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训:开心网两轮融资共吸引2500万美元资金,估值一度达到1亿美元,如今已经被边缘化。
启示: SNS的精髓是社会关系,互联网的精神是开放,违背了这两点,开心网收获的只有落寞。
开心网,再难开心。
Alexa数据显示,自2010年2月开心网推出一款“开心餐厅”的游戏带来了一次流量高峰之后,便一路下滑,一年半时间,开心网的每日用户量跌去约70%。而最近三个月,开心网的页面访问量下跌高达38.74%。曾经盛极一时的互联网黑马,如今慢慢被漂白,并正在被抛弃。2008年2月,开心网悄然上线,不久即获得北极光500万美元投资,次年又再次吸入包括启明创投、北极光创投和新浪网,总投资金额为2000万美元的资金,估值一度达到1亿美元。然而今天,其不但跌落神坛,难以比肩新浪微博、人人网、腾讯朋友等SNS社区网站,而且陨落之快几近于关站大吉。
此外,开心网还调整了团购模式,将旗下的团购产品与客户服务将全部移交给团购网站F团,未来只提供第三方平台服务,业界对此不仅难以认同,反而更多了几分唱衰之声。
曾经辉煌
可是,对于创始人程炳皓而言,开心网的辉煌似乎刚过去不远。
成立之初,开心网上的偷菜、抢车位等在线小游戏迅速在上班族之间流行起来。那是一段真正的开心时光,蜂拥而至却被挡在门外的媒体记者、提着钱来但被谢绝广告的品牌企业,在2008年都领略到了开心网的程氏固执。不接受采访、不考虑广告,最初的开心网将神秘、高贵演绎得淋漓尽致,当然,骨子里还透露出一种程序员的闷骚性格。
偷菜、抢车位等应用的成功,加上用户的疯长,不但给程炳皓的团队带来振奋,连业界都将开心网当作中国的Facebook。对比人人网(前身是校内网),开心网更具优势。
首先,是产品的成功。可以说,新浪爱问产品负责人出身的程炳皓是国内互联网界最好的产品经理之一,开心网早期的应用,上线一个火一个,成为开心网黏住用户最具效果的利器,这是粗糙的校内网所难以比拟的。
其次,是目标用户的成功。开心网一开始就定位于白领上班族的SNS网络,显然,这一群体更成熟、更具有消费力,对比校内网从大学生开始抓起,更容易征服广告客户。
第三,团队的成功。早期开心网团队的激情令人惊讶,时间到了2009年,开心网仍然在一栋破旧的居民楼里办公,之所以叫居民楼,是因为它看起来完全不是写字楼,脏乱、破旧、潮气重,楼下竟然是“办证”贩子办公室,而当时,开心网用户已经达到3000多万,团队竟然不到40人。
开心网创办的前一两年,至今回味起来,都颇具励志色彩。优质用户群、强大团队和近乎完美的产品,给开心网带来无限的畅想空间,资本、客户、用户和互联网业界,几乎所有关注这家公司的人,都会给予厚望。
错过开放的路牌
只是,开心网还是破败了。辉煌的终点,落寞而悲情。
悲情显然感染不了用户。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早已被纷至沓来的互联网浪潮宠得毫无情感,你能抓住互联网的潮流用户必将高朋满座,你若失去前行的坐标用户转身就走。
开心网迷失的十字路口,曾经有一个明显但容易被忽略的路牌:开放向左,封闭向右。
前雅虎中国总裁谢文认为,开心网不能成为中国的Facebook,因为一开始就错了。Facebook做的是通用平台,靠平台来带用户;而开心网被称为“恶搞型社交娱乐网站”,主打偷车位、卖奴隶和偷菜,是靠应用来带用户。
而我认为开心网的衰落,并不在于它以网页游戏应用为出发点,做网络寻呼机的腾讯都能开辟一个企鹅帝国,经营网页游戏的开心网凭什么不能收获起码的江湖地位?
开心网之败,应该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没能抓住用户需求的变迁,另一方面是没能抓住产业链重构的机遇。
还记得2009年至2010年间,开心网上最吸引用户的是那两块内容吗?
一是朋友转帖,二是网页小游戏。
非常可惜,开心网没有认清“转帖”这个需求的实质:不用纠结开心网是不是中国版的Facebook,用户最需要的是一个可以承载发言权、知情权的社交网络。对于一个相对“羞涩而胆小”的社会,有什么能比激发民众沟通交流这个需求更大呢?有什么能比开启民智、宣泄民众秘密和情绪更有吸引力的呢?
而在开放战略上,开心网很长一段时间内沉醉于自身的成功。在发展最好的时候,以用户体验为借口而拒绝第三方的接入。自己开发游戏当然可以,却忽视了平台本身的潜力挖掘。
犹疑不决的程炳皓直到2010年5月才允许第三方应用接入,当月第三方组件仅14个,2011年1月才完全开放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