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2012年网商大会上,48岁的马云给时代做了一个注解。
过去9个月,阿里巴巴一系列大手笔让人眼花缭乱。B2B私有化、小贷崛起、三马合作、网商大会马云的豪言壮语……但是对市场撼动最大的莫过于宣布对雅虎76亿美元的股份回购计划已全部完成。
本次回购,雅虎将转让阿里巴巴集团40%股份的一半,获得的对价总额为76亿美元,其中包括63亿美元现金、价值8亿优先股以及价值为5.5亿美元的技术许可合 同。
这场旷日持久的战役终于告一段落,关注者却从中找到了新的焦点。76亿美元回购资金的构成,有国资背景的国开行、中投公司、中信资本和博裕资本等;有外资背景以银团模式提供贷款的花旗、瑞信和巴克莱等;更有现股东淡马锡控股、DST及银湖通过增加投资参与此项回购计划。如此庞大而华丽的阵容背后,似乎隐含着太多意义,而阿里巴巴“国有化”的猜测也甚嚣尘上。
不过,对于马云来说,左手牵着中投、国开行这样的中国最重量级国资公司,“嫡出”身份将一举摆脱那种令人不安的日子。另外,他那宏伟的几乎不切实际的金融帝国梦想,他自己可能觉得也越来越触手可及了。至少一个多月前,刚刚被拒绝的银行牌照申请,几乎不会让人感到打击。“我还会回来的”,有了身份,对马云来说他根本就不会走开。
另一方面,马云右手还牵着淡马锡、DST等外资财团,这将确保阿里的正统的市场化基因。更重要的是,游刃其中,马云为首的管理团队变得愈发重要。
“这一次回购大家期待已久,涉及自有资金、普通股、优先股、贷款等多种形式,交易的细节一定是很复杂有趣的,只不过不足为外人道也。”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评论。
回想2005年雅虎花费10亿美元和雅虎中国换来阿里巴巴40%股份,今天其一半股份已实现76亿美元的交易价格,足见几年间的飞速发展,阿里巴巴的盈利能力和成长空间被无数投资者看在眼里,俨然成了“香饽饽”。
马云自己也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9月上旬,杭州网商大会闭幕式上,他关于双百万战略、B2C全面挺进C2B以及利用信息和网络重构金融体系等等豪言壮语,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共鸣、疑虑甚至恐慌。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给了阿里巴巴和马云极大想象和战斗空间的时代。回购股权只是走出了第一步,阿里金融也只是与阿里平台和数据并列的一个战略业务,马云的大棋局是要重构一个新的生态系统,这里不仅有业务运营,甚至还包括社会管理的重任。
淘宝、天猫、一淘的卖家买家天天有盈有亏,但是,阿里巴巴已经不是一家纯粹的电子商务公司。
120亿美元的生意
9月20日,随着阿里巴巴集团高达76亿元美金的股权回购融资安排尘埃落定,过去12个月,马云和阿里巴巴一系列超过120亿美金的资本腾挪路径渐清—
从2011年秋天开始的“黎明计划”,到今年上半年的B2B香港上市公司Alibaba.com的私有化,再到此次从雅虎手中回购20%的股权(阿里巴巴内部将其代号为“Long March(长征)”),马云可以说是计划周密,步步为营。
2011年秋,马云推出代号为“黎明计划”的第一步融资方案,由银湖、DST全球、淡马锡和云峰基金出资20亿美金认购了一批阿里巴巴管理层以及员工手中的股份。当时,阿里巴巴整体估值为350亿美元,股权出让比例占5.7%,四家投资机构放弃相应的投票权,阿里巴巴称此次融资主要用于为集团早先的投资者和员工提供流动性需求。
2012年6月,阿里巴巴宣布其旗下B2B上市公司Alibaba.com下市,这次的私有化进程花费了阿里巴巴196亿港元(约合25亿美元)用于收购其未持有的B2B公司股票。而这25亿美元中,阿里巴巴自有资金为5亿美元,剩下20亿美元全部来自银行贷款,其中,国开行贡献了一半的银行贷款。
这次B2B业务的私有化,是阿里集团解决控制权确保问题和“One Company”整合计划,推动后续阿里集团整体上市的关键手笔。
而在B2B公司私有化的前一个月,阿里巴巴与雅虎签署全面股份回购计划—包括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雅虎分步减持阿里巴巴集团股份,计划中还包括重组两个公司关系的一系列协议。
根据雅虎披露的SEC文件,第一阶段的回购最少2.615亿股,最多5.23亿股股份,最低价格为每股13.50美元。阿里巴巴集团将以63亿美元现金和最多8亿美元的优先股来完成交易,第一阶段回购计划的最终日期为9月20 日。
9月18日,阿里巴巴宣布交易完成,根据已经披露的融资细节,在总计20亿美元的银行贷款中,除国开行的10亿美元贷款外,另外10亿美元贷款来自八家国际性银行—花旗、瑞士信贷、德意志银行、新加坡发展银行、澳新银行、巴克莱银行、瑞穗实业银行、摩根士丹利。
“这八家银行也是未来阿里巴巴整体上市潜在的承销商。”一家美资投行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此外,认购普通股的机构为中投公司、国开行旗下负责股权投资的子公司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国开金融),以及两家中国PE机构—中信资本和博裕资本。可转换优先股则是“由来自亚洲、欧洲和美国的全球投资机构成功配售”,据接近此次回购计划的人士透露,可转换优先股的配售机构包括去年入股巴里巴巴集团的淡马锡控股、DST全球及银湖,以民营资本为主的PE云峰基金跟马云有直接关系,但却与这次股权回购融资无缘。
其中,博裕资本在这一批新老股东之中资历最新最浅。前TPG董事总经理马雪征、前平安集团总经理张子欣等人于2010年9月才共同发起,直至今年年中才完成博裕资本基金第一期(Boyu Capital Fund I)10亿美元的募资。
第一阶段的回购完成之后,阿里巴巴集团的股份结构发生了变化,从雅虎回购的20%股份将消失,雅虎持有的剩余股份占比则相应提升为23%;马云及管理层、中投公司、中信资本、博裕资本及国开金融持有45.1%的股份;软银则持有31.9%的股份。
作为普通股和优先转让股的股份配售条件,除了雅虎和软银,其他大大小小的机构几乎都放弃了在集团的投票权及董事会席位,马云带领的阿里巴巴管理层目前看来已经顺利重掌集团控制权。
“这是一笔典型的杠杆收购。”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黄嵩则认为,“包括中投、国开金融、中信资本、博裕资本,以及现有股东淡马锡控股、DST及银湖等股权资金提供者,在阿里巴巴进行的财务投资未来会退出并获得高额回报”,这或许正是其集体放弃投票权、不以强势面目出现在阿里巴巴经营发展中的原因所在。
“国有化”假象
在这次“群策群力”的回购行动中,国开行和中投无疑是最吸引人眼球的两大机构,据上述接近回购的人士透露,今年5月份就已经有传言称中投将投资阿里巴巴,事实上并非空穴来风,中投与阿里巴巴的缘分不浅。
外界舆论认为,这是中投公司首次投资互联网公司,且是中投五年来少见的直接投资,对于一向专注于金融、矿产资源、能源板块的中投而言,入股阿里巴巴的逻辑何在?
2012年6月份,中投公司董事长楼继伟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达了他对科技板块的基本判断:“科技领域有很多风险。中投在科技投资方面能力不足。我们是金融投资者,在美国成立了一只小型基金,主要关注科技领域。这只基金是为日后进行风险投资成立的。”
该消息人士称,中投早已投资俄罗斯寡头背景的知名互联网投资基金DST,有可能是其某支基金的LP,而DST则是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国内电商巨头的股东,其于2011年3月向京东商城投资5亿美元,获得了后者5%的股份。
此外,去年传闻的黑石跟贝恩与阿里联手买雅虎未遂事件中,中投即是黑石股东,二者在多起投资案例中携手合作,可以说,中投、黑石与阿里巴巴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自然是有迹可循。
实际上,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10年马云高调宣称“只要国家需要,随时把支付宝献给国家”时,背后已经有了国资金融机构的身影。据消息人士透露,2010年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就已经介入阿里巴巴从雅虎手中回购股份的计划,但当时雅虎直接否决回购,于是2011年就发生了闹得沸沸扬扬的支付宝转移事件。马云公然将支付宝转走,所持的借口是“金融安全”、“数据安全”等,不得不让人揣测究竟是谁在背后给予他这样强有力的支持。此番中国主权投资基金中投公司拿出10亿美金入股阿里巴巴更被视为“国家队进场”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