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获悉,福特汽车与吉利汽车已就沃尔沃出售事宜达成一致。其实,早在半年前,有关吉利购买沃尔沃的消息就已经隐隐约约流传出来,只不过有关方面没有加以证实。其间,一会儿有消息说马上要办妥了,一会儿又有消息说要黄了。现在有消息了,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事后回想,如果有关各方再举棋不定,在这轮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的汽车企业或许真的一无所获。
自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上许多大的汽车厂商日子都不大好过,有些汽车制造商不得不出售旗下企业。比如,通过并购,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在前不久就将鼎鼎大名的保时捷搂进怀中。不过,对于正在跃跃欲试进军国际市场的中国汽车业来说,真可谓好事多磨。
一方面,就一些国外汽车企业而言,我们虽然想买,但东家未必想卖给我们。汽车制造商出售下属企业的做法与插上草标“卖儿卖女”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按理说,应当急于找到下家才是。无奈,想买便宜货的人太多了,使某些汽车制造商从一开始的“卖儿卖女”迅速转变为“皇帝女儿不愁嫁”了。在金融危机压力下,随着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通用也不得不想办法“割爱”旗下的一些品牌。一开始,北汽集团曾经尝试购买欧宝,但由于半路杀出程咬金,通用9月份宣布,打算把公司旗下欧宝55%的股权出售给由加拿大汽车配件商麦格纳国际公司和俄罗斯储蓄银行组成的联合收购方。在人们一位这件事尘埃落定之时,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又一次变卦,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国外品牌,国外东家同意卖给我们,但这样的买卖却不被看好。例如,四川腾中集团是没有任何汽车制造经验的民营企业,但却热衷于购买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捍马品牌。由于耗油量大,捍马也不被市场看好。许多人认为,这是有钱没处花了,不靠谱。
应当看到,吉利购买沃尔沃这件事情之所以被那么多人看好,在很大程度上是克服了以上两大障碍。事实上,吉利购买沃尔沃并不像买白菜一样是简单的一买一卖。媒体消息称,吉利沃尔沃基地将选址北京,由北京市和吉利共同投资19亿美元。无论沃尔沃最终是否落户北京,吉利购买沃尔沃都离不开吉利的长期战略烙印。退一万步说,吉利即使买了颗白菜,也要将其培育为吉利的白菜。
固然,福特出售沃尔沃是为了轻装前进,但种种迹象表明,随着世界经济渐渐走出最危险的时刻,虽然经济恢复还算不上“牢固”,可是距离经济复苏已经越来越近,许多并购机遇稍纵即逝。从这个意义上看,或许,吉利购买沃尔沃是中国汽车业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最后一次买“便宜货”的机会了。有报道说,吉利的出价为20亿美元,是十年前福特购买沃尔沃时价格的三分之一。1999年,福特从沃尔沃集团收购购得沃尔沃轿车,其交易价格为64亿美元。单纯看价格,这笔交易是便宜的。
当然,即便国际金融危机成为过去式,未来中国汽车业在国外的并购机会依然存在。不过,更多的机会恐怕是类似于上汽并购韩国双龙这样的机会了,更多属于“强扭的瓜”。不用多说,这样的机会到底怎么样,大家心知肚明。
应当指出的是,吉利并购沃尔沃也是一个自身形象的大提升。众所周知,由于是民营企业,起步晚,吉利这个品牌在国内市场认可度的提升要经历一个很长的过程。不过,随着加入了沃尔沃元素,吉利在国内市场认可度的提升过程将大为缩短。很快,“土”吉利要成为“洋”吉利。
还要指出的是,达成一致不等于板上钉钉。年初,中铝并购澳大利亚力拓公司案就很能够说明问题,当时,都签约了,已经是白纸黑字了,最后还被毁约了,顶多让人家赔一点违约费了事。
迄今为止,吉利并购沃尔沃案的所有重要商业条款都已达成一致,包括投资规划、运营管理、知识产权、付款方式等重要问题达成原则性共识,但是该商业条款并非最终协议细则条款,也不具备法律效力。我看了看,吉利预计将于2010年第1季度与福特签署股权收购协议;在获得相关监管机构批准后,预计于第2季度完成交易。双方将围绕法律文本和融资的最终确定以及政府审批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对此,千万不能大松心。
对于中国汽车业来说,吉利购买沃尔沃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看到,随着吉利购买沃尔沃最终生米成熟饭,未来的沃尔沃业未必容易被驯服。由于劳动力成本过高等原因,2009年第二季度,沃尔沃汽车税前亏损高达2.31亿美元,儿2008年同期只亏损1.2亿美元。况且,即使在中国汽车业中,吉利的排名业不靠前,在世界业中的排名更为靠后。如果并购成功,也算是蛇吞象吧,但千万不能噎着。
总的来看,作为国内致命的民营企业,吉利的机制运转是灵活的。如果要在并购沃尔沃这件事上笑到最后,离不开“小快灵”的运转招式。总之,沃尔沃是中国汽车业的最后一口危机饭,一定要吃好。
(来自:价值中国网)
(本文来源:网易财经 作者: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