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价值链
创新的内涵其实很丰富,并非有了好主意就已成功创新。INSEAD企业管理学教授默腾.汉森(Morten Hansen)和客座教授朱利安.布金绍(Julian Birkinshaw)明确指出,一些公司的创新之所以经常半途而废,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认识到创新过程就像环环相扣的链条,一环薄弱,全局必垮。
创新链始于新理念生成,其后是确定优先次序,再拨付资源,将理念研发为成果,最后是在全个机构推广和实行研发出的创新模式。
遗憾的是很多时,当创新链其中一些环节出现问题时,管理人员往往又提出新的主意,这可能造成更多的问题。汉森说:“他们根本就是把更多的点子灌输到已有漏洞的程序中,那只会使事情变得更糟。”
他以一家公司为例说明这一点,“那家公司创新意识很强,他们手头已经有很多新点子还没有应用,可是公司管理层又发动员工提出更多的新点子,因为管理层相信新点子多多益善。但问题是,员工的新点子既没有得到采纳也没有被否定,好像只是讲讲而已,而那家公司也没有从中开发什么新成果。”
这也可能导致另一个比较大的问题,那就是假如员工提出的点子都没有被采纳,他们很快会对此大失所望,那些有创造力的员工最终会选择跳槽,转投那些更有创新氛围的机构。
所以,作者主张企业需要开发一个有效的创新流程并形成生产链,目的是把创新点子转化为产品推向市场。
管理人员需要改善机制,筛选和鉴定最佳的创新理念,在发展过程中提供资源支持,建设公司内外部网络,大力推广这些新理念,并加强对创新进程的引导。
记住,没有什么“一体适用”的解决方案
在研究过程中,汉森和布金绍遇见许多寻求“一体适用”创新管理方案的管理人员。他们千方百计想要从成功的公司引进某种万能的管理方案。汉森说,“没有一种方案适合所状况”。
首先,管理人员必须明白公司存在的特有问题,然后才能寻找适合的解决方案。汉森指出,公司想要改善创新机制,管理人必须具备更加宽广的视野。他建议管理人“把创新价值链当作一个整体,千万不可只考虑其中一个环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也不能阅读了一本关于创新的书后就简便地按图索骥,而是要‘对症下药’。”
必须找出创新价值链最薄弱的环节
管理人员经常犯的另一种错误是他们只专注于自己的强项,而不去改善弱项。汉森指出,“每家公司都认为他们有自己的强项,应该再进一步发展这些强项。就创新价值链而言,我们说这种想法不正确,因为公司力量不均衡会导致更多的问题。”
汉森和布金绍开发了一套评估工具,帮助企业对自身的强项及弱项进行评估。汉森说,“我们需要纵览创新的整个过程。” 简而言之,创新链的薄弱环节有三类,即创新点子不足、市场转化不足以及推广宣传不足。
创新点子不足意思很明显,无庸赘言;市场转化不足意即公司不能正确识别最佳创新理念并拨付资源支持,促成其投向市场;推广宣传不足指公司可能已经有好的创新理念,但无法形成全公司上下一致的支持,无法利用创新理念研发新产品进而开发新市场。
汉森说,制造业巨擘宝洁公司 (Proctor & Gamble)和苹果公司(Apple)在创新价值链过程都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可谓一般公司的好榜样。
汉森还特别提到苹果公司的iPod and iPhone产品。他说,“苹果公司非常善于开发好的创新理念,善用这些理念推出新产品,打开新市场,赚取利润。紧接着他们还进一步发展改进产品,以不同系列、不同款式把产品推销到各类市场”。
他说,苹果公司的成功不仅是他们推出的是时尚产品,关键是他们知道如何运用创新价值链来选取优秀的创新点子,并成功地将它们转变成新产品。
汉森和布金绍提出的对策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创新。两位教授对创新的定义非常广泛,包括产品与服务、新的商业模式以及最佳实践。汉森指出,“不管是哪一类的创新,他们遵循的步骤都是一样的。”
持续改善创新价值链的每个环节
首先要找出最薄弱的环节。但即使弥补好薄弱环节,对创新价值链运作的评估也不能放松。汉森说,公司需要不断评估价值链的每个环节并加以改善。当一个环节变得强有力时,管理人员必须继续改善其它环节以保持整体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