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产能有限、国内需求旺盛,近期企业自主出口恐难实现,但一些企业也在为出口做着准备。
中国企业在全世界第一个实现了甲流疫苗上市,让投资人对甲流疫苗的出口前景非常看好。华兰生物早在9月5日就曾公告称,部分韩国药企与其下属的华兰生物疫苗有限公司进行了接洽。
不过,多家疫苗生产企业高管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疫苗的出口问题上,主要是政府行为,企业并无多大自主权。由于产能有限、国内需求旺盛,近期企业自主出口恐难实现。
刘沛诚表示,全球甲流疫苗接种已进入高潮,但目前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没有生产甲流疫苗的能力,因此很多国家都与国内厂商联系需要疫苗,需求量很大。但国内甲流疫苗生产首先要满足国内需求,如果别国需要疫苗,应该是政府和政府之间对接。“决定权并不掌握在企业手上。”
刘沛诚说:“现在疫苗不能对外卖,只能由中央政府统一收储。我们之前跟北京市签署了500万支的合同,最后也没有执行。”
不过,各企业也在积极备战,进行出口前的准备。此前,甲流疫情发源地墨西哥的卫生部部长已证实将从中国购进1000万人份的甲流疫苗,这或许表明疫苗的出口之路并非毫无希望。
目前,北京科兴已经获得中国香港禽流感疫苗注册批件以及墨西哥甲流疫苗注册批件。“不是说注册就一定会出口,但出口第一步要做的事情是在该国或地区注册,注册是一个必要的步骤。”刘沛诚说,“科兴的目标是瞄准周边20亿人口的圈子,包括乌克兰、蒙古、印度、韩国,以及东南亚和南美等地区。”
刘沛诚表示,选在墨西哥注册是因为之前就有代理商帮助科兴在墨西哥进行季节性流感疫苗的注册。墨西哥最早爆发甲流,也没有生产能力,而该国流感疫苗的接种率、重视程度都很高,是有吸引力的目标市场。此外,美国疫苗价格比较昂贵,每支8-10美元左右,中国疫苗的优势在于价格便宜,自然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青睐。
“从国情来看,国家需求难以满足,但是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国家也希望更多的产品能够出口,毕竟是中国的产品得到了认可。这是一个矛盾。”北京科兴相关人士表示。
抗击甲流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如何在整个甲流疫情防控过程中化小胜为大胜,进一步优化我国的流行病预防和控制体系,并为将来的生物反恐积累经验值得深思。
吴边认为,首先要从国家层面树立“防优于治”的意识。国家一定要起示范推动作用,让老百姓转变接种疫苗的观念,以防为主。
其次是政府要加大对公共卫生的支出。由于地方政府的财力有差异,目前上报的甲流疫苗需求量也相差很多,这显然会造成社会的不公平。尽管今年的中央政府预算对医疗卫生的支出达到1180.56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38.2%,“4万亿”投资中也有一部分投给了公共卫生,但是由于欠账太多还远远不够。
地方政府也需切实加强公共卫生投入。吴边举例说,西安市此前利用医保大病统筹中的富余资金集中采购了季节性流感疫苗给市民免费接种,取得了非常好的回报,同期全市居民的医药费支出显著下降。假使能修改免疫政策,将流感疫苗接种纳入各地医保范围,政府和老百姓都将长期收益。
最后,应总结经验,建立疫苗生产应急体系。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但政府也要早打算,早计划。吴边建议,可以考虑建立疫苗生产企业的“预备役”,一旦发生疫情,可紧急征用。“疫情发生的时候,外资企业指望不上,关键时刻还是要靠国内企业。”吴边称,“因此,国家应该加大对企业的研发、生产支持,对甲流等重大疾病的防疫制品研发和生产给予扶持政策,建立专项联合研发机构,单个企业的研究力量还是太薄弱。另外,能否参照美国政府的做法,当疫情发生的时候,先拨款给疫苗生产以保证企业资金正常运转,因为这涉及整个产业链的资金使用。”
看着厂门外正在翻修的马路,吴边说:“马路修了又修,一年不知砸下多少钱。相比之下,疫苗的投入却捉襟见肘。近几年的非典、禽流感、甲流,政府、企业都是被疫情和任务推着走,这次疫情结束后,应该认真总结、思考解决方案了。面临重大疫情,有两种观念的选择:是当疫情来临时大把花钱,还是把大把的钱逐步花;环保的教训已经很惨痛了。如何把纳税人的钱花在刀刃上,把损失降到最低,就是从现在开始考虑也是来得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