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以来,尽管遇到了金融危机,但是在“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拉动下,以及彩电技术升级、消费升级的影响下,2009年彩电行业销售额增加30% 以上。而2010年一季度国内彩电行业依然延续了2009年的良好态势。一季度,全国彩电产量2470万台,同比增长42.8%;完成彩电出口1247万台,同比增长48.9%,实现出口额24.78亿美元,同比增长48.2%。
从这种利好消息可以看出,中国彩电业越来越有竞争力,而纵观中国彩电业的发展,不断自主创新使彩电业从辉煌的CRT电视,到市场换技术的平板电视,又到引领行业发展的互联网电视,可以说国内彩电企业必将迎来大发展。那么,面对这样的态势,对于中国彩电业来说,应该如何应对彩电业未来技术挑战呢?就此,我们采访了TCL企业。
受访人:TCL多媒体中国业务中心副总经理 兼商务与供应链管理中心中国市场部总监 刘忠新
BNET:您如何看中国国产彩电企业与国外彩电企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刘忠新:当前,中国彩电业的发展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这主要得益于中外企业的共同努力。国产彩电企业在不断推动平板产品的技术升级,为行业的未来指引方向的同时,还在不断推动平板电视的规模化、普及化方面贡献巨大,平板电视的群众基础快速增强、扩大。
外资企业有外资企业的优势,这主要是表现在上游面板资源的掌握方面,不过国产品牌目前也在补足这一短板。比如,TCL已经在深圳进行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项目建设,国产彩电企业的传统“短板”正在得到弥补。而国产品牌有国产品牌的优势,在彩电产业链的整合方面,就走在外资企业前头。比如互联网电视领域,目前以TCL为首的国产品牌已经走在了前头。
BNET:在对未来市场新技术的研发方面,您认为国内外彩电企业的主要不同在哪里?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不同?
刘忠新:纵观如今的中国平板电视市场,互联网电视、LED电视、3D电视成为平板彩电市场功能及性能升级换代的主要方向。
国产品牌终端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数字化家庭的落实和推进,而互联网电视正作为数字化家庭的核心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现阶段,国内主要彩电企业TCL等纷纷投入到互联网电视的发展热潮中,并凭借应用丰富的网络功能实现着差异化的消费服务,期望通过向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的转移,为整体利润日趋稀薄的国内彩电业注入崭新的活力元素。而在互联网电视领域,至今外资品牌仍鲜有作为。
同时,作为未来平板电视革新产物的LED电视领域,除了三星、夏普、东芝等少数外资品牌投入,国产品牌仍旧占据市场主导,同时借助在液晶模组等上游领域的拓展,缩小了与外资品牌的技术差距。可以预见,在国产彩电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能规模扩大、竞争强度加剧的背景下,国产品牌将赢得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BNET:中国彩电产业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的产业,您认为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国产彩电业可以战胜洋品牌的利器有哪些?
刘忠新:如前所述,目前国产品牌已经在互联网电视领域取得领先优势,在产业链整合方面积累了更为丰富的经验。在面板等上游核心资源上逐步与外资缩小差距,取得了相当大的话语权,国产品牌还有三大制胜武器:产品的差异化、渠道和服务。
国产品牌比国外品牌更加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特点,在产品设计上针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设计产品的功能,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产品。
国产品牌家电产品在服务和渠道方面还是占有优势,像TCL、长虹、海信、康佳等等,渠道优势都是很明显的。中国企业利用自己的优势,在确保一级市场竞争力的同时,推进平板电视产品向二、三级市场的发展,扩大市场覆盖面,使得国产品牌在全国整体的销售形成了显而易见的优势,在二、三级市场,几乎是国产品牌的天下。
BNET:如果要改变中国国产彩电业在技术研发的滞后,您认为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改变和调整?
刘忠新:对于平板电视未来的发展趋势,TCL等国内企业正在争取时间,投入更多的人力、资金来扩大话语权,积极寻求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和发展思路。
以掌握面板的技术研发和升级方向为例,这需要巨量资金,需要大量的人员和设备,单一企业难撑大局,这些都需要国内彩电企业抱团发展,并积极借助相关政府资源。通过“资本运作”等手段来缩短与外资企业在平板上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