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全国大部分地区再遇强冷雨雪天气,这直接牵动着发电厂的神经。
“我们是在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上海电力(600021)燃料采购部工作人员王林(化名)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目前他们最关注天气预报,不仅仅是72个小时的,还有未来1周、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天气变化。“不过,天气这事情,谁又说得准呢?”王林不断地给港口、煤炭运输商打电话,问电煤能否按期抵港。
从去年11月下旬开始,国内多个地区普降大雪,气温骤降,电煤需求直线上升。另外,天气因素直接影响铁路、船运,就造成国内煤炭供应紧张。
今年1月前后,上海电力就差点“断粮”,库存只有30万吨。每天的消耗量就高达4.5万吨,这点库存还不够烧7天的,远远低于安全线。
“在电煤紧缺时,我们的工作马上紧张起来了,四处找煤。只要哪里有煤卖,我们就立刻赶到哪里去。”王林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不仅如此,煤价在1个月时间里猛涨,提高了企业成本。截至今年初,很多发电厂最喜欢的发热量5500大卡山西优混煤价格达到800元/吨,3个月上涨了30%。直到2月初,价格才略微下降。
“一直到1月20日,我们的库存量才慢慢上来,达到了60万吨的样子。我们很清楚,去年底的那段煤电供应紧张,主要是由于天气因素所造成的短期运输困难。”王林已经干了多年煤炭采购,对于市场有着丰富的经验。
在他看来,去年底的这段特殊时段,仅仅是一个特例。真正的重担已压在王林身上好几年了:在整个煤电产业链条上,自己作为需求方,处于整个产业链的最末端,在夹缝中求生存,受到多重挤压。
截至1月15日煤电运销汇总合同统计结束日,2010年全国煤炭产运需衔接量汇总已经16亿吨。而根据国家发改委确定的框架方案,铁路计划安排煤炭总量为9.065亿吨,其中电煤占7.2亿吨。
“这还是没有考虑天气等因素的时候。一旦煤炭需求量上来了,铁路运输就会卡住电厂的脖子,秦皇岛港库存下降,价格就会上来。另外,我们沿海的电厂主要依赖船舶转运,运费的成本也会上来。”煤炭大动脉“靠天吃饭”的脆弱让王林有时候只能指望老天爷了。从秦皇岛到上海港,整个船期要7-8天。2009年,年初煤炭无人问津时运费只有20元/吨,到年底就涨到100元/吨。在2008年疯狂的时候,更有人把运油船改为运煤船经营。
王林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今年合同签得很快,神华的价格涨了30元/吨,他们今年的煤炭价格是540元/吨,与中煤等十几个合作伙伴都签了合同价。“只是,如果市场发生变化,中小煤企是否履约就难说了。”
不过,就这小小30元/吨的涨幅,上海电厂就觉得喘不过气来。上海电力预告2009年的利润为3.82亿元。1200万吨用量,此次上涨后,成本增加了3.6亿元,几乎抵消了去年全年的盈利。而2008年全年亏损15亿元。
王林无奈地表示,在2003年时,燃料成本占40%,2006年就达到69%,2008年最高时达72%,去年又降到64%。“这也是我们有盈利的原因吧。”
就在1月26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志轩呼吁,多年来煤电联动机制未能及时启动,有关机制也存在问题,建议现阶段进一步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降低发电企业消化煤价上涨30%的比例,设置煤电联动最高上限,适当控制电煤价格涨幅,以保持煤炭、电力价格基本稳定。
天气一冷,王林就又担心上了。他说:“2010年,我的新春愿望就是全年平安无事,煤炭企业能够按量按质保障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