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看,土豆在成长过程中始终得到了风险投资的支持,而且巨大的融资额也甚是羡煞人,但如果细算一下土豆融资的资本账的话,或许就不是表面看上去那么光鲜了。
土豆网六轮融资中,先后有十家投资机构向土豆网投资入股,表1列出了这些投资机构各自的投资额,以及按IPO价格计算的投资回报。从表中可知,十家投资人合计向土豆网投入了近1.6亿美元,到土豆网IPO之时,所有投资人的平均持股成本为2.02美元/股,按IPO价格计算,所有投资人的总投资回报为3.59倍;十家投资人中IDG是唯一一家全程参与投资的机构,其总投额不算高,仅850万美元,平均持股成本仅0.82美元/股,因而是投资回报最高的一家,达到8.85倍;最后两轮才参与投资的淡马锡是总投资额最高的一家,其先后投入5250万美元,平均持股成本达到2.71美元/股,因而投资回报是最低的,仅有2.68倍。
在同一个项目中,为什么不同的投资人会形成这种投资回报上的差异?所谓风险投资,其投资回报总是与其承担的风险呈现对应关系,对一家创业型企业而言,投资越早所需承担的风险就越大,入股的价格就越低,而越往后入股的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图2中列出了土豆网前五轮私募融资的每股价格走势。从2005年12月的第一次融资的每股8美分一路上涨到了2010年7月的每股2.71美元。也就是说,付出同等的资金,在2005年时入股要比2010年入股拿到多得多的股票。所以,IDG入股早回报高,淡马锡入股晚回报低。
另一个有意思的对比是:土豆网从创业伊始经过6轮融资,合计获得近1.6亿美元(包括2010年3月的可转债及认股权证发行),王微的持股比例也最终被稀释得仅剩12.7%(如图3);而优酷网上市前同样获得6轮融资,所得金额同样是1.6亿美元,但其创始人古永锵依然手握优酷41.5%的股权,大大高于王微。
王微的股权之所以被如此稀释,与土豆网在第一轮融资时以50万美元出让33%股权给IDG有着莫大关系。当时,IDG按照0.083美元/股的价格入股土豆网,因而仅仅花49.8万美元即拿到了土豆网高达600万股的股票,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王微在土豆网的持股比例最终被巨幅稀释。到上市前夕,王微仅仅是土豆网的第三大股东。
相对于古永锵而言,在融资额同等的情况下,王微可谓向投资人出让了过多的股权。纵然业界公认优酷的估值会高于土豆,但是二者估值差异远远超过了二者的市场地位差异,明显不合理。
总而言之,IDG第一轮向土豆网投资时,对其估值过分低了,这直接导致王微的持股比例最终被巨幅稀释。在早期视频分享行业没有估值参照体系的情况下,王微只能向强势的资本做出让步,这就是王微作为视频分享行业先行者所付出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