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BNET商学院>管理>领导力>文章页
杨凯:媒体不是拍卖公司的傀儡
字号:

类别: 组织管理 时间: 2012-05-09 来源:《钱经》

转发: 腾讯微博 推荐到豆瓣豆瓣 人人网 网易

关键字:
杨凯的事业始于成都,2007年,他在蓉城开办了自己的画廊——K空间。开办网站起先也只是单纯地想为艺术家服务的,结果经营8年,成为了当代艺术的门户网站。此前他收藏的都是传统的艺术品,比如瓷器、石刻。

  杨凯的事业始于成都,2007年,他在蓉城开办了自己的画廊——K空间。开办网站起先也只是单纯地想为艺术家服务的,结果经营8年,成为了当代艺术的门户网站。此前他收藏的都是传统的艺术品,比如瓷器、石刻。从前的文艺青年介入当代诗歌领域后,了解了当代艺术,发现文学和艺术的相辅相成,跨入当代艺术圈水到渠成。

  他是四川人,30年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中,绘画川军一直是“川”流不息,他和张晓刚、周春芽都是不错的朋友。2004年-2005年,周春芽的作品,小一点的才几万元,杨凯认为当代艺术很快会崛起,就动员很多客人去买他的作品,当时好多精英阶层或者成功的企业家,完全不懂什么是当代艺术,“我和他们说的时候,他们会说,‘哇,好贵’”。

  当时杨凯仅有200万元现金,他仍拿出一部分买了周春芽的作品,其中用35万元买了一个2米 QUOTE 2.5米的《桃花红》, K空间开业时他以120万元卖掉了。当他再次意识到这幅作品的重要,想花300万元买回来时,买家却不卖了。2011年秋拍中,周春芽的《剪羊毛》以2650万元成交,带动了其作品又一波的升值,杨凯知道,那件《桃花红》是再也买不回来了。不过好在他还珍藏着周春芽的一幅同样尺幅的《绿狗》。

  杨凯收藏、推广当代艺术,是希望大家都能认识到当代艺术的重要价值。他认为,这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艺术最最重要的一场革命,是新的价值观的开始。张晓刚、王广义、周春芽、方力均,他们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的格局,很多年以后看到他们,就会像今天我们看“四王”一样(“清初四王”是指王时敏、王鉴、王、王原祈,形成四王画派,将中国画的笔墨水平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广泛、顺畅而深入的沟通,是艺术市场媒体人最为基本的功课。杨凯经常和张晓刚等人关起门来聊天,探讨艺术、观念、创作,一聊就是几个小时。“张晓刚是一个非常思辨的艺术家,他天生敏锐、爱质疑、常有不安全感。”

  保利拍卖的总经理赵旭也是杨凯的好友,他们会谈行业的趋势,会讨论资本时代艺术品的生存法则,举办艺术品高峰论坛的思路就是在不断的沟通中形成的。艺术市场的生态圈中,媒体作为重要信息传递者,顺畅的沟通无疑可以促进这个行业更良性地发展 。

  对话

  唱高市场对拍卖市场没好处

  M《钱经》 

  Y 杨凯

  M 作为艺术市场的媒体,如何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会唱高还是

  唱衰?

  Y 对拍卖公司而言,他们不需要唱高,对他们没有好处,我们需要行业健康发展。因为我们是第三方,又不是他们的傀儡,和他们没有客户关系,但是我们觉得他们很重要,就一定要关注,他们只要是好的,我们就要传播。拍卖业需要建立新的秩序,在这个秩序里面我们要扮演好传播者的角色,我们觉得这个很重要。

  M 你收藏的标准是什么?

  Y 自己不喜欢的就不会买,哪怕再怎么赚钱我都不会做这个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嘛。但是我会推荐年轻艺术家,因为支持他们的现在就是支持他们的未来,你买一幅画可能就解决了他们的生存问题,某些作品,其中有可能就是未来艺术家的某个重要阶段的见证。

  M 如果供您投资艺术品的资金有1000万和10个亿,您会做些什么?

  Y 如果有1000万,还是会买当代艺术。10个亿的话,这个时候我会拿出来2个亿买古美术、古书画,因为一直以来都喜欢文人画,经典作品我还是会买。像刘益谦,随心购买自己喜欢的经典作品,这种福气不是用钱能买到的。实力派的价格太高,更多地会买八九十年代的作品。

  M 如何看待市场中的高潮与低迷

  Y 市场的高低与经济环境有关系,不代表作品的学术价值。学术价值是每个时期沉淀下来的永远的价值,每个时期社会环境不同,表现的数字也不同。只要你有眼光、有信心、能坚持,只要你认同作品的价值,好的东西是永远都值得收藏的。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