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国农历计算,又到年关,照例,又要谈谈国民的薪资。
关于薪资的调查和研究,如果仅从各阶层的实际增长情况来看,我以为, 是一个“倒金子塔”的图像:初级劳动者薪资一直未得到有效增长、中级的企业普通员工的薪资增长水平过低、高级的管理层和股东则不断推高薪资和福利,这样的情况既有国家制度、法律问题,也有公司观念和治理问题,中国式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克服种种矛盾的过程,至少在目前还仅仅是一个理想状态。
这里,先谈谈微观、再微观的企业,如何看待自己企业员工的薪资?
过去,我们的企业坚信,薪资是一个敏感问题,不能私下议论,甚至有企业把“议论薪资”当做禁忌、当做开除员工的理由。实际上,这样的认识、这样的内部条规依然在今天的企业中被视为“法律”。但事实上,所有员工最关心的还是薪资,还是喜欢议论。
企业何以要严厉苛责“议论薪资”,那是因为企业害怕、恐惧于内乱?
而依靠内部强制能否摆平员工对企业薪资管理上的不满?不能,也不可能。富士康就是案例。
我们现在谈升级、谈转型,但多是指向生产方式、生产工具,但是却少有企业先把注意力放在让员工幸福的改善上。
几天前,我参加盛大一个关于其公司Q3《员工发展报告》的内部会议。董事长陈天桥表示,盛大要做一家“讲道理”的公司。
关于这个言论,我曾经在自己写的《盛大的管理游戏:个人价值先于企业价值实现》文章中有过详细的介绍。这里再重复一下:所谓“讲道理”,就是数据藐视逻辑、逻辑藐视民主、民主藐视独裁、独裁藐视犹犹豫豫裹足不前。
实际上,陈天桥的“讲道理”,推动了一个和谐共生的企业文化,那就是不把企业利益放在员工的头上,减少员工那种“被剥削、被付出”的心理,而提倡个人价值先于企业价值实现。
而在这个文化的推动下,盛大和别的企业不同:把薪资的增长,架构在透明的制度上。
我问了盛大一些员工,他们通过架设在内部IT系统上的考核标准,可以每天了解到自己的收入变动,也可以了解别人的薪资,他们可以预先知道年底的奖金,而不必期待公司的薪资变动的意见。
设想,在这样一个公平、透明、尊重个性的薪资管理方式,谁能得益:员工与企业双赢。
我们回头看看,我们的企业在薪资管理上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1.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究竟依靠谁?
2. 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谁应先于实现?
3. 股东利益、企业利益、市场价值由谁创造?
4. 凝聚力、归属性问题,强制制度与内部激励孰重?
5. 现代开放性管理,是否动摇了管理者权威?
对上述5大管理问题,拿盛大做标杆,它是如何思考、如何决策:
对于第一项,,《资本论》中已经提供了答案。陈天桥坚信员工是真正创造企业的力量,为此,他不断推出引人、招人计划。其公司副总裁张瑾向我出局的报告显示,公司仅仅在Q3增加了5位行业顶尖人才,并继续推动“20计划”。
对于第二项,,陈天桥的“个人价值先于企业价值实现”论,已经提了2年多,而且赋予了行动。Q3有1600多人获得职位谨记和薪资增长,占比40%。
对于第三项,,陈天桥“个人价值先于企业价值实现”再一次诠释的很清楚,就是肯定了股东利益、企业利益、市场价值是由员工创造。这个肯定,也就是定性了企业的价值观。
对于第四项,,副总裁张瑾表示,根据外部调查公司验证,盛大的离职率是行业最低的。张瑾还透露了一个信息,盛大内部有多家控股、参股公司,里面的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发展需要,选择内部流动,而一旦员工提出流向申请,其主管无权干涉,你能行使权力,这就为员工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在开放的内部环境中得到有效发挥。
对于第五项,,盛大为什么要把薪资管理开放出来?陈天桥说“把最高的待遇给最优秀的人才”,如何理解?说到底,盛大需要人才做得开心、做得无怨,做得能看到实际的回报,而且营造一个没有人能妒忌、没有人能私议的环境。这样的管理方式,是要把权力释放出来,让管理权力与知情权扁平化。
管理权力与知情权扁平化,并不意味着管理者受到挑战,而是让管理权更有公信力,同时,减少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摩擦。
盛大的报告还显示,2010年公司全员(包括高层)平均薪资增幅为20%,继续保持了行业最高水平,兑现了陈天桥的“让每个员工薪资增长跑赢CPI”的承诺。
全员平均薪资持续增幅,将让企业继续获取外部人才、留住核心员工、企业活力等方面带来的企业成长动力,将远远超过不涨薪、滞薪的企业。
研究盛大的薪资思维、战略、管理方式、行为效果等等,将让我们的企业进入一次内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