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当时还只有十几岁的贝聿铭(I.M. Pei)看完电影,走出坐落于上海南京西路的大光明大戏院(Grand Theatre)。他抬头往上看,被一幅景象深深地打动了。剧院旁边的国际饭店(Park Hotel)是当时上海最高的建筑,作为装饰艺术(Art Deco)的典范作品,它威严俯瞰着由众多低矮小楼组成的上海滩。日后设计了很多世界著名建筑的贝聿铭说,这一情景给他带来了极大震撼,让他从此走向建筑设计之路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邬达克的作品之一
75年后,上海国际饭店依然是一栋引人注目的建筑风景,但它只是匈牙利建筑大师邬达克(Laszlo Ede Hudec)在上海设计的超过65栋建筑物中的一员,它们中的大多数都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而且设计独特,风格迥异。
匈牙利驻上海领事馆的文化教育参赞朱迪·哈吉巴(Judit Hajba)说道。“中国人认为邬达克就是个上海建筑师。”
邬达克是匈牙利人,家里是名门望族。他出生在奥匈帝国一个名叫Beszterceb a nya的小镇上,现在是斯洛伐克的中心城市,名叫Banska Bystrica。1918年11月,25岁的邬达克刚从俄国西伯利亚战俘营逃出来,流亡来到上海。很难想象,他日后会成为一个将自己的风格刻印在上海城市轮廓线上的人,但那时的上海充满新想法和新机会,对全世界的生意人、游客、冒险家和流亡者都敞开欢迎的大门。
“他在适当的时间出现在了适当的地方。” 哈吉巴女士说道。
大清王朝于1911年灭亡,在此之前,西方列强从风雨飘摇的清政府手中攫取了大量领土和租界,上海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城市,本土和外国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凭借其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皇家约瑟夫理工学院(Royal Joseph Technical University)获得的建筑学学位,刚刚踏足这片土地的邬达克在一家美国建筑公司克利洋行(R.A. Curry)找到一份工作。皇家约瑟夫理工学院是仿照巴黎美术学院(Ecole des Beaux-Arts)设立的一所大学。
“可以看得出来,邬达克从未忘记他在学校接受的正统教育,总是让建筑物保持恰当的比例,即使像上海国际饭店这样的高层建筑也有基部、中部和顶部的划分。”《上海建筑》(Shanghai Architecture)一书的作者、建筑师安.沃尔(Anne Warr)说道。
匈牙利建筑大师邬达克(Laszlo Ede Hudec)
邬达克与上海的结缘之路始于1914年。刚毕业的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加入奥匈帝国的军队,在与俄国人的交战中,他成为哥萨克人的俘虏,被送往西伯利亚战俘营。凭借其语言天赋,他除了原来就会说的斯拉夫语、匈牙利语和德语外,一路上还掌握了波兰语、俄语、英语和法语,最后利用一张假的俄国护照逃出战俘营,来到中国东北部的哈尔滨。在那里,他换了一张国境出入证,可以在中国和日本到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