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英孚教育告诉你如何握住突击海外的“利器”
韦培德:英孚教育中国区成人英语培训总裁,先后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沃顿商学院、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国际管理学院,以及清华大学和台湾大学。精通中文,是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全球中文商务项目的创办人之一
如何提高英语能力
很多公司在做语言培训时,都会要求将老师派到他们那里去,从语言环境角度来说,这不是最有效的。在办公室,学员容易逃课,人员进进出出也会干扰记忆。而这种多在会议室的方式,参与培训的人数也有限。由于空间的限制,就无法对每堂课学员的水平做出细致分级,只能笼统地分成高、中、初三等,而专业学校里则能分到10多个层次,如此就更有针对性。
不同于培训个人,企业人事部重视的是整体效果,要求的是标准化。而每一个老师都有他们不同的教材、不标准的教学方式。另外一个现象是,有时公司会担心员工学得太多。听起来有些奇怪,但实际上这关乎成本:公司会在一定价格标准内有一个目标需要,对于他们来说,达到这种水平就够了,因为超过的部分会带来额外成本。
因此企业学习英语的一个最重要工具就是互联网。教材是互联网的,所以是标准化的,每个学员要通过统一的语言测试,按照一样的标准进行分级。而且网络系统还能达到很好的进度监督作用,每个单元练习、每个面授课都有记录有成绩,完全可衡量,这让企业能清楚了解各个员工的语言水平,再进行工作分配时,就可针对性地挑选人员。另外,这也配合了上班族忙碌的生活方式,节省了时间成本。
事实上,提高企业英语水平最难的地方是,虽然我们给学员配备了方便的工具和系统,但需要他们自己真正有动力才能有效果。有些员工会觉得公司交钱,他们是被动接受,所以不愿来上课。这不但是我们培训人员的挑战,也是公司的挑战。
从公司角度来说,要帮助、激励员工设定自己的目标。而从培训者角度来说,就要注重实用英语,以模仿实际情境的教学方式为主:使用英语进行谈判、做电话会议、Presentation(陈述)。在互联网上也可以随时进行口语练习,按照级别,跟国外老师实时交流。他们会不断提问,学员必须要参加、要主动回应,而不是单纯旁听。最后,还要把公司整体的员工看成是一个团体,按照部门、进展速度、口语或阅读等不同能力高低等等标准进行排名,从而营造一种良性竞争的环境。
而除了员工之外,各企业领导层对语言培训方面的意识也还不够。常理会认为,那些有国外教育背景的高层在这方面意识会较强,但有时这恰恰会成为一种提高组织整体英语水平的阻碍。因为他们懂英语,就会觉得知道怎么做,不需要专业机构的系统安排。但实际上,水平级别的细分带来的成本和个人化优势、面授与线上结合保证经常的练习,以及对进程与结果形成的统计报告,都是企业自己无法达到的。
至于中资企业,确实在语言能力方面的认识和外资企业还有一定程度上的差距,他们没有意识到语言对业务拓展、人才保留等方面的作用。不过我们有一个老客户,是中国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提供商,它就很具有前瞻性。他们的语言培训从招聘开始把关,英孚也会参与这个环节,外籍老师直接打电话给所有应聘人员,对其英文理解力、听力、表达能力,包括自信心等等进行测试。而招聘进来后并不是就没有语言培训了,而是后续培训会更有针对性,跟工作直接相关。
总之,给企业进行系统的语言培训包括五个步骤:第一是制订政策,包括对公司需求层面的分析,不能毫无目的。目标感不强是很多企业培训的一个误区;第二步是测试,你在哪个层次哪个级别。不同业务机构要求是不同的,海外部对英语的要求自然会比国内部高;第三是差距和需求的分析,这不单指英语水平的差异,还包括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个人的自信心,以及工作技能的差异;第四就是制定方案,要兼顾标准化和个性化。在做方案的同时也要考虑企业的需求、预算、业务计划;最后,在培训进行的整个过程,我们会有一个跟踪,比如谁的学习兴趣不太浓厚,或者谁经常上课不出勤,都会进行及时汇报。这点也是很多企业培训的一个误区,大家平时工作已经很累了,稍微懈怠一些似乎情有可原,这造成大多培训效果并不显著。但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既然投资了就需要有回报。
其实每个项目都应该是没有止境的,因为需求是不断发现的。比如随着频频去海外收购扩展,中国国有企业就愈发有了这方面的需求,接下来则需要将此需求上升到战略的高度。(采访整理/徐冠群)
拓展人脉并不仅仅意味着你认识什么人,还关系到这些人了解你一些什么。拓展...
研究表明企业裁员之后,员工自动跳槽的情况会有所增加。你可以采取三个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