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战略规划>文章页
解密红酒生意
字号:

类别: 组织管理 时间: 2010-11-16 来源:《创业邦》

关键字:创业

这是一个群雄割据的市场,这是一个即将洗牌的市场——红酒代理模式如何孕育出创业金矿?

富隆的秘密

在北京东四十条港澳中心旁边瑞士公寓的底商铺之间,富隆酒窖的门脸并不算大,进门处是Aussino Cellar的标志,隐约看到里面的层层酒架。不过进入后却会发现,这家酒窖跨越三层楼,分别有销售、堂饮、贮酒以及用餐区域,越往里走,似乎越发现别有一派洞天。

一家公司的经营理念与气质绝对能影响到旗下店铺的风格。一个小门脸之中,包含着耗资千万元的专修品质,也包含着在背后运营十余年的红酒进口经验,在这里能够找到全球10个著名葡萄酒出产国、200多个国际一线精品庄园的1000多款葡萄酒,而为你坐镇挑选的则是顶级红酒发烧友沈宇辉。

沈宇辉在澳洲留学期间爱上红酒,放弃会计师事务所生意,1995年在澳洲注册了富隆公司,回到家乡广州开始了进口红酒的生意。富隆是广州当地甚至整个中国最早做红酒生意的企业之一,运用的模式也相当典型:进口,然后亲自在当地展开经销,慢慢再向其他城市辐射。先从澳洲带来一些红酒品牌进行销售,再以此为砝码增加更多的酒品。

在这个刚刚萌芽的市场中,富隆没有闲庭信步。在大部分人还在追逐八大名庄顶级酒作为收藏品的时候,沈宇辉开始把精力放在对富隆的定位上。他希望富隆是人们身边的葡萄酒专家,形成“高性价比、中间价位”的产品群,而此时很多进口商还处在“有酒就进”的阶段。他首先抛弃了拉菲、拉图这些高端产品,原因是这些产品量产少、价格高,供货不稳定,很难赚取利润。

紧接着,富隆又放弃了低端产品,这些酒曾经在中国市场上价格浮夸,未来毛利肯定会降低,而且爱酒的人们认知增加,低端酒势必被打入冷宫。对应这样的想法,沈宇辉挑选了很多价位不贵甚至不太知名,但是在行家眼中又非常优秀的酒庄酒。“其实找到价钱是拉菲的四分之一,但是性价比相当好的酒才是乐趣所在,我们很早就看到这种趋势,所以把一些名庄在正牌之外生产的副牌抓得很多。”富隆市场部总监王坤说。

不过富隆最大的变革发生在2005年,这个进口商决定开店了。这意味着,富隆从进口商兼经销商,过渡到了进口、经销、零售为一体的红酒机构。

“我认为富隆很高明。”进口商王嘉辉说。从利润角度,他给出了中肯评价。业界把进口商称为“一手商”,可见之后的环节之多。“黄河从源头流到大海经过几个城市?很难一时间算清楚,同理,这瓶酒出去,你也不知道经过多少手。先找到进口商或者运营商,在某个地区找到总代理,这就是第三手了;总代理再到分销商,还有二批商,然后再送到商场,加价到消费者手里是第六手。前面的环节走数量,后面环节走价格,越到后面肯定利润越高。但是如果减少环节,定价低了,利润也不会降低多少。”

此前的富隆已经囊括了高档中西餐厅、星级酒店、会所、时尚餐饮、夜总会、酒吧和商场超市等渠道,以发展渠道、稳固经销商为重心。但是100元的酒供给酒店,对方可能会卖到250~350元之间,超市加价率稍低,在25%~45%之间,而酒吧等渠道不仅加价高,而且下架率高,而且由于是短期阶段性消费,很难产生产品忠实度。

而富隆拥有70%的独家代理产品,这意味着很多酒只能在富隆买到,开店无疑会突出富隆的产品体系化以及独特的品位,使富隆的风格在业内独树一帜,这进一步确立了行业地位。

逸香总经理文含很欣赏富隆在推广上的战略考虑。“你看中国优秀的公司多数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公司。这是个重要的时期,红酒进口商肯定也在思索转型的问题,所有产品都需要进口商、代理商,但你拥有的不能只有定价权。这个行业里有几家资金雄厚的外资公司在走传统渠道,但是他们只做铺货,还没有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做成富隆这样的品牌,让大家信任富隆,到富隆选购,才是难以复制的。未来红酒业真正的前十名要看消费者评判,从北京、上海、广州各拉 100个消费者,问问他们要买葡萄酒找什么品牌吧。加上线上品牌,未来消费者能记住的葡萄酒公司不会超过10家。”

事实上,沈宇辉很早就已经开始思索他的店铺计划。“沈总早就开始挑时机,市场还没有形成强烈的零售购买的时候,过早地涉入可能就夭折,品牌开了又关影响很不好;涉足太晚别人就捷足先登。”富隆北京区总经理田燕宏说。北京是富隆最早的两个直营地区,田燕宏在1996年就开始带着仅有的三四名同事,从最基础的经销做起,也算是富隆的元老级人物。而今他们也要追随总部开始自己的店铺计划。

有趣的是,沈宇辉最后的决定与悉尼奥运会跳水冠军肖海亮有关。肖海亮曾经担任澳洲旅游形象大使,通过澳洲贸促会结识了沈宇辉并成为朋友。2005年,他们在广州一位摄影师开设的酒屋里品酒,聊到这个话题,便决定合作开实体店。他们很快去分头寻找位置。最终,2006年7月沈宇辉在广州开了第一家富隆酒窖,4个月后肖海亮在湖北的富隆酒窖也出炉了。

开业前期,沈宇辉因为两件事很伤脑筋:市场中没有参照物,他自己也不知道红酒酒窖应该以怎样的形象出现,就找到一位热爱葡萄酒的设计师朋友帮忙,从爱好者的角度设计好每个酒瓶的角度、每个酒架的摆设。

另一个问题是定价。在酒窖周围是富隆负责分销的宾馆、酒吧等渠道,现在进口商要开店,价格究竟是高是低?“最后富隆的价格定得更低。‘泰莱斯’ 我们卖190多元,斜对面的一个酒吧卖280多元,最后很多合作伙伴都翻脸了。”王坤说。这是富隆经历的一次“众叛亲离”,“但是说实话,我们知道长期走下去,葡萄酒爱好者都会找一些高性价比的东西,所以要把价格拉下来立一个榜样。”

几乎同一时间,沈宇辉决定用加盟的方式推广富隆酒窖。模式类似于“区域代理”,加盟主全权负责当地的富隆红酒销售,需要同时担任店主和经销商两个角色。这种方式推出后,一些富隆在各地的经销商摇身一变成为了加盟商,对他们来说,经销的生意不受影响,难点是增加了几家店铺,这需要更多资金和精力的投入。不过,肖海亮这样之前没有经销经历的富隆“窖主”就有了挑战,尤其是武汉之前并没有富隆的经销网络。“跟酒楼、超市的沟通都不容易,他们只看重利润,而我也没想到经销商之间的竞争这么激烈。”

王坤用一个有趣的比喻总结了这种变化。“经销就是拍拖,加盟就是结婚。想要加盟富隆不容易,不是有钱就能说了算的,得动笔写一份在当地市场的实施报告给我们。很多人就觉得奇怪,我加盟你,凭什么还要给你交方案。”

目前富隆在有些地方的业态是加盟,有些地区如北京、天津、上海是分公司,在成都、武汉则是合资公司形式,在全国整个经销的网络超过100多个城市。

但也有业内人士提出,富隆让加盟主负责经销商的原因是,酒窖投入较大,经销部分负责赚快钱才使得整体不至于亏本。尽管富隆适时推出了酒屋、酒坊等中端形式,供低成本的加盟,但收回店铺的成本并不容易。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业内人士如此评论:“富隆的分公司可能是赚钱的,但是单店盈利困难,租金和装修费用都很高昂;直营的比例至少30%才有可能做出一个成功的连锁品牌,富隆现在直营比例超不过4%~5%;此外最大的风险是,如何让加盟商挣到钱,塌下心跟着你来做。”

“如果我不认识沈总,即使对红酒很感兴趣,我也不会去做进口商或者酒窖。做红酒没那么容易,涉及到国际贸易、物品流转,你只做一个城市怎么可能做拿到几百个品牌的独家代理呢?”肖海亮坦承,富隆的利润不高但相对稳定,产品价格在网络上都能查到,一板一眼,甚至连折扣也很少,最多就是8.8折。他最看中富隆的地方是产品,认为富隆的整个产品群搭配合理、饱满健康,每个价位上都有最合理的酒。

“我们的口号就是:总有你的心头好。商业化品牌我们有,但是我们会致力于选择比较经典、比较家族式的庄园。”田燕宏说。作为另一家红酒机构的总经理,文含的子公司同样也在做进口酒的业务,甚至还有电子商务,但目前还未完全展开。“在全世界几百万款酒里面,真正卓越的品牌不会超过5000个,这 5000个之中被我们一线进口商所认可的品牌,我觉得大概也就3000个左右,被50个公司所瓜分。这些才是我们一线进口商所需要选择的酒,因为每一瓶酒都能代表每个地方的气候、土壤、特色。”怎样的酒才算是好?“对比这家500块钱的酒喝起来的平庸,那家600元的酒喝起来完全与众不同。那就是好的。”

仅仅得到上游酒庄认可还远远不够。在交易之外,沈宇辉同世界各地的酒庄庄主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经常举办品尝会、晚宴等。在这些活动上,富隆的会员到场品酒,庄主也到场与拥趸们见面。这其中自有玄妙,富隆不仅是在为自己的品牌做推广,也是在自费为对方打响品牌。在中国,国产白酒、红酒都是媒体广告的大户,而进口酒却从未有过营销。所有国外酒庄都希望可以扩大影响力,但很少会给进口商拨款去做品牌营销。

而富隆则在此方面不遗余力。王坤的主要工作就是策划以及运营富隆的各类活动。2009年,他们策划了180余场,在“富隆名庄晚宴”邀请到了八大名庄中的柏图斯、玛歌、木桐等酒庄的庄主、总裁出席,今年安排了230多场,“八大名庄的庄主很难请到,但是他们清楚每一个进口商意味着什么。”

打动对方的是富隆的规模性,这一点其他进口商难以复制:一个小的进口商只代理几个牌子,在有限几个城市有自己的网络,即使请来对方也无法聚集消费者,对双方都没什么效率。而沈宇辉早已把富隆塑造为一个行业拓荒者的形象,在总部组织了文化推广部,亲自带领编撰了《富隆酒鉴》、《葡萄酒鉴赏手册》、内刊《富隆酒讯》,介绍红酒常识和酒庄知识,并考虑公开发行。“有店就有了会员,才有了做活动的基础,再加上我们一直在做葡萄酒的氛围和文化,才能与活动联动,形成良性循环。”

“红酒的确有圈子文化的成分。”文含说,“也有很多人开店,但是并不把葡萄酒当一门生意,请别人到自己店里喝几瓶而已,不需要靠这个挣钱。”

但无论如何,以富隆为代表的品牌已经引起一定的影响力,他们的版图中,三四线城市甚至再低一些的乡镇开店已经开始有了规划。已有的店也在面临升级,北方消费者喜欢一边吃饭一边饮酒,田燕宏正在将瑞士公寓的酒窖改为“酒膳”。之前的成本已经很高昂,温度常年保持在18℃~20℃,湿度恒定在 50%,需要的空调设施、音响设备、斑马木酒架等使店铺的装修单价在每平方米1500元。不过这次改变的动作不大。“这样的装潢,让很多人不敢消费,其实我们也有70块钱的酒,而且都会提供堂饮服务。我们会尽量迎合他们的需要。”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