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后,通过延伸产业链对抗行业系统风险,早已成为众多大型光伏企业的共同选择。同时,为了应对未来的行业竞争,“技术方面突飞猛进,商业模式上向下游延伸,”已经成了光伏企业目前的整体状况。
[精功科技 国产军反扑市场]
“整个行业都在亏损,但是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有所好转了,第一个走出的肯定是设备。”
光伏发电1元电价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在整个太阳能发电链条中,从多晶硅提纯,到铸锭切片,到形成硅片和电池,整个过程有20多个工艺,各个环节降低成本的努力从未显得如此迫切。
铸锭炉是光伏产业的核心设备,在目前国际多晶硅铸锭炉市场上,市场份额占有率最高的为美国GT公司和德国ALD公司,国内的多晶硅铸锭炉市场此前也一直被美国GT公司垄断。精功科技打破了这种格局。
进口铸锭炉需要花费500多万元,“精功版”只需要300多万元。目前精功科技(002006.SZ)年产能力超过百台,毛利在30%左右。“国际上能批量供货的就GT、ALD等少数几家企业,国内同行业中精功科技首家实现了产业化制造的目标。”孙建江对《英才》记者表示。
这些天,在精功科技太阳能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赶着完成几十台多晶硅铸锭炉订单。一旁,年产200台太阳能光伏装备的厂房刚刚落成。
孙建江给自己算了一笔帐,如果未来三年当中全球每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10个G瓦,按照多晶硅占比45%,一台设备可以做5个兆瓦来算,那么一年就需新增1000台设备。目前,“GT在中国设备很多,预计有1000—1100台左右,而精功科技等国内企业才刚起步,现在要说占比还谈不上,但是,随着国内装备技术水平和供应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相信在未来3—5年内,国内企业每年能达到600台设备的市场份额,我们希望抢得越多越好。”
后起的精功能够步步紧逼,和精功产品的低成本诱惑不无关系。与国内外其他设备制造商不同的是,精功除了提供设备,还为客户提供从厂房布置、设备安装使用、工艺技术应用培训到售后保障等一条龙服务,这对国外的竞争对手来讲,是不可想象的。
同时,精功还有自己的硅片生产基地,专门用于光伏装备新产品的性能检测和工艺调试,这个环节目前来看还是精功所独有的,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2007年,多晶硅的暴利催生了无数多晶硅生产企业,也正是当年,国内首台多晶硅铸锭炉由精功科技产出。当时一台售价为380万元的铸锭炉子毛利率高达40%以上。即使在2008年多晶硅暴跌之下,一台炉子的利润也高达30%。
“从去年的金融危机到现在,整个行业都在亏损,但是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有所好转了,第一个走出的肯定是设备。”孙建江很乐观,光伏产业发展的大方向不会错,未来的太阳能光伏设备市场“无限大”。
成立才15年的GT公司就是依托中国市场发展起来的。2008年GT在国内销售的多晶硅铸锭炉约为800台,目前其主力机型450型的价格在60多万美元(约400万—500万元人民币)一台,如此下来,仅GT一家公司每年在国内的销量约在25亿元以上。
在巨大的市场机会目前,国内生产多晶硅设备的企业正陆续浮出水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所,加大了向各地的多晶硅生产企业介绍他们的450机型多晶硅铸锭炉的力度。另外做设备出身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48所同样已经进军多晶硅设备业。
在精功的带领下,太阳能发电的中间环节铸锭炉的“国产军”,正试图以“成本优势”夺回以往被外资企业垄断的市场。
[联想投资最担忧产能过剩]
“因为在晶硅方面已经有足够多的上市公司,所以薄膜相对更有机会。”
在光伏产业,联想投资至今仍守着“一亩三分地”:他们分别是2006年投资的林洋新能源和2008年投资的龙炎科技。
别忘了,联想投资一样趟过前几年光伏的“火红岁月”。最后事实证明,对技术的谨慎和风险的防控让联想投资躲过了2008年的“一劫”。如今在光伏产业,联想投资又看到了“曙光”。在王俊峰眼里,“光伏产业最坏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外围市场的好转给国内光伏企业带来了一线希望,在原材料价格见底回暖后,企业的毛利率也由负数跳到了两位数的增长。尽管没有前两年跳跃式的增长,但光伏产业似乎已经走出了行业巨亏的阴影。政策一直是光伏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而目前中国支持太阳能产业发展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7月21日财政部与科技部、能源局联合公布《金太阳示范工程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此外,后续政策还将进一步跟进。
“各种计划政策都是国内启动太阳光伏市场的信号,现在各地政府都在积极报项目,欧美市场也在复苏。长期来看随着传统能源枯竭,新能源的形势是比较好的,今天只是开始。”王俊峰信心十足。
一份券商研究报告指出:随着光伏上网电价的确定和可再生能源振兴计划以及各地方政策的逐渐落实,中国太阳能市场启动的速度也将加快,这将对已经进入复苏周期的太阳能行业形成进一步的推动。
在形势一片大好的行业前景下,王俊峰也不是没看到风险,盲目扩张,产能过剩是他最担忧的事情。过去的经历已经很好地验证了这一点。多年以前,受高额利润的诱惑,众多资本涌入太阳能光伏领域,最后导致切片、电池组件全部过剩,随后而来的金融危机更加剧了行业的进一步恶化。
产能过剩的结果就是一部分企业被淘汰出局,“市场会用它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淘汰这些过剩的产能,来自客户端的需求,会迫使这个行业做一个细排和自清的过程。”
虽然王俊峰认为行业的发展会有一个自清的过程,但他并不认为行业内的兼并重组会大规模出现。
“毕竟这个东西像大宗商品,如果没有明显的优势,比如一没有品牌,二没有产能需求,从并购的角度来看,那不如花一半的钱去扩充同样的产能,自己征块地自己建,技术比他还好。当然,也不排除一种可能,如果上下游互相做延伸,就可能会产生并购,整个行业整合将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运作。”
看到了前景,窥到了风险,联想投资下一步在光伏产业的投资将重点放在了薄膜,而不是传统的多晶硅。尽管尚德的施正荣说过,现在晶体硅的转换效率在19%—20%,制造成本在1.5元左右,再过几年有可能会降到1元左右,这是薄膜的一半都不到,但在投资人王俊峰眼里,因为在晶硅产业链方面已经有较多的上市公司,所以薄膜相对更有机会。
2008年联想投资所投的龙炎科技就是一家薄膜电池技术公司,目前公司还处于技术产业化和放大阶段。王俊峰相信,在技术获得突破之后,这家公司将有不错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