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与其说朱新礼想激流勇退,不如说他是在寻找企业家个人的“蓝海”。对于创始人烙印明显的本土企业来说,当一个企业发展遇到瓶颈期时,其实往往也是企业家个人的瓶颈期。
以朱新礼所在的饮料行业为例,在这个行业想要立足——特色鲜明的产品,有想象力的研发能力,出色的市场营销能力,三者缺一不可。客观说,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汇源果汁最强大的还是其纯果汁产品,品质口味都是一流。但是在研发和市场营销方面不仅与外资品牌相差甚远,和本土企业娃哈哈亦有不少差距。在饮料行业中,如果把汇源曾经研发推广过的产品都列举出来,将是一个长长的名单,但能在市场上长期存活者并不算多。跟可口可乐等的外资饮料巨头相比,显然差距在研发和营销方面。
但另一方面,精明的朱新礼很清楚自己的长短板。做果汁出身的他很清楚下一个行业的制高点是在上游——随着果汁市场的扩大,以及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提供市场原料的上游环节迫切需要出现实力雄厚的大供应商,来结束过多小散户提供原料的局面。
同样情况,在小肥羊身上亦可得到印证。小肥羊CEO卢文兵曾对本刊记者表示:“未来农产品、消费品的竞争还是产业链的竞争,哪个企业把产业链整合好,竞争能力就强,但是整合过程当中并不是所有事都要你做。”卢特别指出,“这方面肯德基做得好,从养鸡到鸡肉屠宰深加工,都由大客户来做,这个产业包括物流都不是它做的。”
接盘者的算盘
在故事的另一端,是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特别是食品饮料行业)开始不惜血本对本土企业中的优质资产抛出橄榄枝。
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王志乐发现,中国对于一些来自欧美的企业而言,实际已经成为其全球最大市场,或者即将成为其全球最大市场。前者典型例子如利乐(第一大市场),后者典型例子如星巴克(第二大市场,预计未来可成第一大市场)。另有一些公司希望中国市场可以成为其海外最大市场。如可口可乐,目前,中国市场仅仅落后于墨西哥,是其全球第三大市场。
但另一方面,深耕中国市场的最大难度,在于本土化的不易。正因此,并购本土品牌,并保留一定的高管团队,成为跨国公司抢占中国市场成本最小的方式。
不久前,百思买暂时告别中国曾引起外界的热烈讨论,很多人认为这是外资品牌水土不服最后退出中国的标志。但在资深的业内人士看来,百思买在中国的投资仍是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成功选择了合适的并购对象。“百思买来中国五年,只买过两样东西,第一,上海徐家汇的店,后来盈利了。第二,五星电器网络及其团队,现在还在运作,哪里亏了?”
就像中国的第一代创业者会遇到自己的成长天花板,即使在增长迅速的中国市场,来华经营多年的跨国公司也会遇到自己的成长天花板。至今仍在快速奔跑的百胜餐饮集团,是否可以这样一直跑下去?
刘国栋对此表示担忧,他曾指出,作为上市公司,在业绩的压力下,百胜餐饮全球总部给中国区制订的年增长率为22%。这一目标随着百胜进入中国的时间愈久,其实现难度必然愈大。道理很简单,增长率的基数在不断变大。刘国栋曾逐一分析百胜餐饮旗下各个品牌的增长潜力,结论不容乐观。他认为,增长前景最好的仍是肯德基,但肯德基自己无力支撑22%的目标,而必胜客、东方既白等品牌想在中国市场达到肯德基的影响力已几乎不可能,遑论为22%的目标做贡献。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在百胜餐饮中国的产品版图中,中餐是最短的短板。刘国栋曾不客气地指出东方既白的问题在于“颇难一语道出它的产品特色。”刘认为,既无成本价格优势又无产品特色的东方既白前途堪忧。显然,收购小肥羊这样的本土领头羊,百胜餐饮可以如虎添翼。
增长隐忧并非仅仅是进入中国26年的肯德基存在。重回中国31年的可口可乐曾创下连续八年获得两位数市场增长的好成绩,但这一纪录到2010年戛然而止,回归一位数增长。或许,这是可口可乐汇源并购案后余波的又一反应。
审批能否通过?
与汇源“卖身”时的高调相比,小肥羊方面对此显得噤若寒蝉。在一次论坛上,本刊记者“堵”到小肥羊的一位高管,但他一听与并购有关,就连连摆手,扭头离去。
两宗并购案的另一个显著区别是,可口可乐公司与汇源在达成明确收购价格时才发布公告,消息封锁甚严。但小肥羊并购案在双方称并无达成任何协议时,即发公告广而告之,其姿态耐人寻味。
百胜餐饮公关公司人士称,此举意在增强并购案的透明性,与市场更好的互动。但在熟悉香港资本市场的郑家华看来,此举颇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他不相信双方没有达成实质协议即告知天下,何况百胜早在2009年即注资小肥羊,与创始人张钢早有过股权上的合作。“这一举动,更多的还是试探舆论反应,可能受了汇源案的影响。”
朱新礼曾说,汇源案无论通过还是被否,“我都高兴”。但作为香港上市公司,投资者很难高兴。并购被否决后,汇源内部员工一度“懵”了,为了等待可口可乐接盘,朱新礼大幅调整了战略布局,很多工厂处于半停产状态,并大幅裁减了销售队伍。商务部的裁决让汇源果汁无论在产能布局和人员配置上都措手不及,不得不仓促调整市场战略。“我觉得可乐并购否决以后,将近2年,可能是在我创业的17年中,最最辛苦的,劳心劳力。太辛苦了,我开的会、讲的话,超过了前17年。”回顾往事,朱新礼曾对《中国企业家》表示。
这种前车之鉴正是小肥羊需要避免的。
但有分析人士认为,小肥羊或许会避免重蹈覆辙,其一是两者所处行业集中度不同。小肥羊通过反垄断审查更为容易。其二是,“政策环境亦在改变。”王志乐认为。他指出,2010年国务院第九号文件《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特别提到,“鼓励外资并购,参与国内企业改组改造,规范外资并购,依法进行反垄断审查和加快制定安全审查制度。王认为,将“鼓励”置于句首,是一个积极信号。
王指出,“实际上,回头看汇源案很奇怪,如果依照民意,担心民族品牌被收购,应该进行的是安全审查,但最后用的却是反垄断,反垄断就和内资还是外资身份没关系了,因为国内企业并购国内企业也需要反垄断审查,而不涉及安全问题,所以汇源案的处理完全错位了。”这种错位的原因,在于很多人把安全审查和反垄断审查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
事实上,汇源案被否定的另一个主要原因:虽非危及国家经济安全,但是却被质疑威胁产业安全。王志乐指出,在美国,不存在产业安全这个概念,因为负责审查的美国官员认为,这是一个太容易被企业间相互利用的概念。“你找它的竞争对手来调研是否同意它被外资收购,显然不会同意。”
对于外界对并购审批前景的担心,百胜餐饮中国回复本刊说:“小肥羊案与汇源案看似类似,但除了民族情绪外,即使官方否决也得有事实基础,而这些事实基础才是能看这两个案子是否可比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