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BNET商学院>管理>企业主>文章页
马蔚华:银行就是IT企业
字号:

类别: 战略管理 时间: 2012-12-14 来源:《中国企业家》

转发: 腾讯微博 推荐到豆瓣豆瓣 人人网 网易

关键字:战略管理
马蔚华为中国企业领袖年会2009年度的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在今年2012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中,他也受邀出席,并做了主题演讲。他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面临当今这个世界竞争的格局,增长速度固然不可忽视。

我认为,银行必然遇到两个脱媒:第一个脱媒,是资本性的脱媒,就是间接融资要逐渐被直接融资取代。当年以股票市场为代表的直接融资比例还很小,债券市场也微乎其微,90%以上的融资靠银行,那时我已经感到,这种融资方式一定会改变。美国在8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间接融资占比就已经不到60%了。90年代时,利率市场化已经完成,美国银行体系的间接融资比例已经降到不到30%。这种事在中国肯定要发生,银行的市场份额肯定要受到直接融资的挑战。第二个就是技术性的脱媒,就是IT技术会对中国的银行支付体系产生重大影响。两种脱媒现象会使银行的融资中介地位受到挑战,银行必须要加快转型不断创新经营模式,才能获得新的生存发展空间。

这几年来,“巴塞尔三”的推出,本身就是一个科学的资本管理系统。我力图通过推动资本管理带动全行的管理更加科学化。我们的第二次转型,许多内容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就是加快转变经营方式,真正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

实践表明,“三步两转”战略较好地把握住了银行业发展趋势,切实推动了招行的业务发展与价值提升。招行过去十来年的奋斗发展史,就是一部通过“三步两转”发展战略来实现差异化特色经营、谋求战略持续领先的历史。

如今,互联网对银行的冲击,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想。前不久“光棍节”当天天猫加淘宝网将近200亿的交易额给我深刻的启发。我们身处网络时代,不要以为传统的东西还会安然的存在。我们不是要抵制它、排斥它,甚至仇视它,我们需要欢迎它,和它携起手来共同迎接这个时代。未来,互联网的发展对传统银行的挑战会更深远,这主要是过去的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之外,会有第三种融资形式,就是互联网融资。而传输技术、传感技术、智能终端、云计算、搜索引擎都在迅速发展,而且容量越来越大,我丝毫都不怀疑移动支付将成为一种非常主要的支付方式。

银行传统的经营方式、产品都会受到挑战,那银行做什么呢?做财富管理。过去可能主要靠吸收存款,现在卖理财产品,提供全社会的财富管理,其中也包括对一些高端客户提供私人银行服务。财富管理可能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有老年人的、年轻人的、有钱人的、一般老百姓的,有对公的、对私的,都需要财富管理。对企业也要提供一整套服务,因为企业不再完全指望银行贷款了。金融市场越来越发达,银行实际上变成了企业融资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变成了中介机构和组织者,对银行重新定义。

如果银行不这样做,可能竞争就难以为继。我们力求继续做到“早一点、快一点、好一点”,招行才能发展得更好。

对整个国家而言,过去十年,经济发展成绩十分显著,GDP增长了4倍左右,中国经济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毫无疑问,成绩值得肯定。但是,经济上升,制度红利下降,中国已经进入改革深水区,改革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

未来5-10年,对中国来讲非常关键。中国现在处在一个大环境、小环境都很艰苦的情况下。大环境主要是金融危机和国际政治环境,小环境则是中国经济转型、社会转轨和人们的思想转变。经济和社会、科技的发展,都给这个国家带来很多新的挑战,过去30年的增长方式,在今天已经难以为继了,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不可避免的。

 中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非常正确,要增加中国经济增长的内涵,增加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我们必须在未来的5年里,坚定不移地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完成。否则,机会丧失后,或者5年、或者10年,中国就会掉在中等收入陷阱里。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必须做好三点工作:

第一,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如果说过去这些年我们建立了商品价格交易的市场机制,那未来的5-10年必须完成市场经济要素市场的价格机制,利率市场化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条。实现资本的价格以及其它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

第二,必须坚定不移地进行政府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从经济转型的角度看,这是最迫切的。

第三,在科技体制方面,要加大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加大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国科技转换率才不到20%,西方则高达80%,你不能再动不动就弄点水泥、钢铁、玻璃这类的项目。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