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11年《社会蓝皮书》显示,在找工作时,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也面临“文凭贬值”的压力。对于自己目前的职业状况,约半数的城镇居民表示满意,而公务员仍以较大的优势成为城市居民的首选职业。同时,绝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孩子从事公务员、科学家、医生、教师、律师等稳定或专业性强、声望高的职业。本栏撰文:记者黄瑶 图片:新华社
社科院发布2011年《社会蓝皮书》显示:约半数城镇居民满意自己的职业
调查
名校毕业生“文凭贬值”
2006年至2009年,大学毕业生的实际月薪有所下降,2005年“985高校”本科毕业生初职月薪是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月收入的3.32倍,而2009年,其初职月薪与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下降到2.06。
受调查的本科毕业生平均签约月薪2703元,硕士毕业生平均签约月薪5120元,博士生签约月薪3225元。蓝皮书还发布了对6所“985高校”的4655名毕业生调查的调查报告,显示一些名牌大学毕业生的文凭也出现贬值现象,这些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平均月薪水平正在下降,面临文凭贬值和低收入的威胁。“985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初职月薪在2006年至2008年间增长微弱,2008年后则略有下降;博士毕业生的初职月薪在2005年至2010年期间基本变化不大;只有硕士毕业生的初职月薪增长幅度比较明显。
《蓝皮书》还对全国286个城市的小学四年级和初中二年级在校生及其家长进行调查。结果显示,25%的家长希望孩子成为医生、律师、记者等专业人员;15%的家长希望孩子成为科学家、工程师;另有15%的家长希望孩子成为教师;选择让孩子当政府官员的占11.6%。而选择让孩子成为工人农民的家长仅为1.2%。这和家长的期望也不无关系。
蓝皮书对北京、上海、广州等7大城市的调查显示,职业满意度对城镇居民的总体生活感受位列影响力的第二位,49.7%的居民对自己的职业状况感到满意,感觉“一般”的人占33.2%。其中,约有两成的城镇居民仍热捧公务员,认为这是首选的理想职业。调查结果反映出社会对公务员群体的羡慕,工作稳定、收入高、社会保障充足、有更多的踏入仕途的机会。
“80后”农民工不羡慕“城里人”
2010年,“80后”流动农民工已经占整个农民工群体的45.6%,渐渐成为流动农民工的主力军。调查显示,如今的“80后”群体保持着吃苦耐劳的本色,过去对“80后”群体“宁肯待业也要找高收入工作”、“怕吃苦比较脆弱”的看法是不客观的,需要转变。
在土地价值逐渐增值的大背景中,农民工开始关心自己的土地,在涉及承包地等问题时,“80后”更显示出不愿意转移户籍,宁愿保留农业户口。而一些希望转变为非农户口的主要原因,其实是为子女创造较好的学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