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是永恒的主题,难得的是提前发现并预知变化,尤其是在我们身处其中的时候。财富管理行业看似风平浪静,但十年来已经发生了诸多变化,并酝酿着发生更大变革的能量。我们试图从现今的状态中发现一些未来变迁的趋势,不为预言,只会等待。
银行去得越来越少,你的理财你做主
在很多城市,每天早上8点来钟,就能看到在许多银行营业厅门口有一群中老年人簇拥着,等待着银行开门。去营业厅办理业务,是好几代人的习惯。银行也默默承受着服务的压力。尤其是地理位置好的银行网点,整整一天的客流都是络绎不绝,需要有保安维持秩序,有银行服务人员讲解,有保洁员不断打扫,柜员也是忙得四肢发软。很多银行一度都在为营业厅排队长、秩序混乱而头痛。
忙并赚着钱,这是银行赖以生存的基础。银行花费大量资金建造网点,因为这样才能拉存款、放贷款,顺带卖卖保险基金,赚些零花钱。
只是,情况在悄然地发生变化。你可能已经发现,自己好久没有去过银行营业厅了,平常的小业务在电脑和手机上就能操作,顶多去ATM机上存取一下钱。银行也开始发现,来办理业务的客户相当数量是以不会网上操作的中老年人为主,他们前来办理的业务也基本上就是简单的存取款。年轻人往往来开个户办个网上银行后便不见踪影。
未来呢?可能用不了多久,银行的营业厅就会出现过剩。这对于银行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可以减少大量租金成本和人力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坏处就是银行在老百姓理财中的核心地位被弱化。
营业厅的巨大客流是银行获利的财富之源,不管是销售自己的产品还是帮其他金融机构卖产品,失去这个客流,银行将沦为与其他机构一样,通过网络终端、电话、短信向客户推荐各种服务和产品。
如此一来,主动权便更多掌握在客户手中。客户一手握有多家金融机构的终端,听谁的不喜欢谁的,全在自己的权衡和判断。
证券公司其实这些年来已经经历了类似的变化。网络的便捷已经使得很少有人再去证券公司营业部交易,各家券商之间的竞争除了交易费率的价格战,更多变成远程服务之间的较量,例如电子交易的稳定性、研究报告的推送,许多券商的业务员也已经习惯了在家SOHU办公。
银行距离这一天还远吗?
理财顾问名副其实,第三方理财力量崛起
理财顾问,是一个经常会出现在各种场合、各种名片上的词汇。这个冠冕堂皇的词汇,很多时候并没有物有所值。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的理财顾问做的事情,就是销售。典型的如保险销售、基金销售、银行理财师、第三方理财的产品销售,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向客户兜售产品。
虽然监管方有着各种保护投资者的政策,但是还是难以抵挡理财顾问赚取销售佣金的冲动,一些不适合客户甚至是本身蕴含巨大风险的产品,被冠以各种高雅的名号销售出去。由此产生的纠纷不胜枚举。
现在一些所谓的“理财顾问”,之所以能一时得逞,利用的无非是信息不对称以及客户专业知识的缺乏。就像去医院看病,多数人都不懂专业的医疗知识,医生要想蒙病人,易如反掌。
正如不能指望每个人都能去学医疗知识一样,同样不能指望每一个理财者都具有丰富的理财知识和技巧,但却可能为自己配备“家庭医生”。这时,真正的理财顾问就出现了——他们为客户服务,以客户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帮助客户分析各种产品的利弊,并通过自己的服务获得报酬,至于客户购买产品带来的佣金,和理财顾问无关。
从美国市场来看,理财顾问的收入模式主要有三种:销售产品赚取佣金;提供专业理财建议收取咨询费;两者兼而有之。绝大多数理财顾问采取的是佣金加咨询费的第三种模式。有着大公司金字招牌的理财顾问固然受欢迎,但和地位中立、与产品发售方无直接关联的第三方理财机构,更加受到许多客户的青睐。
大趋势使然,中国的第三方理财机构崛起只待时日。
股市越来越远,基金越来越近
过去十年,从股市赚到钱的散户很少,不是我们的股市出了什么严重问题,而是因为这根本就不是适合散户投资的地方。
有些时候,在一条畸形的路上走的时间长了,就会产生一种错觉——大家都在走,这就是正常的吧!?
展望全球,除了美国,没有一个国家的人像中国人这样爱炒股。即使在美国也不同于中国,一是他们有着全球最好的上市公司,二是基本全都长线投资。
当然,例如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家,他们也有过迷恋股市的阶段,多数是经历了大熊市的洗礼,才开始意识到股市的恐怖,从股市中清醒过来。
2008年的A股熊市后,还有不少股民依旧恋战,只能说这次熊市还不够凶猛。但也有不少股民开始意识到股市的专业性和巨大的风险,开始把手中的钱交给专业的投资者来打理,不管是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
基金也是熊市的受害者,至今很多人谈基金色变,因为股市下跌的时候,股票基金也一样下跌,毫不逊色。
但是散户炒股和买基金的区别是:散户连续炒股十年,赚钱的概率依然很小,但是持有一只基金十年,赔钱的概率却很小。这其中的原因涉及专业性、投资风格、投资心理、力量博弈等多方面因素,但早已是被历史反复证明的。
未来,股市也会用其走势反复向股民证明,这里真的不适合你。
债券市场丰富多彩,你真的有多种选择
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一个是低利率、高门槛,如阳春白雪;一个是高利率,门槛低,如下里巴人。这两种方式一度就像黑白两道,正邪分明,格格不入。未来,这两者之间的界限会越来越淡,主要的原因便是利率市场化。
银行贷款这种阳春白雪的东西不能以偏概全。不是所有投资人都喜欢风险低的产品,也不是只有风险低的投资才需要贷款。风险高,投资人必然要求有更高的收益率,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当然,民间金融的高风险已经让国人有所领教,仅靠一纸契约保护,甚至没有抵押物,一旦借款人死亡、跑路,所有财富瞬间变泡沫,这也是多数投资者所接受不了的事情。
其实,在这两者之间的借贷产品还有很多,在利率充分市场化之后,就不再是之前的非此即彼——不向银行借钱,就只有民间借贷。
由于银行对风险控制的要求极高,市场利率化的事情不能由银行一家来完成,主要的体现将会在债券市场。未来,债券市场将更加繁荣,各种利率水平的债券百花齐放,满足不同口味投资者的要求。
就实质而言,目前高利率的信托、P2P贷款、民间金融试点已经是利率市场化的体现,甚至个别产品已经属于垃圾债的范畴。我们迫切需要的是权威的债券评级机构以及代客理财的优秀债券基金。
理财者赌性降低,看大局玩长线水准提升
多数人提到理财,便是钱生钱,而且是生大钱,最好自己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干,钱就能自己疯狂地生长。
从穷日子走出来的国人,希望快速致富自然没错,只是现实已经反复证明,激进地理财能做到不赔钱已属不易,玩钱玩砸的很多,成就者却寥寥。
跟风式地买股票、盲目地买基金以及银行标榜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最后损失惨重的投资者不在少数。与其这样瞎理财,还不如不理财,把钱存在银行省心。一些曾经信心满满的理财者如今只有银行存款,或多或少都是因为受过理财的伤。
理财不是赌博,而是一种有序的金钱管理,让自己生活中的每一个阶段在金钱上都游刃有余。尤其是在资产规模到达一定程度后,要想长期地保值增值,需要专业的团队持续地精心打理,高风险和高收益不会长期站在某一方。
从瞎理财中受伤的人,将会从负面的极端中走出来,成为健康的理财者,当然这需要金融市场产品多样化以及理财教育引导等多方面条件的配合。这也会是未来理财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
世界是平的,理财全球化普及
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个道理很多人都知道,所以在投资理财上,便各种股票、各种基金都抓了一大把,以为可以分散风险。不曾想A股一熊市,一连串的理财产品一起跳水。
在外汇管制的背景下,中国人海外投资的渠道还比较少,除了政府批准的QDII产品,多数还并未被众人熟悉,比如去美国抄底房产买点股票,去南非淘点钻石,去香港买点全球基金和便宜的保险。相信随着信息交流的越来越多,资金管制的逐渐减少,以后这类的产品会越来越多地融入中国人的生活。
比熟悉产品更重要的,是理财观念的改变。同样是存款,选择全球利率最高、客户信息保护最严密的地方,而不是家门口的银行给多少利息就只能接受;同样是买基金,要在全球范围内挑选成长性最高的市场、最合适自己的品种,而不是只能在A股里面挑肥拣瘦;同样是做资产配置,全球范围的投资品均可以被选择,而不是仅有你所在城市的一亩三分地。
世界是平的,这一点在理财领域显得更加突出。
如此的环境下,每一家提供理财产品的机构将必须要承受来自全球市场的压力,充分竞争后,留下的将是最优秀的理财顾问和产品。
隐私聚合成信用,有人愿主动借钱给你
如果未来有银行业务员主动找到你,表示愿意借钱给你,一定不要惊讶,这是因为你过往的消费、信贷记录良好,银行愿意把钱借给你。
多年以来,去银行办贷款更像是“骗”,把各种材料准备好,能做手脚的地方都稍微润色一下,以求给银行留个好印象。
但以后这些招可能会逐渐失灵,因为你每天都在给别人留下印象,银行只要调出你的记录(目前已经有的是央行的征信系统),便能知晓你的个人信誉如何。这个记录可能包括:你的月收入、每月个税缴纳额度、是否有延期缴纳水电煤气费、信贷记录、你在电商网站的用户等级、是否有异常的消费记录、你交友的范围、婚姻的稳定程度、换工作的频率,乃至你最近几年在地球上的活动范围。
不用诧异,上面所说的所有信息,现在就已经在你点滴的生活中被记录下来,唯一没有做的,是把这些信息整合起来。
这个巨大的信息系统虽然牵涉很多隐私,但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金融机构判断出你的信用,也帮助你最快获得金融机构的帮助。
不仅在借钱的时候,在求职、创业、寻找合作伙伴的时候,你的上述信息都可能被对方所知并加以分析。
这是一个躲不过的大趋势,每个人都抗拒不了,还是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为上策。
保险成为生活必需品,优秀的销售成大明星
保险销售一度被看作洪水猛兽,做了保险销售,甚至是让全家人抬不起来头的事情。原因也很简单,两方面,一是保险销售中的相当数量的人急功近利甚至满嘴胡扯;二是多数中国家庭的保险意识没有完全建立。
与西方国家不同,在中国家庭的传统社会形态中,就已经包含了保险的要素,一人有难,亲戚支援,至少还有父母撑腰,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关系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保单。但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人口的迁徙,家族成员间的关系开始变得淡薄,传统的家族保险已经越来越显得力量薄弱。
当小家族的保险功能渐失之后,全国这个大家族的保险功能将上位,虽然人情关系早已冷淡,但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功能并不会减弱,甚至还可以加强。只要花钱买了保险,就可以获得确定的一定金额的补偿。这期间,不用再花心思去和七大姑八大姨沟通情感,也不用担心出了事情亲戚会躲开不管。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一种进步。
保险业这些年在理财理念培养上花的功夫,远不少于花在销售上的精力,每一次理赔,也都是一次很好的宣传机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保险、购买保险。但相比之下,流动性巨大的保险业务员的水平确是一个亟待提高的地方。一个专业优秀、人品好的保险销售员,将会是未来很多理财者追逐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