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首席记者 崔红)以前您要去北京市妇联办事,遇见个内急想找男厕所可就难办了——市妇联机关里没有男干部,因此不设“男蹲位”。看着您着急,妇联的女干部会热心肠地指点您:“得,劳驾您再往上爬一层,我们楼上是团市委机关,他们有男厕所。”
这种局面不知道持续了多少年。2006年,因电脑网络建设需要,市妇联引进了电脑人才,是个小伙子。这是市妇联机关里的首个男干部。可是,这个幸运的“党代表”也不得不到团市委“蹭”了三年的厕所。
目前,这一局面终被打破。昨天,北京市妇联主席赵津芳在“北京市家庭建设促进会成立大会”上透露,为适应社会发展对妇联工作的新要求,北京市妇联机关从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和性别结构上做了三大调整。
赵津芳介绍说,从去年开始,妇联调整了机关中干部的年龄结构,现在35岁以下的干部占1/4以上。从文化程度,硕士以上的干部占40%以上,中高级职称人员占到了一半以上。而越来越多的男性干部的出现,则打破了妇联机关里女干部一统江山的局面。
从2008年底开始,市妇联机关开始大批引进男干部。人数虽说顶不了半边天,但比例已经占到了市妇联机关工作人员的15%以上。他们在妇女发展部、妇女干部学校、儿童基金会、妇女权益部等岗位从事领导工作,开创了妇联工作的新局面。其中,最厉害的当数市妇联联络部的一名副部长,这位37岁的年轻人拥有国际关系学院的硕士学历和外交学院的博士学历,英文恨不得说得比中文还好。斐济总统夫人视察北京市妇联时,就是他做的翻译。
市妇联主席赵津芳表示,男性工作人员走进妇联带来了与女干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视角,他们更具理性的思维方式和更广阔的社会视角,弥补了女性干部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的不足,促进了北京市妇女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