧急需求也会优先排在前面。

  王自杰:目前压力比较大的有几个方面,一是系统性能压力,业务的快速发展,对系统性能要求更加明显;二是开发压力,业务需求不断增多,但IT开发的力量还不足,压力比较大;三是广域网压力,随着业务的拓展,公司在广域网的使用上存在较大的压力,除了业务系统、财务系统、办公系统以外,我们还建立了VoIP企业电话、网络视频系统等;四是安全的压力,系统安全和信息安全始终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付刚:泰康人寿信息技术建设经过十几年的积累,沉淀了一个好的IT团队,建立了一个好的技术架构。但随着外部市场、业务需求的变化,IT也面临更大的挑战。一是外部和市场压力的快速变化通过业务部门传递到IT,要求IT更加灵活,反应更加迅速,以适应产品的快速上线,功能、个性化和差异化服务的不断提供。二是利用信息技术帮助业务更快地成长,支持创新业务渠道的发展。三是在业务快速增长和变化的情况下,确保系统的安全和可持续运营。

  朱明: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很多公司都降低了IT预算。与几位的讨论,我得到了危机和机遇并存的结论。压力很大是因为变化大,业务发展速度快。我记得20年前,IT部门每个月有一两个系统上就不错了,一个月也就有一两件如数据格式不对的事情处理。现在保险行业IT部门一天就有好几件事情:业务部门有新的应用要上,这就对IT 部门有新的要求,要求IT对业务部门需求有快速反应。

  IT部门不能像以前那样是静态的部门,而必须动态地应对多个要求,快速地回应在不同平台上不同种类的需求。现在如此多的要求,如应用、测试、报告等要求,静态的IT不能满足,使得IBM有了动态IT框架的设计,实际上是用户有了构建动态IT的要求。

  郝演苏:当经济环境好转以后,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一定是富有创新力的企业,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但是,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任何创新都是建立在高科技或IT支持与配合的基础之上的。最近中国平安在进行“一账通”的推广,利用强大的IT服务平台,将客户所有的金融产品放在一个账户下进行管理,让客户通过一个账户就可以了解自己的金融资产配置结构,并且可以在理财专家的指导下将自己的金融资产合理地在储蓄、保险和债券基金等方面进行规划和安排。

  所以,未来保险市场的发展,并非完全取决于保险产品,主要取决于建立在IT系统基础之上的后援服务能否跟得上。例如,现在很多保险公司开始实行业务转型,加大个人期缴业务产品的销售力度,但是对于具有现金价值的长期寿险保单而言,哪一家公司能够通过IT平台迅速实现客户保单的抵押贷款,实现盘活保单现金价值的目的,哪一家客户就有了市场竞争的筹码。

  CIOI:目前公司的IT现状能否应对业务的需求变化?公司IT系统将做哪些变化,以满足公司的业务及战略需求?

  王自杰:目前业务需求确实给IT部门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我们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应对,第一是人员准备,公司给我们开了绿灯,增加了人员编制,近期会大量引进开发人员,为提高IT部门的开发和运维能力做准备;第二是技术方面的准备,核心业务系统的压力较大,我们做了两方面的调整,一是及时调整主机系统的部署,由原来的单点部署,调整为通过负载均衡的多点部署;二是建立MIS系统,把统计查询和核心系统分开,目前系统压力有所缓解,基本满足了业务的发展需求。

  付刚:为了应对变化和挑战,我们在IT上也做了几方面的准备:一是不断推动SOA战略的执行与落地,通过持续积累组件,逐步转向组装式开发,提高系统开发的效率,降低开发成本,使IT对业务需求响应更快,使业务灵活性更大。

  我们最近正在进行电话核保系统项目,如果采用传统做法,不仅成本高,而且实施周期长;通过采用SOA方式,我们将已有的核心业务系统、电话中心系统、信息服务平台等系统功能进行了有效的组装,使系统开发的成本大大降低,实施周期也缩短到不到3个月,业务部门满意度也得到了提升。

  二是通过建立统一客户管理平台来支持公司的业务创新和服务创新。我们在过去客户信息整合(CIF)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面向未来的统一客户管理平台,进一步支持差异化服务和销售创新,支持公司以客户为中心战略的实现。

  三是通过建立灾难备份中心系统等方式不断提高业务运营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田淑荣:2009年我们主要是在IT管理方面下了很大功夫,首先是加强需求管理,从开业到现在,我们收到了5000多份业务需求,业务部门不断地提出业务需求,而IT部门的资源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加强了对需求的管理,引入了IT的投入产出分析,对IT投入进行量化和成本计量,这样业务部门就可以清楚地知道提出的需求成本是多少,投入与产出是否合理。

  另一方面是,提升IT人员自身的能力。最初长城保险核心业务系统建设是外包形式,从2006年开始我们培养自己的研发队伍。目前我们自主研发能力已经达到60?80%,对核心业务系统基本可控,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满足业务需求。

  朱明:刚才几位老总提到了5个动态IT里的3个方面,王总提到人员和技术的准备,动态IT里有个很重要的部分是抗跌,服务器、存储、网络做备份很普遍,只有做得比较好时才会想到在人员、技术方面做备份;而田总提到了业务抗跌。付总则提到用SOA将系统模块化,这涉及到虚拟化,而虚拟化是动态IT中很重要的部分,其中应用虚拟最重要,SOA最重要的是应用的虚拟,在保险业中比较少。田总提到应用开发的需求管理即动态IT中的服务管理,使得服务能够监测、追踪、规划。

  郝演苏:我对于目前保险市场的IT系统建设和开发的状况不满意,作为保险公司的客户,我感觉到保单查询、保单附加值服务等可以依托IT平台快速实现的服务差距很大。客户不考虑你的IT投入和保费规模之间的关系,更多地考虑服务的便捷与效率。因此,公司的IT开发应当以客户为本,客户满意了业务就上来了,IT投入的成本也就可以产生真正的效益。

  另外,我们还需要注意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目前有一百多家保险公司,其中80%的公司拥有20%的市场份额,整个市场属于寡头垄断型,在这种情况下,80%的小公司自行开发和建立IT系统的成本非常之大。如果占全部公司数量80%的中小公司能够建立IT合作同盟,在IT系统开发和利用上实现战略合作,对于中国保险市场长远发展的意义非常之大。

  CIOI:贵公司的IT架构实现时遇到过什么样的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

  王自杰:在IT实践中目前遇到的比较大的问题有两块,一是规划能力不足,包括整个系统的规划建设能力和开发能力不足,我们专门成立了规划处,计划引进咨询公司,对信息化规划提供建议;二是系统管理方面的压力,主要是系统性能和资源合理分配还有待提高,计划引进虚拟机以及通过SOA来应对这方面的要求,目前正在尝试和测试阶段。

  田淑荣: 2004年我们依照公司“五年发展战略”规划出IT五年发展目标,我们树立了行业内学习的标杆;长城保险公司在IT建设上采取的策略是,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在IT建设过程中,主要问题是资源紧缺,由于基础设施投入受到限制,如机房面积较小,架构扩展起来有一定困难,另外IT人力资源也不足。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先做好IT规划,然后按照公司经营发展的情况满足要求,如今后公司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要在架构上做出适应性调整,符合业务发展。

  付刚:我们一直在努力紧密围绕公司发展战略,通过一系列前瞻性的IT建设,包括率先完成的全国数据大集中、数据整合平台的建立、商业智能系统、企业级内容管理平台和业务流程管理平台等的搭建,积极支持了公司和业务的快速发展。这种围绕公司战略配置IT资源,通过前瞻性IT投入和建设,及时满足当前和未来业务发展需求的策略,为公司的业务发展创造了竞争优势。

  当然,前瞻性的IT技术架构建设和投入也会面临投入的挑战,它的特点是前瞻性,部分效益是当前看得见的,其他的是满足未来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发展需要的,要让公司管理层和业务部门了解这种前瞻性投入是有价值的,寻求他们的支持,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挑战。

  CIOI:没有这种动态的IT架构,会让公司面临哪些挑战?

  付刚:一个好的动态IT架构对于满足业务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动态架构就是要让IT具有快速满足业务变化、环境变化和监管变化的能力。没有这种架构,企业可能就会在竞争中丧失发展机会,就可能满足不了监管要求等。

  田淑荣:好的IT架构能够快速支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商业机会。一是满足业务的灵活性,对业务变化能够给予及时支持。二是能够满足监管的要求,因为随着保险行业发展,监管要求越来越深入,如果没有这种架构,支持业务就很被动,不具市场竞争力。

  长城保险公司系统建设采取的是大集中方式,即总部调试起来有一定优势,但也有一定的不足,即风险集中,我们在不断优化系统架构,以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

  王自杰:我觉得动态架构在灵活部署和减少投入方面,对公司信息化建设能起到一定作用。目前,我公司采用的是大集中模式,这种方式部署成本有所降低,但安全风险增加,管理难度增加,在部署上对数据库、中间件采用标准一致,这也是考虑到对成本管理、备份管理、人员要求上有一定优势。但在如何保证安全运营不出问题、业务不中断方面面临更大挑战。

  朱明:各位对动态架构已经谈了很多。但假如说监管的要求已经下来了,再用系统来满足就有点来不及了。刚才王总说到需要一个动态部署的IT架构,提到可靠性要求非常高,万一有问题,应该怎么快速回复,让系统不出问题。这其实是动态IT中的业务抗跌和虚拟化的部分。所以,我想特地说明一下,动态IT有5部分,业务必须抗跌,因为万一出现问题,业务绝对要保证安全。业务还要虚拟化,不但要虚拟应用,还要虚拟存储计算力。动态IT还有两部分,IT的管理、信息架构,付总提到监管要求,即IT数据是IT部门最珍贵的财富,让IT信息有效利用起来,能够满足监管的要求。

  刚才关于动态IT部分只有绿色机房没谈到,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IT部门的电费大部分是由公司统一支付的,IT部门还感受不到绿色机房的需要。但IBM发现关于绿色机房其实有许多工作、规划可以做,以后数据中心要更为节能,这样IT部门才不会在将来成为企业的眼中钉。

  郝演苏:讲IT技术各位是行家,但我清楚IT系统对于业务一线正常运行的保障至关重要。IT部门要多熟悉业务一线的情况,业务一线要多了解IT部门的情况,实现两者有机配合。

  CIOI:请几位描述一下能完全满足业务目标的理想化的IT架构,贵公司已经具备了哪些条件?

  王自杰:我认为理想的IT架构是能够灵活应对公司业务的变化、灵活部署、安全、管理方便。目前我们比较关注规划能力以及规划的执行能力,华夏人寿与理想状态差距比较大。目前只是刚刚起步,面对灵活应对业务变化、系统灵活应对,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我们在加大规划力度,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田淑荣:一个好的动态架构应该具有前瞻性、扩展性、灵活性和安全性。目前很多公司都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特别是在保监会的指导下,各家公司逐步建立容灾及信息安全体系。长城保险公司对IT投入有一定局限性,在容灾方面还没有做到异地容灾,但我们几年前就实现了同城异地备份。

  付刚:理想化的IT架构应当是在充分理解公司战略的情况下,进行很好的IT规划和资源配置,并根据公司发展阶段逐步演进和搭建的。这样的架构应当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灵活性、效率、安全、扩展方面的要求。通过过去十多年的IT建设和积累,泰康的信息技术架构通过统一规划和分布演进的发展方式,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基础,目前还在根据公司未来发展战略,进行统一客户管理平台、新一代绿色数据中心等建设来完善IT架构,以适应公司未来金融保险服务集团的需要。

  朱明:大家提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安全性。在动态IT里业务抗跌是重要的部分,而其中安全性也是抗跌中最重要的。我们发现保险行业对安全是非常关心的。金融保险业最头痛的是客户信息不安全和容易流失,如账户信息可能会被客户经理带走,这也是IBM把安全性从业务抗跌中拿出来专门讲的原因。完全安全的IT架构,要包括抗跌性、虚拟化、信息架构、服务管理、绿色机房、安全性。而把IT架构分成这几个部分,更容易规划和管理。

  郝演苏:理想化的IT架构就是要满足客户服务的任何要求。

  CIOI:保险行业实现动态架构的关键是什么?未来3到5年,保险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田淑荣:我认为关键有三个方面,首先是让管理层认识到动态架构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这样才容易得到管理层在资源投入上的支持;第二是专业性,动态架构设计不是靠几个IT人员所能做到的,需要一个专业团队,甚至需要像IBM这样专业公司的加入;第三是动态架构的运行保障机制非常重要,这涉及到人才储备、供应商的关系等一系列资源的集合,才能保证IT架构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我认为,未来保险企业信息化面临的最大挑战有两个,一是差异化服务,保险公司同质化特别严重,与大公司竞争,小公司怎样找到自己的亮点、系统怎样实现差异化服务;二是核心竞争力,主要是在核心业务系统上,怎样利用信息技术做好业务流程、风险控制、授权授信方面的支持。

  王自杰:简单地说,保险行业实现动态架构的关键是规划和人才,即有好的规划,有合适的人来做。未来面临的挑战,一是业务增长和机构拓展对系统产生的压力;二是公司管理水平提高和创新能力的要求带来的很多需求。

  付刚:我觉得取决于三点,一是跟公司战略业务密切结合的前瞻性规划;二是分布实施和整合的能力;三是团队和人员,有没有足够的拥有技能的人员来做这件事。

  未来几年面临的最大挑战,一是IT要有办法支持业务灵活性,包括IT要更快速响应、能够支持个性化的需求等,这种IT能力的提升对公司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二是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支持公司进行业务和服务创新,以及支持公司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型。第三是信息安全与合规,未来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业务的发展都是基于系统的,若保险公司系统大部分是合规的,风险控制就合规了。

  朱明:刚才王总、付总都说IT架构需要规划,田总提到专业性和可用性。我想其实可以将动态IT的六个内容从重要程度上做个划分或者说排序,第一是抗跌,因为业务部门不能因IT部门而出问题,即安全性最重要;第二是服务管理,这是动态IT的核心,认清IT是服务业,就要把服务管理起来,资源不要浪费,让用户满意;第三是应用虚拟化,虚拟化才能快速响应资源,才能让用户更有效地满足需求,IT更有效地服务用户;第四是创新,也就是需要合理的信息架构;第五是绿色机房,其他做好后,节能就要开始考虑了。

  郝演苏:保险行业实现动态架构的关键,是已经基本具备建立“保联”服务系统的条件。什么是“保联”,如果了解银行业的“银联”,就可以简单地勾勒出“保联”的框架,有了“保联”系统,客户就可以获得更加便捷的保险服务,中国保险业才真正能够具有国际竞争力。

  我认为,未来保险业信息化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实现系统资源的共享与整合,其中包括保险行业内部的信息系统资源的共享与整合、保险业与银行业信息系统资源的共享与整合、保险业与涉及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医疗、养老、公安交通等相关部门的信息系统资源的共享与管理。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