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业界高度关注的“外资控股中国高端白酒第一案”,终于敲槌落幕。号称“中国白酒第一坊”的水井坊,以不菲的价格“下嫁”给洋老板了。
3月2日,水井坊发布公告,称帝亚吉欧与全兴集团中方股东——成都盈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DHHBV受让盈盛投资所
持全兴集团4%的股权。此项股权转让报经相关部门批准后,DHHBV最终将持有全兴集团53%的股权,并间接控制全兴集团持有的水井坊39.71%股权。
专家对此分析认为,水井坊被全球最大的洋酒公司收购,犹如在中国传统白酒业的中心区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由此可能引发一轮外资并购中国白酒业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撼动看似“固若金汤”的中国白酒行业格局。
四年股权渗透,“抱得美人归”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洋酒就开始进入中国。随着多年的品牌培育、文化灌输和资金强势注入,洋酒开始在国内显山露水、攻城略地,抢占国内酒类消费市场。但中国特有的历史积淀和饮食文化传统、尤其是中国白酒这个全球稀缺资源,二十多年来总是让洋酒望而兴叹,难以取代。中国的白酒业,成为改革开放后外资在中国几乎没有涉足的最后一个产业。因此,加速收购中国高端白酒品牌,利用其成熟的渠道和品牌影响力,在中国酒行业进行“中原逐鹿”,成为国际资本角逐中国白酒市场的新谋略。
帝亚吉欧虽是全球最大烈酒公司,进入中国多年,但市场业绩一直不理想,无法超越其在中国老对手保乐力加。因此,要进一步扩大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并取得重大突破,必须从高成长、高利润、且资源稀缺、有中国特色的传统白酒业下手,才能加快对中国白酒行业的深度介入和战略布局。资本并购,成为帝亚吉欧欲在中国超常规发展的重要途径。
帝亚吉欧的中国并购之路,并非一路坦途,虽是“好事”,却遇“多磨”。早在2005年底,帝亚吉欧就为其在中国并购的投石问路,瞄上了“馨香四溢”的水井坊,开始以股权收购方式进行渗透;2006年12月,帝亚吉欧甩出巨资,以5.7亿元收购了水井坊第一大股东全兴集团43%股份,从而间接持有水井坊16.87%的股份,成为水井坊第二大股东,开启了外资收购中国白酒的先河;2008年下半年,帝亚吉欧又买入全兴工会所持有的全兴集团6%股权,增持全兴集团股份至49%,离控制水井坊仅一步之遥;2009年9月,坊间纷传帝亚吉欧将继续收购全兴集团2%~4%的股权,以达到进一步控股。然而,由于价格未谈拢,水井坊方面一直否认。帝亚吉欧的全面收购计划已经展开,自然不会就此罢手,于是采用“穷追猛打”之策,一次谈不拢,就接二连三地再谈。追到今年3月1日,谈判之途峰回路转,帝亚吉欧再次购入全兴集团4%的股份,终于如愿以偿“抱得美人归”,从而成为水井坊的实际控制人。
为了掘金中国白酒业,绕开中国的相关政策壁垒,帝亚吉欧可谓煞费苦心。按照国家发改委、商务部颁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规定,黄酒和名优白酒限制外商进入,且不能控投的行业,名优白酒生产企业需由中方控股。水井坊作为全兴集团近些年打造的高端新品,不在名优白酒之列,而水井坊旗下全兴酒业的“全兴大曲”,早已获封中国名酒。2008年,帝亚吉欧对全兴集团的股权只能增持至敏感的49%,即受制于此政策而止步。
为了突破中国的产业政策限制,帝亚吉欧想方设法破了这个“局”。今年2月28日,水井坊股份公司董事会决定,将水井坊旗下全兴酒业55%的股权,以6482万元的价格,转让给非关联的中资企业成都金瑞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最终为帝亚吉欧排除了政策障碍。
帝亚吉欧对水井坊的曲线收购,可谓代价巨大。证券界专家评析,此桩收购最终如得到国家主管部门批复,根据我国法律,帝亚吉欧将因其控股水井坊39.71%股权而引发要约收购,并可能进一步全面控制水井坊,整个收购的价格或将高达6.24亿英镑,折合人民币近60亿元。
水井坊为何执意“下嫁”
一个号称“中国白酒第一坊”、受国家政策保护的高端酒品牌,为何“几经曲折”仍坚定要“下嫁”给洋酒老板?
业绩下滑,资金匮乏,或许是促成水井坊此次资产转让、傍洋大款的主要动因。
十年前,水井坊以“中国白酒第一坊”的营销概念在中国白酒业大放异彩,抢得中国高端白酒的一块高地,多年来一直风光无限,产品知名度一度与茅台、五粮液、剑南春并驾齐驱,市场销量节节攀高。然而,毕竟其基础薄弱,由于产品线单一,营销相对乏力,导致销量和利润持续下滑。近几年,泸州老窖“国窖1573”、洋河“蓝色经典”、沱牌曲酒“舍得”新“三剑客”在白酒高端市场频频发力迎头赶上。茅台、五粮液、剑南春老“三剑客”的地位难于撼动,水井坊似乎成了一个“夹心饼”,陷入进退两难的窘境,遭遇难以逾越的发展瓶颈。几年风光过后,水井坊忽然发现,国内高端白酒业已进入一个市场相对过剩、行业日益式微的困难期。
数据显示,水井坊2008年出口额近3000万元人民币,远低于茅台的近3亿元出口额;2009年上半年,水井坊的出口额更是大幅下滑,仅为159.6万元。目前,水井坊2009年报尚未出炉,但从已报的前三季度看,水井坊实现营业收入8.45亿元,同比仅下降了3.48%,但净利润却同比大降34.56%,预计2009年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