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上,曾流行过这样一份星巴克“装B清单”。首先得带上一本杂志,中文的杂志一律PASS!啥?《读者》?那你只配去火车站买杯豆浆蹲着喝去。手机的话怎么也得带个iPhone,记事本也得带一个,LV的,接完电话就掏出万宝龙[微博]的钢笔在本子上写啊写的,眉头紧皱做日理万机状。笔记本电脑也得带上,女的一律用MacBook,男的都用IBM[微博],去之前记得在电脑里把金山词霸[微博]给装上,不然英文杂志读不下来啊……
看完这份清单,大多数人都会感叹,原来以自己的“装备”到星巴克里“装B”一次都不合格。不过没关系,当一些人还在考虑“装B”的时候,另一些人需要考虑的只是生活问题,没有iPhone我们有尼彩,没有MacBook我们还有神舟笔记本。
次龙头品牌
神舟电脑董事长吴海军显然不适合“装B”。神舟电脑诞生的逻辑很简单:买入主流厂商不会采购的“非主流”显示屏、硬盘等,尽管这样组装出来的电脑可能入不了白领、金领们的法眼,但由于这些配件相当于被市场淘汰的尾货,价格可以压得非常低。遇上特别便宜的配件,神舟甚至可以一次买下大量配件来慢慢消化,由此而来的价格优势足以秒杀其他品牌。
没有超炫的配置,没有纤薄的机身,没有大牌明星代言,也没有疯狂的终端促销,神舟的优势只是“比组装机更便宜”的价格和还不错的实用性。神舟电脑诞生那一年,大多数国人刚开始接触互联网,那一年,联想的英文名还叫Legend,那一年,市面上的电脑还要卖6、7千一台,但也就在那一年,神舟电脑打出了“四千八百八,奔四电脑抱回家”的广告,一炮而红。接下来,在一台笔记本电脑就意味着近万元价格的时候,神舟电脑“五千八百八,笔记本电脑提回家”的广告再一次刺激了人们敏感的神经。
即使到了今天,神舟电脑的做工也算不上精良,和苹果、索尼的工艺比起来,更像一个粗糙的手工玩具。但吴海军觉得这都不是问题:“不要总围绕笔记本油漆的颜色,作为一个男人,笔记本厚度多一毫米,重量多了200克你都不能承受,那你就不要用电脑了。”
吴海军从来不在意那些批评神舟笔记本厚重、笨拙的人,神舟电脑在乎的是那些大品牌鞭长莫及的三、四级城市的消费者,当然也包括在一二线城市生活的“三低”人群。机身薄了一点、厚度低了一毫米、重量轻了200克……他们根本不在乎这些,用更精巧的MacBook或者更稳重的ThinkPad上网,和用神舟笔记本上网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么?
去电脑卖场看看,惠普[微博]、联想、华硕的广告招牌铺天盖地,一个卖场就有好几个销售点,而神舟电脑的销售点不仅形单影只,往往还是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和坐在惠普、联想、华硕销售点里那些精心打扮过的顾客相比,神舟的销售人员面对的,都是些穿着朴素的学生或者农民工打扮的人,他们询问着这一款和那一款笔记本的价格,“能玩XX游戏么?”是他们第二重要的衡量标准,至于便携性或者电池续航,等以后有钱了再考虑吧。
在神舟电脑的官方社区里,有两个有意思的投票。为什么选择神舟电脑的投票里,超过84%的人选择了“性价比高”,但到了对神舟电脑满意度的投票,只有约52%的人选择了满意。作为一款低端本,尽管神舟的质量不如人意,但超高的性价比足以让一众“价格敏感者”欢呼着打开自己的钱包。
信心在哪里
从2001年开始,国内笔记本品牌七喜、方正、清华同方、海尔、TCL[微博]一一被神舟超越。2011年,神舟电脑销量约170万台,尽管还不到国内一哥联想电脑2600万台销量的十分之一,但已经是“次龙头”品牌了。曾经的销量亚军方正电脑被收购,至于清华同方、清华紫光、长城,尽管还能找到,但市场份额几乎已经可以忽略不计。2004年,吴海军曾自信满满地丢下一句“如果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只会剩下神舟”,这句被人当做笑话的豪言壮语如今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到今年7月31日,三次IPO被拒的神舟电脑上市申请终于通过审核,更是被人们戏称为“屌丝的逆袭”。神舟电脑三次被拒当然不可能是因为其“屌丝本”的戏称,网民红利逐渐消失,传统PC一步步沦为明日黄花,打着高新技术、高成长性的神舟电脑是如何通过审批的?
吴海军的信心并非没有理由,尽管城市网民普及率已经超过了50%,但在农村,这一比例还不足20%,不到城镇水平的三分之一。如果还有新的网民产生,一定是主要来自农村市场等欠发达地区,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接触互联网和电脑,并且一定是一群价格敏感的消费者,这正是神舟电脑的典型客户。
但如果仅仅是价格优势显然不可能长久,从成本构成表上看,神舟电脑更多的时候只是在扮演一个来料加工的角色,尽管拥有多项专利,但神舟的生产设备主要是装配生产线、工作台,最尖端的设备是“全自动注塑成型机”,把采购来的CPU、芯片、硬盘、显示屏、光驱组装成“神舟笔记本”。随着电脑产品和利润日渐透明,利润差逐渐缩小,神舟电脑的价格优势已经越来越小。
联想、宏碁[微博]、戴尔[微博]、惠普、华硕等巨头PC价格不断下行,即使神舟电脑成功上市,也很难改变这一格局。产业本身在走下坡路,一线的品牌、跨国的品牌都在下沉,瞄准低端市场,不断压缩着神舟电脑的生存空间。
国际大牌们纷纷放下身段,作为本土二线明星,仅凭价格优势神舟显然不可能永远留住用户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