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未来,甚至可能出现将碳货币作为本位货币的全球“碳本位”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做正确的事决定正确地做事”,解决问题时选择何种方法路径优先于具体的执行。碳交易市场的进化图谱正演绎了这一观点,通过碳交易这种市场机制和金融手段,西方国家找到了通过市场方式,低成本解决环境问题、应对气候危机的手段,而碳市场产生的价格信号又引领着企业向低碳运营转型。
碳交易机制源于美国的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1990年代美国开始采用市场手段解决二氧化硫污染问题,这其中的关键是引入了“Cap and Trade(总量控制下配额交易)”的原则,即对容许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硫总量实施封顶,并将排放配额度在企业之间分配,实际排放量低于容许排放量的企业就产生了剩余的排放额度,可以将其有偿转让排放量高于容排量、需另外购买排放额度的企业,从而获取经济利益。引入这种利益驱动后,二氧化硫减排不再仅仅是企业社会责任和政府的行政约束,而成为市场机制主导下的、可持续的解决环境问题的手段。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到21世纪初美国已经基本上解决了二氧化硫排放问题。
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的实践给更多人以启示。美国的理查德·山德尔博士是利率期货的发明人,被西方称为“金融期货市场之父”,他率先注意到将“Cap and Trade”的原则应用于温室气体减排的潜力,并大大开掘了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的金融属性。1992年,山德尔在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第一届气候变化大会上宣读了关于建立碳交易市场设想的论文,此后,碳交易逐步从理论变成现实。
1990年代末,在《京都议定书》谈判中,美国提出了实现碳交易的三种具体制度安排,即清洁发展机制(CDM)、联合履约机制(JI)和排放配额交易,其中后两种机制主要针对发达国家。
《京都议定书》2005年生效后,碳交易市场出现了爆发性增长,2008年规模超过1000亿欧元。
另一方面,美国虽然未签署《京都议定书》,但在国内企业自愿减排和地方政府的推动下,也构建了自己的碳交易市场。
在亚洲,印度在不承担具体减排指标的情况下开始探索建立本国的碳交易市场。
由于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上转向,很可能在年底哥本哈根谈判后加入全球碳交易市场。世界银行预计碳交易市场规模将在近期超越石油期货市场,而山德尔认为其最终规模将高达14万亿美元。
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管清友认为未来将形成碳交易的全球统一大市场,其交易中心将和目前全球金融中心重合,美国将成为主要中心之一。而碳交易排放额作为一种非常容易标准化的商品,留给金融创新的空间可能是现在难以想像的。
在未来碳交易巨大规模和金融创新的基础上,一些学者已经在设想未来的“碳货币”和“碳本位”。历史经验证明,一国货币崛起成为国际货币,基础是该国国际贸易在国际商品贸易中的比重,而能源贸易又是商品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能源市场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国货币的国际地位,比如“英镑——煤炭”、 “美元——石油”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未来碳交易很可能成为最重要的能源贸易,那么掌握了碳交易市场主导权的国家其货币将获得强有力的支持。
在本轮金融危机中,各国都认识到美元一国货币充当世界货币的缺陷,而碳交易一方面基于能源商品贸易,一方面具有极强的金融属性,那么在遥远的未来,甚至可能出现将碳货币作为本位货币的全球“碳本位”。
外包给中国的好处显而易见,对成本效益和生产效率来看,都是双赢。但是理解...
寻找一家公司去收购,很像约会——在行动之前,你必须先调查对方。您怎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