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拱通过力学原理,将梁对外挑屋檐的受力传输到立柱,从而解决了大面积挑空屋顶的受力难题。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中国馆部部长钱之广告诉本刊记者,“中国馆展示设计团队集聚了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人才,团队来自各地,其中包括来自台湾的设计师。”
中国馆展示设计团队成员原来分别属于不同的团队,各有所长,后来经自由组合形成目前的团队。来自台湾的设计师同时参与中国馆与台湾馆的展陈设计。
中国馆共有三层展区,从上到下分别为49米层核心展区《东方足迹》,41米层体验展区《寻觅之旅》,以及33米层功能展区《低碳未来》。
与此前公开披露的信息不同,第三展区的命名作出了调整。“这是要强调人要与自然和谐,坚持未来城市发展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钱之广说,“低碳未来,是中国智慧的传承,师法自然的现代追求,取之有道、用之有节、返璞归真。原来这部分也有环保的内容,现在是更加聚焦。”
限于中国国家馆特殊的建筑构造,如果工程全部完工,一些大的布展构件就难以从电梯运上。中国馆部意识到这个问题,各方召开了一个调研会,一些大的布展构件,提前两个月进场,解决了这个难题。
2010年5月1日世博会开幕后,如果你进入中国国家馆,乘电梯直达上层核心展区,非常规设计的“影院”将先声夺人。8分钟的影片将以一种诗话方式,展现中国当代城市化的进程。
走出“影院”,你俨然走在了宋朝最大城市汴京熙攘的街道上。5米多长的张择端名作《清明上河图》,被放大至128米“铺”满整面墙壁,画中人物还会以鲜活的动感方式呈现于眼前。
钱之广介绍,观众首先要看到的时长8分钟的电影正在拍摄,摄制人员分赴各地拍外景。现在是两个摄制组在同时拍摄。“这样是为了形成竞争态势,如果两部影片都拍得较好,不排除交替放映的可能。”
这部电影并不是在一般意义上的影院放映,除使用前、左、右三面银幕,还增加了穹幕,以给观众更多的视觉感受。
在展览的第二站,41米的体验展区《寻觅之旅》,观众将乘上轨道游览车,进入一片梦境天地,穿越千年城市营建轨迹,对话古今,解读中华智慧传承底蕴。
33米层展区《低碳未来》,将聚焦以低碳为核心元素的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理念,通过一场低碳的体验,展现中国应对环境和气候变化的认知和努力,展示中国人如何通过“师法自然的现代追求”,来应对未来的城市化挑战,凸显中国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观,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式的回答”。
“东道主馆,是会非常让人关注的。”钱之广总结,中华智慧有传承,要对现代人面对的问题提供启发和答案。
他说,“中国的改革经验,也会给世界以启发。中国的发展使两亿人脱贫,将近50%的中国人生活在城市,这样的奇迹需要总结与向世界传播,但中国经验也不应夸大。”
能否成为标志性建筑 2005年11月,上海历史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英国伦敦发现了一幅近七米长的1851年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的全景画。
画面上一块小小的匾额标示着“CHINA”字样,匾额下是“水晶宫”内中国展室的简陋情景。由于中国官方没有参与这届博览会,英商便越俎代庖,简单设置了“中国展览”。
1982年5月1日,2000平方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馆在美国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世博会上亮相,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参加世界博览会。世博会筹备之初,美方提出由美国设计师为中国馆进行整体设计,中国方面最终还是决定自己着手。
一位多年研究世博会的设计师对本刊记者说,历届世博会中国馆的形式都不太能令人满意,多是一个传统的东西放在那里,缺乏创新。
“今天的中国馆的斗拱造型,是中国传统智慧的现代体现。”钱之广说,“改革开放三十年,这么一个中国元素强烈的建筑并不多见,许多老外,对中国馆赞叹不已,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崇敬之感。”
中国馆能否成为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何镜堂说,这要由实践和时间考验,要由全国人民来考验。
何镜堂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引入了很多外国好的建筑形制,这种海纳百川的做法,促进了中国建筑水平的提高,“现在,中国到了这样一个时刻,中国人应该认识到自己完全有这个能力,在引进与吸收的基础上,走出自己的道路。外国人有一些优势,但对中国文化不够了解。中国自己的特色,在学习国外好的经验的同时,也要坚持。”
2010年,上海世博会预计将有7000万人来到现场参观,这不但会打破世博会的历史纪录,也将是人类历史上创纪录的最大规模聚会。根据有关部门的最新测算,参观人数有可能突破一亿。
钱之广有些担心中国馆设施的承载能力,“不是人越多越好,这是一个矛盾”。
中国馆布展将于2010年3月底全部完成,4月试运行。钱之广说,从布展创意、设计到实施,是从理想走向现实的过程,因为客观限制,每一步都会有一些落差。他的任务是尽量减少落差,甚至在过程中不断优化、提升。
“如何在实施中超过设计预想,这是我思考的问题,”钱之广说,“最后看到的是实施的成果,现在有大量的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