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战略规划> 文章页
高希希:三国创新好比改革开放
字号:

类别: 目标与创新 时间: 2010-06-09 来源:中国企业家

标签:创新

高希希:酒还是略喝一点,就是其实主要还是跟朋友之间的,我觉得酒是一个最好的沟通渠道,所以偶尔跟朋友一起。

主持人:你也不喝大酒吧?

高希希:喝不了大酒,但是有的也难免,因为我是在部队,有的时候没有办法,首长一说你也没有办法。我觉得恰恰是酒,中国的文化变得特别有趣和有意思。如果没有酒,可能中国产生不了那么多文人,我觉得。

主持人:你老家是江西南昌的。

高希希:江西赣南,但是我是在南昌长大的。

主持人:当初你是也算是飘到北京的。这么多年来,你怎么感觉北京,和南昌、上海、南京比?

高希希:这个城市应该说是能让人产生理念,或者同时让人产生痛恨的。我觉得需要挣扎,因为我当时在浙江从生活状态上来说是非常安逸的,就是你想吃什么就有什么,安安静静。但是它缺乏一种斗志。

主持人:创造力。

高希希:创造力,就是这种斗志,就是你没有对手,找不到一个你想聊一些自己真心想聊的话题的对手。因为我觉得人生最重要的是你选择的位置,就是你选择到什么位置去面对你的人生,或者面对你的生活状态,和你未来的事业的状态的这一个路。所以我当时怀着这一颗心,诚惶诚恐的心,跑到北京来找标准。我考电影学院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找标准,我不知道什么是好的,所以来考一下,去面对什么是最好的。哦,我知道了,那么我才有一个目标去奔。

在北京,虽然有很多苦日子,但是我现在突然一下感觉到如果没有那些苦日子,就没有这种快乐。因为当时苦日子是伴随着快乐渡过的,一点都没有觉得苦。我跟我爱人住在那个6平米的房子里,可能外面下着大雨的时候,里边必须是小雨,最少是四到五个脸盆,而且就那么6平米,就一张桌子,有半年没有看过电视,甚至我第一次看到彩电的时候,我自己都蹲下来了,终于看到电视,都不敢说话。因为在家乡,起码我是一个干部家庭,各个方面的待遇都非常优厚,但是到北京没有觉得困难,这是我到现在为止都没有想清楚的,就没有觉得度日如年,要不然我就早走了,觉得还有很多乐趣。每天睁开眼睛,就得为一个理念去忙碌,好像觉得总有希望,但是可能这个希望到晚上又会变成失望,然后又产生一个希望,这种过程不断的反复,使得自己有一个很好的历练过程。

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到处在外面找,突然有人说我有个剧本你愿不愿意拍,我说我愿意他说是写烟厂,我说管他是什么我先拿来再说,。我一拿来看苦笑不得,直接就是一个大烟广告,我说这个拍了也没法播。他说你可以改,但是改完以后不能打你的名,得挂人家那个名,人家出钱。但是有一个要求,你得在央视播,我说这也行,我说我来先改。一下就有动力了,你管他多艰苦,6平方米,再加上一张小桌子,窝在那儿,就几天之内把这个剧本给写完了,而且人家也就通过了,也播出了。这个人生的平台,没有觉得一点苦,一点一点就挣扎过去了。

就特别像我拍《结婚十年》的时候,我特别有感触,我一翻开就像打开我的生活,我连剧本都可以不要了,直接可以拍,而且拍的很生动。所以当时徐帆和陈建斌说,哎呦你这个有点意思。我说确确实实我们剧本我们看一眼就能明白了,马上可以根据这一点延伸出很多生活的理念和观点。因为我觉得就像翻看我们自己的生活,是一个创作者的一种积淀,也是来北京就对面的一个话题。因为当时深深感觉到有一种压力。每每在座公共汽车的时候,耳边老是有不断的声响“你看,那个都是外地人给造成的问题,都是外地人”等等,听了之后觉得哎呀,这个城市太难容纳我们这样的人了,我觉得哎呀,还是需要努力,会觉得有一点跟这个城市有隔膜,我觉得是城市和人之间的一种包容。

主持人:八个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谢谢高导,没有问题了。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