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在中国新闻不断,不久前,沃尔玛刚刚宣布正式将中国首家网上超市1号店收入囊中,成为自己在华的电商平台。同时另外两条消息也值得关注,一个是沃尔玛将继续在华开店,未来三年内将开一百家店;另一条消息是,沃尔玛在华采购体系调整,全国29个采购办公室将调整为8个,这一调整据说也与沃尔玛在全球掀起反腐风暴有关。
沃尔玛对原则的坚持无疑是值得赞许的,但是放下这几条新闻,放下自己的记者身份(还是专门跑零售业的),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我在这个周末问了自己一个问题:你有多久没有去沃尔玛了?
提出这样一个肯定让沃尔玛公关不爽的问题,并非敌意,事实上我非常喜欢家门口的那家沃尔玛,它没有开业,我就在这里生活了,开业前,我每每驱车半个小时去附近的家乐福,它开业后,我很高兴。因为熟悉了,我可以闭着眼睛画出这家沃尔玛的卖场布局图。说实话,我从没有想过它有一天会远离我的生活。
但现在我是在客观的描述一个事实。我清楚的记得,上一次我去沃尔玛,是9月29日,因为第二天我就出远门了。但从这以后,大概有两个月了,我竟然再没有去过沃尔玛。
而当我意识到这个事实的时候,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因为从我家的小区出门,步行几分钟,穿过过街天桥,就可到达对面的万达广场,不用说,曾经是作为万达广场无可争议的主力店的沃尔玛就在那里,正对着过街天桥,很方便。记得以前,我和家人每周周末都要去沃尔玛采购,要装满好几个购物袋。有时平时也去两三次,买熟食和速冻饺子当中午饭。但是,这样的事好像好久没有发生了。
没有沃尔玛,我的生活依然照旧,因为出家门以后,我可以去家门口的便利店买早点,或者午饭,或者一些饮料等小食品。晚上需要做饭了,小区最近新开了一个便民超市,所谓便民超市,其实主要还是生鲜瓜果蔬菜,还有北方人喜欢吃的面条馒头。开店的是东北夫妻俩,他们对人特别热情,虽然有时也会故意多收你两毛钱什么的,大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图个方便,那里的生意渐渐红火起来。
按照一般的说法,在一个万平米的沃尔玛超市里,生鲜食品小食品的产品种类与日杂百货各占50%。即使不用去沃尔玛买吃的了,但是洗涤灵之类的还是需要的。对了,现在还有网购,很多东西上网也能买了。我静下来仔细想了想,有什么是非去沃尔玛买的呢?上次我的名片夹坏了,是专门去沃尔玛买了一趟,还是挑人少的时候去的,因为怕排长队结账。还有就是买鸡蛋,偶尔买条活鱼,还有就是垃圾袋,沃尔玛自有品牌垃圾袋比一般的都宽大、结实。还有什么,面包?味多美和好利来都在家门口。对了,以前我每周都去买猫粮和猫砂,家里的几个喵星人是不能得罪的,但是自从开始上网订猫粮猫砂以后,这个需求也没有了。
我不敢说,我是有代表性的典型消费者,我不去,沃尔玛里也依旧人头攒动。但是有心人一定明白,前面的话并非闲扯,我在描述一个变化:沃尔玛所引以为傲的“一站式购物”模式,正在被这个时代肢解,特别是在中国。
肢解沃尔玛的首先是以7-ELEVEN为首的便利店。常跑零售业的记者都知道,沃尔玛虽然进入中国多年,但是上海却是个不可思议的短板,店数寥寥。原因之一是,上海是中国便利店最为密集的城市,四年前我获知的数据是6000家左右,彼时姗姗来迟的7-ELEVEN只有四家店。四年之后,我手头没有更新的数据,但看到7-ELEVEN已开出30家店并开始在沪盈利,至少说明便利店还在发展。我家门口自从开了7-ELEVEN以后,去便利店的频次一开始以天计算,后来大为增加,一天要去好几次。因为其空间虽然有限,但是产品更新频次非常迅速。经常会放一些新玩意逗逗你,一旦不好卖立刻下架。个人感觉,便利店的一大作用是把我的很多随机消费(冲动型消费)解决掉了,留给沃尔玛的只有有目的性的周末大宗采购了。
但是,我家所在商圈各种专业卖场密布,从服装到家电再到面包房,一应俱全。但无论如何,每周总有几天要买菜做饭,还好有沃尔玛,那里的东西毕竟干净新鲜,也不算贵。但是,今年就在小区门口开了便民超市以后,沃尔玛彻底被边缘化了。
所以现在回头说沃尔玛的三条新闻,买下一号店无疑是正确的。另外一条说三年内再开一百家店,由于接近便利的店形态的惠选店早已停止,那开店的形态还是大卖场?我的问题就是,沃尔玛真的没有意识到吗,大卖场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去年,在重庆腐败事件之后,沃尔玛全球高层曾经表态过,仍要坚持社区战略,贴近消费者需求。当时颇为沃尔玛感到欣喜。但真正的社区战略需要两个条件,一是业态符合消费者需求,二是供应链体系更加灵活多变,简练而迅捷。
但最终,沃尔玛却停止在华的便利店业态,为何?而最近的这两条消息,传递的信号已经非常明显,沃尔玛仍旧把大店策略坚持到底,并强化了对采购权的统一控制。
显然,沃尔玛高层至今没有明白中国市场的特殊性与沃尔玛模式之间的鸿沟。
沃尔玛基本模式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基于“汽车城市”的假设。中国交通拥堵,停车费也并不便宜,所谓的一站式采购其实很痛苦。第二点更为重要,沃尔玛起步是靠做“小城镇的大零售”,尽量避免在城市中心商圈开店,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地价便宜。
但中国特殊的国情,颠覆了沃尔玛几乎放之世界皆准的模式。开店多开在城市中心地带,低成本拿地在现在已经不可能;地域的广阔和复杂的行政区划带来的交通管制问题,让沃尔玛流畅高效的物流体系无用武之地;而高密度且广阔的的人口分布带来的复杂多变需求,更让习惯了中央集权式管理的沃尔玛难以招架。一位业内人士说过,在中国,一个省就相当于欧洲的一个国家的人口。这时候,在市场上按需出牌就非常重要。现在,中国本土零售商无论在供应链采购上,还是零售业态上,都比沃尔玛灵活丰富。除大卖场外,高端超市、便利店都有所发展。
我可以理解沃尔玛的苦衷——家乐福曾经将部分权力下放至店长一级,疏于监控导致流弊丛生。但现在,迫于业绩压力和反腐需要,沃尔玛在门店业态上和采购权方面,不仅没有创新反而进行了收缩。值得吗?看到沃尔玛不开便利店的消息,我曾经猜想,其背后的原因应该是采购和供应链难以跟上便利店的产品更新频次。结果,很快就看到了第三条新闻——在采购上进一步中央集权,减少本地采购办公室的数量。也许,这一保守的战略决策会使沃尔玛在未来在华发展更加被动。
最后,带着复杂的心情,今天我特意又去了一趟沃尔玛,陪家人买了一些常买的东西。但是如果未来7—ELEVEN也卖垃圾袋和速冻饺子的话,恐怕我真的想不起来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