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财经>个人财富>文章页
分拆上市,盛宴还是泡沫
字号:

类别: 金融服务业 时间: 2010-06-04 来源:《新财经》

关键字:上市

证监会推出“分拆上市”举措,受到了一些企业的称赞,但从管理层规范分拆上市的“六个条件”看,与创业板设立的初衷却有所违背。按照这“六个条件”,一些上市公司会依据其先天优势,争先恐后挤入创业板。照此下去,一大批真正需要资本支持的企业,将很难获得上市资源,创业板“中小企业孵化器”的定位,也可能因此而改变。

继整体上市成为上市公司融资新路之后,分拆子公司或将部分资产拿到境外市场上市,又将成为上市公司看好的一条融资新渠道。

日前,中国证监会召开创业板发行监管会,允许境内符合条件的主板上市公司,可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此消息一出,即在境内资本市场上掀起了一股热浪,激活了相关分拆上市板块,一些有“分拆上市”概念的个股表现强劲。
 
企业热情高涨

分拆上市,是指一个母公司通过将其在子公司中所拥有的股份,按比例分配给现有母公司的股东,从而在法律上和组织上,将子公司的经营从母公司的经营中分离出去。分拆上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分拆,包括已上市公司或者未上市公司,将部分业务从母公司独立出来单独上市;狭义的分拆,指的是已上市的公司,将其部分业务或某个子公司独立出来,另行公开招股上市。

目前,境内第一代企业通过多年多元化发展,有的企业已创建了多个“潜在盈利点”,并在某一两个细分领域建立了核心优势。因此,这些企业急需借助“分拆上市”这个融资渠道,踏上高速成长的“快车道”,以突出其核心业务价值,并吸纳更多的资金,促发其他主营业务并行,并加快发展。

具备分拆上市条件的企业,一部分是拥有多项成熟主业的上市公司,希望通过业务分拆,使主业更加鲜明,也有利于公司在二级市场的估值;另一部分,是拥有完整下属业务的上市公司,希望分拆下属公司上市,以便对下属公司进行有效激励,使分拆出来的业务在获得资本助力后,加快发展速度。

从这个角度说,分拆上市让境内企业多了一条资本融资通道。而A股主板公司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在境内外已有先例。早在?000年,联想集团就实施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战略调整,对其核心业务进行分拆,分别成立新的“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分拆后的神州数码,2001年6月在香港成功上市。随后又有托普软件、TCL集团、新疆天业、海王生物、同仁堂等8家公司,将控股子公司拆分出来,登陆香港创业板市场。

据报道,在香港上市的金山软件,近期也要将其毒霸业务分拆出来,并成立“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目标是“单独上市”。金蝶软件也透露,其中间件业务有从总公司分拆后在境内上市的计划,目标锁定创业板。在美国上市的中国知名IT企业,如巨人网络、完美时空、网易、九城等,都有意将旗下业务分拆出来单独上市。

从目前监管层给出的条件看,分拆上市条件较为严格,需要同时满足六个条件才能有可能获得放行:上市公司公开募集资金未投向发行人业务;上市公司最近三年盈利,业务经营正常;上市公司与发行人不存在同业竞争,且出具未来不竞争承诺,上市公司及发行人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与发行人之间,不存在严重关联交易;发行人净利润占上市公司净利润不超过50%;发行人净资产占上市公司净资产不超过30%;上市公司及下属企业董、监、高及亲属持有发行人发行前的股份不超过10%。

要充分满足上述六个条件,对一些看好分拆上市的境内的企业来说,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能否“拆”出大金矿境内具备分拆上市条件和资源的上市公司,更多分布在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兴产业、软件行业内,符合六个基本条件,能分拆到在创业板上市的主板上市公司,估计有二三十家。存在着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的IT上市公司,估计有10家左右。

湘财证券研究所将满足分拆上市条件、具有分拆概念的公司分为三类:一是高校概念公司,分别有浙大网新、同方股份、华工科技、紫光股份等;二是综合类公司,如用友软件、金山软件、鹏博士、深鸿基、泰达股份、厦门信达等;三是与新兴产业相关的公司,分别有振华科技、长春高新、深圳华强、东方电子、思达高科、中核科技、中信国安等。

在创投人士看来,一些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孵化器功能,本身又具备创投子公司或者创投概念的公司,其前景会受到市场充分关注。近期,这些公司受分拆上市概念驱动,在二级市场大多表现突出。

专家分析,分拆上市将是中国企业做大之后的一条必由之路,今后中国企业包括互联网、软件、电子、新能源等行业,将形成一股分拆上市潮。分拆上市将从单纯的概念炒作逐渐成为现实,将成为中国产业经济的一大特色,并将影响整个中国产业经济格局。

不过,市场人士对分拆上市也存在异议。国泰君安分析师认为,由于受益的公司数量有限、审批标准提高等原因,分拆上市实际上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有限,目前仅停留在概念炒作阶段,具体会对上市公司带来多大的影响尚未可知。

分拆上市概念股是否具有投资机会?华安证券分析师张兆伟认为,应从三方面予以把握:首先,那些业务涉猎广泛,子公司业务具备较强盈利前景的上市公司;其次,业务比较庞杂的综合类公司,可供剥离的业务与上市公司现有主业不存在同业竞争关系,相关业务剥离后,利于上市公司改善主业结构;第三,可供剥离的业务属于软件、IT、医药、消费、新兴产业,分拆上市后具备高估值预期。

谨防分拆后的“陷阱”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分拆能给母公司带来平均2~3个百分点的超额收益。在我国,这种超额收益率可能更高。长江证券分析师李毅认为,汉前国内主板公司的静态市盈率约为20倍,而创业板市场的市盈率高达75倍。超过3倍的估值差异,意味着有超过3倍的价值膨胀区间。也就是说,同样1元的每股净收益,主板只有25元,到了创业板可能就有85元的股价。对那些在境内主板上市的公司而言,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可以带来巨大的股权投资收益,可以创造出更高的市值。但如果监管不严,或吹起资本泡沫,也会引发负面效应。

就目前而言,分拆上市遇到的问题与挑战也不小,犹如一把“双刃剑”,将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和难以意料的影响。一是破坏企业内产业链的完整性,使得公司治理结构更为复杂,导致上市公司会更“不务正业”,主营业务混乱、不突出的比例增多;二是将削弱母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潜力;三是如果上市公司一味追求分拆上市融资,纷纷将盈利能力较强的资产分出去,会降低母公司的资产营运质量和运营效率。

一个值得业界思考的现象是:中国企业热衷于分拆上市,而绝大多数美国本土企业对“分拆上市”却无动于衷。比如,微软的互联网业务、亚马逊的数字阅读业务、谷歌炙手可热的手机业务,甚至连多元化发展的楷模通用电气,也没有把旗下任何一个早就足够分拆上市的业务分拆出去。

国内外的一热一冷,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著名财经评论员叶檀表示了这样的观点:“主板母公司为什么要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其最大的目的就是创业板估值高、资产溢价,在创业板发股可以更好地‘圈钱’。”

这样的先例其实早就有。当年,托普软件分拆上市后,以软件做幌子疯狂圈地,最后导致资金链断裂,软件帝国分崩离析;创业板上市公司乐普医疗,则拿着超募资金大肆买房、买车,遭到市场和投资者的唾弃。

中信证券分析师认为,分拆上市可能引发不当关联交易,损害资本市场,其表现为:一、关联购销,被分拆公司和分拆上市公司之间进行利益输送;二、集团公司与股份公司之间的资产买卖,进行内幕交易和市场炒作等;三、资金占用的关联交易,可能发生新申请上市公司的资产被掏空;四、股份公司为集团公司提供担保,转嫁费用负担;五、集团公司的债务与股份公司的债权充抵,增加三角债风险。

从另一角度分析,一些在主板上市的公司,其下属子公司分拆到创业板上市,显然会与融资难的中小企业争抢上市渠道,这与当初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为加速中小企业发展壮大设立创业板的初衷,更是背道而驰。

因此,专家建议:为了避免分拆上市掉入“圈钱”怪圈,加剧股市风险,在创业板不能有效解决新股“三高”发行问题之前,分拆上市缓行为宜。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财经大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