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日本遭受大地震和海啸袭击以来,人们就再也没有停止对核电的关注。
在此之前,中国核电行业正处在一场波澜壮阔的复兴进程之中。如今,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让人有时间对这波核电建设热潮重新进行审视。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和华能集团是仅有的几家拥有核电运营资质的企业,再加上为引进美国的AP1000技术而专门成立的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几个央企巨头坐拥着中国核电业的市场格局。
然而,几大巨头各自为战,看似喧闹的场景,难以掩盖中国缺乏所谓“NSSS公司”(核蒸汽系统供应商)类型企业的事实。
这类公司所从事的是核电建设中最核心和最复杂的领域,即反应堆的设计。在核电发展成熟的国家,一般由专门公司来开展此项业务。它们也是核电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在核电技术统一的法国,扮演此角色的是法玛通公司;而在美国,西屋公司是这项业务的提供商。它们连同屈指可数的其它几家公司,共同决定世界核电技术走向,并在全球范围内复制着依赖它们技术开发的核电站。
现行的体制下,中核集团等所下属研究院是承担反应堆设计开发任务的单位。但是,不能自由承接合同的它们,在核电行业中始终充当着配角。其后果是,作为一个早在数十年前就开发出了核潜艇动力系统的核电大国,在发展核电数十年后,核心技术上依然只能受制于人。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而这种尴尬在中国多个领域都存在,如果作为下属机构的研究院过于强大,一旦独立,参与市场竞争,则母公司就没有存在意义,正因受限于此,百年老企业江南造船厂至今还没有法人地位。另一个相反的例子是,工程机械巨头之一中联重科的前身,正是隶属于建设部的长沙建筑机械研究院,它成功地“解放”了自己。
核动力院之殇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核动力院)几乎是核反应堆设计开发领域中的唯一主角。但受制于母公司中核集团,这家研究院实际拥有的地位与它应该获得的相去甚远。核动力院因此曾试图组建专业化公司自由承接反应堆设计合同,打造中国的西屋,但功败垂成。
核动力院原址位于四川西南,距离成都有一个多小时车程,和其它有神秘背景的研究院一样,它位于一条山沟里。在上个世纪60年代,几千名工程师在这里的封闭山区完成了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动力堆的开发。
“核电反应堆的研发是由核潜艇动力堆技术衍生而来,全球所有核电技术都是如此。”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路风告诉《中国企业家》。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军用转民用”的岁月里,核动力院自然而然地开始了它的核电征程。
虽然核动力院是中核集团的下属单位,但作为几乎唯一拥有核动力研发基础和试验平台的研究院,却让当时“双寡头”—中核与中广核的任何一方都不能离开它。不论是中核自主开发的技术CNP1000,还是中广核引进后自主创新的技术CPR1000,都是核动力院的成果。
但是,核动力院虽拥有技术,却并非主角。它在CNP1000研发过程中的角色就曾被反复变换,得不到足够的支持。
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CNP1000原本由核动力院主导,后来却因为中核集团高层觉察到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728院)有负面情绪,而交给后者总体负责。彼时,728院还隶属于中核集团,但已经在消化吸收引进的AP1000技术,因此在CNP1000方案中加入了许多AP1000的元素。这个合成方案并没有收到好的效果,而后,728院从中核集团划至国核技,CNP1000的设计重新交回核动力院,并回归了原定方案。“转了一圈,几乎又回到了原点。”这位业内人士称。
非但成不了主角,核动力院(一院)还有丧失配角资格的危险。上述业内人士透露,时任中核集团总经理的康日新甚至打算整合核动力院反应堆设计业务。“从他的角度而言,控制这块业务才能够实现中核集团的核电发展战略。”
2007年12月,中核集团整合了二院、四院和五院的主营业务,重组成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这一招为的是遏制中广核集团,让后者在项目开发上更难得到二院等的支持。但是,二院不过是核工程的综合设计院,并不涉及反应堆等核心技术,此举尚难以对中广核构成威胁。上述业内人士透露,在这种情况下,中核集团当时已考虑将核动力院的核心资源纳入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与“老板”中核集团的战略针锋相对的是,核动力院则一直在考虑组建专业化公司。早在2005年,时任核动力院院长的赵华就批准过一项与组建NSSS公司有关的课题。同年,核动力院成立了NSSS公司筹备组,并曾和法国法玛通公司谈判建立由自己绝对控股的合资公司。但在核动力院组织的代表团准备赴法国签约前夕,这个行动却被中核集团叫停。
赵华曾对集团总部高管表示,“下面(核动力院)的人也要吃饭,也要市场。”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出位的想法,他在2008年9月因“工作需要”被调至海南核电公司任董事长。长期从事研究工作的他兴趣显然不在于此。此后不久,赵华即移师中广核,担任总工程师一职,核动力院至少五六十名科研骨干也追随而至。上述业内人士透露,中广核目前已投入五六亿元,准备另起炉灶,复制一个核动力院,专注于CPR系列和EPR技术研究。
“如今的核动力院,风向已完全变了。”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和赵华任院长时不同,核动力院已经没有组建专业化公司的打算。而对于中广核研究院,他表示,要做成气候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毕竟,核动力院的打造靠的是一代人牺牲精神。”他说。
“西屋”缺位的尴尬
核动力院曾经完成过第一代核潜艇动力堆、高通量工程试验堆和秦山二期反应堆等一系列里程碑式任务,如今它活力不再。
“核动力院现在只做着别人分配的一些任务,人才也不断地流失。”前述业内人士表示。他将这个遗憾归咎于计划经济遗留的体制—作为集团的下属单位,没有足够的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