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属马,对“马”似乎情有独钟,他个人比较欣赏小马低调谦虚的姿态,以及给人一种积极、进取、发展的动感。在他位于北京西四环的私人会所里面,以马为原型的摆设随处可见,甚至于烟灰缸。他本人的名片背后印着集团另外几个下属公司,其中两家广告公司分别叫作“小马欢腾”和“小马飞腾”。
李明之所以独辟蹊径地走野路子,在于他认为这个行业目前还没有成功的商业模式。“跟国外相比,国情又不同。这个行业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没有标准,是一个春秋战国时期。”接受《创业邦》采访时,李明身着时髦,脚蹬一双锃亮的军警鞋,“咱们也别学任何人,靠自己的能力去走模式,给自己设定一个三年的短期目标,把眼睛蒙住去做事。到了那个年限再看你周围,看你自己的位置。”小马奔腾曾首开先河,花重金签约电视剧导演,这一行为在当时被同行嗤之以鼻。
国内大多数民营影视公司都想到华谊这面镜子前照一照,但李明说,“跟华谊相比,谁比谁?我尊重他们,毕竟它是先驱者,他的能力、他的经验,他本身的特点,我认为华谊永远走得是最早的,他的很多东西是值得大家尊重的、敬佩的。但是尊重归尊重,做法上各有千秋。”他所指的很重要的一点不同,就在于小马奔腾“不做某个导演或编剧的专卖店”。这在下面会详细交代。
李明把“小马奔腾”四个字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认为任何人包括他自己也不能超越这四个字。这是他自我认知所产生的一种强势效应,与此同时则是他对自身在艺术和商业没有找到连接通道所产生的一股反作用力。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和最高管理者,他并不认为自己把两者结合得很好,因此,他已经开始思量是否应该往回退一步。“连我都觉得要退,所以,谁也不要超过小马奔腾四个字。”
如此,他更觉得复制别人没有必要,相反自我复制是比较靠谱的。“比如,《将爱》在今年的情人节成功了,以后每年会复制一部这样类型的爱情电影,在宣传和发行方面就按原有的经验和套路去走。可能会因为年代的不同,做出一些相对的改变而已。”李明说,这种复制模式是正常的,也是科学专业的。
不做专卖店
从李明口中总结出商业经验来,是挺不容易的一件事。因为受过哥们义气的帮助,早年时候的李明是个非常好说话的人,也是比较自我、散淡的一个生意人。
他喜欢看除哲学外的所有书,尤其是人物传记,但是看完第二天就把书里的大部分内容都忘了;刚开公司时跑去读北大的MBA班,两个月之后便不见人影,“太数字化了,我连电话号码都记不住。而且我再上下去,自己会变。”但是,他让公司的高层都去读。
实际上,他正在发生变化,至少开始遵照商业规则来办事,婉拒一些朋友缺少商业元素的项目。“毕竟公司不是我一个人的。”他说。
因为小马奔腾进入电影市场相对滞后,李明认为很多第一手的资源可能已经被别人占到了。“像冯小刚、张艺谋这样的导演是市场里面不可多得的大师级人物,一个公司有他们是一种福气。”但他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坏事,小马奔腾依靠自己的特色,还是营造了高手云集的繁荣局面。在小马奔腾还是一张白纸的时候,用的尽是好蜡笔、好铅笔:吴宇森、宁浩、张一白、陈嘉上等涵盖了老中青三代的导演被他们签走了,在编剧方面,又请来了刘恒、兰晓龙、芦苇这样的金牌选手。
这是过分倚重人本身的一个行业,被冯小刚称为“一个操蛋的行业”。因为它会不断地且最大限度地榨取人的才智和精力,当然还有关乎名利的各种陷阱。所以李明说,做影视公司必须去笼络高手。
可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吴宇森走红国内、轰动好莱坞、宁浩凭借一块石头让中国电影市场为之疯狂的时候,小马奔腾还并不为人所熟知——至少在电影行当是如此。所以,李明也毫不掩饰地坦白,的确是需要他们高质量的影片和人品的口碑,迅速推高小马奔腾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这可以是小马奔腾需要广聚人气、不做单一或几个产品专卖店的原因之一。而它不希望对某个导演或编剧形成单一倚重状态的另一个考虑是,避免形成某种局限性。如果一个大师长于某个领域,无疑对其他人来说,就丧失了很多机会。而且就算拍出个非常了不起的电影,在李明眼里也只是整个公司的一个项目。他同时强调广告、电视剧、电影三大业务,这也是在融资过程中吸引来众多PE“打群架”的一个原因——收入结构多元化,比较稳定。
启用新人是小马奔腾比较推崇的,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的导演以前是拍纪录片的,这是他电视剧的处女作。《将爱》也是导演张一白向电影转型的一个尝试。启用的新人中不乏有李明的哥们儿,但他觉得这并不妨碍对他们才能的判断,而且认为不敢用新手的公司是很难在行业里打出一面旗帜的。甚至他还用上了“读心术”——“我觉得他比谁都合适,他没有干过,所以会全身心,百分之二百地投入,拿自己的生命去做赌本来博这个片子,我干嘛不用他?”
从另一个角度讲,他所追求的是整个公司的匀速发展。“我们首先支持项目。你说哪个片子重要?是靠投资额度、谁写的,还是谁导的来决定?不同的剧本、不同的导演,只是投资额相对不同而已。你不能说张三做一个片子是900万,王五做的片子是一个亿,所以王五就重要。如果拿票房来恒定的话,没准900 万卖出来的是5000万的票房,也许投资一个亿的回报方面还没有他好。但是可能一个亿的投资,在它上面花的精力会更多一些,这也正常。吴导(吴宇森)马上要做《飞虎群英》了,公司重视吗?肯定重视,是公司的大项目。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价值都是一样的,我们求的是一个匀速。”李明说。
按照李明的逻辑再往下走,除去个别英雄式人物的作品,电影和电视剧本身就是一个团队的艺术。从编剧、制作到宣传和发行等每个环节,都依靠团队的运作。“成功是团队的成功,失败也是团队的失败。我是这么看的。”所以,他希望小马奔腾拥有不同的导演和编剧,在团结之中有竞争,拍出更多不同种类的电影,也造成小马奔腾百花齐放的态势,如此才会不断提升整个公司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