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行业的两难困境是:大单(外销+团购)出货量大但毛利低,零售毛利高但周转慢。此外中国庞大的生产企业行业集中度很低,是一个典型的大产业、小企业格局,最大的几家占有率都在3%以内(广博、贝发、晨光、史泰博等)。
在这种产业里,一般的产品经营(扩大再生产)很难摆脱两难困境,因此有了一些企业试图借助资本市场实现企业扩张或并购。但这样思路运作的企业还是高估了小资本的杠杆能力,3、5个亿在文具行业里来说根本不能掀起什么浪花!
2007—2008年某品牌曾豪情万丈地成为奥运特许赞助商,要借此实现国内市场的华丽转身,结果以巨额亏损而告终。
在一个极其传统的行业里要行新经济的规则,这是文具行业失败企业的通病。
新经济的规则是什么呢?其实有两点是不同的:第一是可以先谈免费后想赚钱,因为客户资源为未来盈利奠定了基础,所有互联网类公司都是这个路径;第二是先建平台不计短期的投入产出。
新经济规则打破了传统生意模式----先投资(以小博大)、滚动投入(小步快跑)、金融杠杆(扩大再生产)、以利养利(经营必须有当前利润)。新经济公司可以在不盈利时获得大量投资(VC—资本市场),如GOOGLE、YOUTUBE之类,这让传统生意人心痒不止。
于是,先做壳,或先圈地后养马的思路开始得到传统行业企业家的青睐。
但是,传统行业并没有摆脱地球引力,资本市场在发现传统行业并不具备新经济的“客户粘性”规律时,对于现在的投入是否可以在未来收获产生怀疑,“烧钱买眼球”的思维在传统行业撞到了坚厚的城墙,传统生意的常识开始发生作用:如果当前生意产生的利润+可以融入的现金不能支持总费用(成本),那么公司将陷入“现金流危机”甚至倒闭。
这就是都都文具倒闭的原因。
企业是否倒闭与市场是否饱和没有直接关系,是企业自身的经营行为决定了企业的结果。
附录:
深圳最大文具经销商倒闭 董事长邱文钦失踪
2009-01-14 07:45 来源:东方网
自东莞樟木头镇最大玩具厂合俊玩具倒闭之后,深圳文具最大的经销商——深圳都都文具公司 (下称都都文具)也在金融危机中悄然倒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了解到,都都文具董事长、号称“文具大王”的邱文钦,如今拖欠供货商货款,下落不明。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家深圳曾经最大的文具公司倒闭?记者展开了调查。
【现场目击】
公司已是人去楼空
1月9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位于福田区华富路和振中路交界处的都都文具公司,公司门店前的大街上车来人往,川流不息,但是都都文具却大门紧闭,人去楼空。轻敲大门,顿时尘土飞扬。记者询问都都文具的左邻右舍——一家理发店和一家茶店老板,他们都表示对都都文具的情况不知情。
据都都文具礼品供货商吴老板介绍,都都文具的厂址曾几度搬迁,先后从都都文具网页上显示的福田区华发南路华阳街9号4楼搬到了华强南,再搬到了华富路,最后就这样“失踪”了。
据都都文具网页资料显示,都都文具是一家全国连锁经营的办公用品经销企业。1992年成立时,由董事长邱文钦从7000元起步,发展成为深圳知名企业,在深圳拥有47家连锁分店,在全国十几个大中城市设有加盟店。
1月9日下午,记者来到都都文具位于福田区福华路和福星路交界处的一家分店,该店店长刘女士称,此前这里是都都文具的直营店。虽然该店门口仍然悬挂着“都都”的招牌,但是店长介绍说,现在这个店与都都文具没有关系,是“名都文具店”。
八卦岭八卦三路的都都文具店在电话中传来了这样的信息:“我们只是都都文具的加盟店,进货、销售都和都都文具没有关系,也和都都文具很久没有联系了”。
记者查询相关工商信息后发现,都都文具的法人代表已于2007年底由邱文钦变更为邱梅。一位知情人士在深圳论坛中发帖指出,从都都文具更换法人代表开始,邱文钦就到处躲债,并且手机号码一换再换,到后来就联系不到人了。
【原因分析】
扩张太快?管理混乱?
“都都文具的东西卖得太贵了,同一样东西在我们这里便宜多了,价格太高,买的人就少嘛。”深圳笋岗文具批发市场一位做了十几年文具生意的晏老板这样对记者表示,都都文具的产品价格高有其深层次的原因,“都都文具这几年扩张太快,把摊子铺大了,店铺费、员工工资等成本明显增加,这些费用自然就转嫁到产品上”。
“都都文具内部管理有问题,一个公司业务员整天不停地给自己跑‘私单’,这个公司怎么能经营好?”深圳晨奇总经销商欲言又止,“我隔壁那个人原来就是一边在都都文具做业务员,一边自己开店。”
“都都文具目前处于倒闭状态,因为其想进入资本市场而没有成功。”安兴纸业(深圳)有限公司(下称安兴纸业)总经理姚锦东在深圳工贸局论坛上曾指出。
关于都都文具店的倒闭,网民们在一些论坛上也聊得热火朝天。“都都文具的产品质量是没有问题的,关键在于都都文具店的选址。”一位网友这样分析。记者查阅相关信息后发现,在深圳,行业利润较低的都都文具店的地址大多选择在地段较好的繁华地带,比如彩田滨河道福源楼、振中路与福华路的交叉口等。
“金融危机当然有影响,但主要还是它自身的问题,同样是文具连锁企业,人家史泰博怎么现在越做越大、越做越好了呢?”一位文具店老板这样认为,不能把什么事情都戴上金融危机的帽子。
【各方说法】
供货商称都都文具早该倒闭了
供货商:想尽办法讨债
其实,都都文具倒闭的端倪早已暴露无遗。
“都都文具早该倒闭了,老板都不知道欠了多少人的钱了。”黄女士是都都文具的白板产品供应商,与都都文具做生意往来十几年了,然而,这种“老交情”在2006年底就了断了。
“都都文具2006年就欠了我们7万多元钱,后来不给钱,我们就停止供货。”据黄女士介绍,从2006年开始,他们就向都都文具追债。无论她对都都文具好说歹说,都拿不回钱。而都都老板邱文钦的回答也是好坏皆有:“你跟我做了这么多年生意,赚的零头也不止这几万元钱吧”、“没钱,拿条命给你啊”。
黄女士想尽了各种讨债办法,甚至专门找人跟踪了邱文钦一段时间。她咨询过律师,但律师告诉她 “赢了官司恐怕也难拿到钱”后,她打了退堂鼓。
“追债花费了太多精力和时间。”经过无数次的追债,黄女士最后讨回了4万多元钱,至今仍有3万多元欠款没有收回。
另外,记者在深圳论坛看到一篇题为“艰难的讨薪之路”的帖子,讲述了早在2007年年初,都都文具的几位员工如何向都都文具讨薪的艰难过程。
就在2008年6月,都都文具也曾与其最大供货商安兴纸业对簿公堂。受理该案件的深圳福田区人民法院在2008年9月作出判决“都都文具向安兴纸业支付50多万元货款”,然而,安兴纸业胜诉了也没拿到钱,都都文具只是用直营店的货物抵了20多万元的债,剩余30多万元仍然无法支付。
安兴纸业:放弃收购
都都文具这么有名的品牌文具公司倒闭了,怎么没有人愿意接手呢?其实,2008年12月,安兴纸业总经理姚锦东就透露,有意收购都都文具。
当时,姚锦东表示,都都文具现在处于倒闭状态,因为扩张想进入资本市场而没有成功,安兴纸业正在和都都文具商谈收购事宜。
此前,安兴纸业一名参与收购都都文具事宜的人员对外表示,都都文具目前的资产债务情况不明了,虽然有很多分店,但这些挂都都文具牌子的门店都称自己跟都都文具没有关系,此外也不知道供货商方面还有多少欠款,安兴纸业不敢轻易接手。
据安兴纸业方面介绍,当时收购谈判时,都都文具的相关负责人始终没有露面,谈判破裂后他们现在也联系不到都都文具方面人员。记者多次致电都都文具相关负责人电话,但是一直无人接听。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安兴纸业获悉,由于都都文具老板失踪,都都文具具体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不明晰,安兴纸业最后选择了放弃收购。
【行业分析】
都都文具是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一支笔只赚几分钱。
1月11日,深圳温暖的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射进了深圳笋岗文具批发市场,某文具批发配送中心的姚老板却丝毫没有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因为他今年的生意很不好,“去年的生意比前年差得太远了!”姚老板多次低头叹气。
据姚老板介绍,文具批发主要靠走量赚钱,利润极其微薄。用他的话来说,一本记账本、一支笔一般就赚几分钱,而卖给市场内做批发的人几乎不赚钱,或者赚一分钱。
“卖不起价啊!原来拿货价格都不问,直接说拿多少货,现在开始讨价还价了。”姚老板说,以前批发一箱蓝光A4纸能赚8元,现在只有5元左右的利润。
“总体来看,每件商品平均利润大约减少四分之一,总体销售量减少近一半。”姚老板介绍说,“从到这里来的人就可以看到,人少多了”。
据笋岗文具批发市场内多位经销商介绍,往年周末生意特别好,2009年1月11日也是一个周末,记者看到的市场确实显得有些冷清,附近的很多经销商都聚在一起聊天。
据深圳市统计局2008年11月份的统计数据显示,深圳1~11月,文化办公用品国内贸易总量为95.99亿元,同比减少10.8%。
文具市场处于饱和
“都都文具倒闭正是文具市场供过于求的必然结果,在经济还没有完全复苏的情况下,也许还会有文具企业倒下,逐渐被市场淘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副主任肖鹞飞教授说。
肖鹞飞认为,从个案来说,都都文具倒闭肯定有其自身内部管理的问题,但整个大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
“文具市场发展太快了,早几年就已经处于饱和状态,随便去超市、市场上逛逛就能发现,现在的文具市场可谓泛滥。”肖鹞飞认为,金融危机发生前,可能有的文具商还勉强能生存,而金融危机发生后,很多出口贸易型文具企业纷纷转向国内市场,而国内市场因为很多企业倒闭,办公用品需求又减少了,这样使原本已经非常饱和的文具市场不断被挤压。本来利润微薄的文具行业,经销商的利润一削再削,这样,肯定有企业因为没有利润而被淘汰。
“都都文具倒闭也许是一个信号,或许这样的倒闭在2009年上半年会有连锁反应。”肖鹞飞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