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海量转载>封面秀> 文章页
如何看待基金集中分红
字号:

类别: 金融服务业 时间: 2010-03-29 来源:《钱经》

标签:基金

  文/马瑜   图/getty

  2009年一些基金被戏称为“铁公鸡”加以批判,而2010年1月4日至2010年2月4日,据不完全统计共133只基金宣布分红。这波汹涌而来的基金“分红潮”又不免让人疑惑。基金经理的想法难以揣摩,最重要的是搞清楚分红给我们的基金带来了什么影响。

  2008年初,马雷刚买的某基金在经过大额分红之后,净值从四元多变成了一元多。由于对分红不甚了解的马雷选择了现金红利,买入的11万多元变成了市值4万多元。“五天前买进去的资金转了一道手,现在又回到了我的账户里,还白交了1千多申购费。基金公司简直是没事找事!”

  一年多以后,马雷对于基金公司的不满变为了感激。当时一气之下他把6万多的现金红利转投了银行理财产品,结果在2008年的大跌中幸免于难。

  当时也有基金公司并未预测到市场风险,并且对管理费收入比较在意,因此大量的已实现收益没有以现金红利的形式发放出去。而投资者也没有关注到这一点,或者把不分红认为是好事——省去了红利再投这一步骤。

  个别基金在2008年的熊市中把本来按规定应当分红的盈利亏损殆尽,2009年还闹出了这样一个新闻:一名律师声称要为投资者追讨这些红利,目标对准了深圳的一家基金公司的某复制基金。

  分红不一定是基金看空

  上面的例子发生在2008年大熊市的背景下,当前开放式基金的分红,是给投资者二次选择的机会,在市场下跌时减少损失。但请注意,一般而言基金分红几乎没有任何实际的好处。

  银河证券王群航认为:“分红对于流动性良好的开放式基金投资意义不大”。分红的说法是从西方的投资市场中照搬过来的。对于实业投资、限制流通的股票等流动性较弱的资产而言,分红有一定意义,可以提升资产的流动性。而当下的开放式基金具备良好的流动性,非特殊情况,每个交易日都可以自由地申购、赎回,分红根本就没有必要,广大投资者要实现自己的收益,只要赎回所投资的基金就可以了。

  我们从相对分红规模和绝对分红规模两个角度,来大致看下基金公司历史分红情况。根据Wind数据整理,截至2009年年底,累计分红总额占期末基金资产管理规模比例从高到低排序,前十家基金公司依次是银河、宝盈、东吴、富国、长盛、建信、海富通、国泰、国富和南方。从绝对规模看,博时基金以超过508亿元的累计分红额,在业内暂列榜首。

  此次分红潮并非是基金经理对后市没有信心。一般而言,基金分红的理由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 遵循基金契约和证监会相关规定。2004年7月1日起施行的《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规定封闭式基金在盈利的前提下,每年应最少分红一次;开放式基金也应在基金合同中约定每年分红次数和比例。2009年4月证监会颁布了分红新规,其中关键的一条是说,红利发放日和基准日不能超过15个工作日。拿今年来说,基金要分配2009年度的分红,必须在1月22号之前分完,这可以与1月份的基金分红潮相印证。

  ● 没有好的投资标的,通过分红来加大客户回报力度、保留胜利成果。在市场机会不明显的时候,分红可以一定程度地减少闲置资金。如果没有持续营销跟上,分红会减少基金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进而降低管理费收入。因此这种分红主要是出于稳健考虑,在回避市场风险的同时树立基金口碑。不分红可能被投资者认为是“铁公鸡”,更有可能在市场下跌后承受各方面的压力,基金公司情愿将选择是否落袋为安的权利交给投资者。

  ● 作为长线营销活动的支持。一些基金在推出分红的同时,伴以公司旗下基金的定期定投推广业务。这种分红动机不值得提倡,分红本身不会给投资者带来直接好处。基金公司也不宜将分红宣传成给予投资者的回报,基金公司管理好投资者的基金资产,给投资者创造收益,基金复权净值增长率才是实实在在的回报。

  算算分红这笔账

  基金分红的实质是把一部分的基金资产转换为红利,投资者可选择红利再投资或者现金分红,对投资者而言只是将所持有的部分资产转换一种形式。

  如果投资者选择红利再投资,那么基金分红对投资者没有任何影响;如果投资者选择现金红利,那么对基民利益的影响取决于分红的时机:如果分红后股市出现下跌,基金净值也下跌,那么分红就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损失,有利于投资者;反之,如果分红后基金净值仍然上涨,那么实际上降低了投资者收益。

  此外,基金分红有一种特例:封闭式基金的分红部分相当于是封转开,往往会在二级市场上引发行情,为投资者带来好处。

  进一步说,分红还会带来一些容易被投资者忽略的影响。从表二我们可以看出,购买开放式基金不宜在分红前进行,而卖出基金则应该选择在分红之后。

  红利再投和现金红利的实际影响,更多取决于后市走向。如果投资者觉得后市难以判断,现金红利不失为较好的选择,因为有时基金分红的原因是基金经理暂时看不到好的投资机会。

  基金业绩才是硬道理

  将目光拉回到当下,年初的基金分红主要是遵循相关规定,因此投资者大可不必恐慌。在一月的市场下跌中,参与分红的基金提前卖出股票,减少了一部分潜在损失,对持有人而言是好事。至于当前是降低还是增加股票仓位,只能依靠基民自行判断。不管是买入还是卖出,分红之后都是较好的时机。

  基金公司分红时的动机其实是很难琢磨的,因为公告中不会提及分红原因,基金经理也很难跟大众直言自己不看好接下来的市场。其实基金公司同样是两头为难,不分红被说“铁公鸡”,分红多了也会被一些投资者认为是“瞎折腾”或者“砸盘”。

  投资者与其猜测基金经理的想法,不如淡化对基金分红的关注。重大的投资决策终归还是要投资者自己来进行。

  不同基金分红偏好不同,选择适合自己投资理念的就行。是否分红,或者分红频率如何,在选择基金时意义不大,基金业绩才是“硬道理”。

  稳健投资者可以选择偏爱分红的基金。有些基金公司注重分红,例如博时和交银;有些基金本身的条款中就规定会侧重分红,例如华夏回报。分红频繁的基金对长期投资者有一定的价值,让投资者不用赎回基金即可获得可支配现金流。

  积极投资者则完全不用考虑基金的分红情况,依据自身的市场预期和资产配置方式,择时申购或者赎回基金即可。分红方式宜采用红利再投资而非现金红利。

  表一:封基分红示例

  假设某封闭式基金二级市场市价1.5元,单位净值2元,现在每单位份额准备分红0.5元。由于投资者的偏好和市场预期没有改变,分红后折价率仍旧维持在分红前水平。分红后投资者净赚0.125元。

  分红前

  ●  折价率:

  (1.5-2)/2=-25%

  ●  价格:1.5元 

  ●  净值:2元

  ●  收益:1.5元

  分红后

  ●  折价率:25%

  ●  价格:

  1.5×(1-25%)=1.125 

  ●  净值:1.5元

  ●  收益:

  1.125+0.5=1.625元

  表二:基金分红带来的影响

  利 弊

  分红前买入 封基有一定好处 为预分红利支付了申购费。

  分红后买入 无 无

  分红后卖出 减少赎回费 无

  分红前卖出 无 增加赎回费

  红利再投 复利回报,前提是长期看好该基金 基金经理卖出股票有冲击成本。

  现金红利 减少赎回费,免税 无

  表三:2005年以来基金累计分红前5

  基金代码 基金简称  期间分红次数 期间累计分红 基金净值

  375010 上投摩根中国优势 7 3.0700 2.2323

  020001 国泰金鹰增长  6 2.8720 0.9140

  200002 长城久泰中标300  3 2.8600 1.2250

  090003 大成蓝筹稳健  5 2.5600 0.7378

  240004 华宝兴业动力组合 3 2.5100 0.9121

  数据来源 和讯网

  统计时间:2005年1月13日-2010年2月4日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