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T咨询服装行业专家研究表明:随着中国服装业进入国际化和品牌化的竞争时代,产品策划和市场营销、供应链的快速响应、渠道网络的建设等问题都成为服装企业需要提升的管理重点,而作为这些管理提升的基础支撑——企业信息化,更成为令企业老板们头疼不已但又绕不开的问题。
由于服装生意典型的多样化特性:多SKU、多商品属性、季节性等,使服装行业信息化较其他行业更为重要和迫切,有效的信息化建设也成为未来服装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必要手段。因此,很多企业的困惑已从“上不上软件”到了“上什么软件”和“怎么上”的阶段。很多服装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经过了第一阶段的尝试,面临着:业务需求快速增长与落后的信息系统之间的矛盾;多个系统之间缺乏有效集成的信息化孤岛的痛苦;信息化建设优先步骤在不同业务部门的争执;选择先进成熟系统还是逐步定制开发,在业务和IT部门间难以达成共识;信息系统难以支撑决策分析;企业老总面对信息化项目立项报告难以决策的一筹莫展等。
一项IT投资动辄几百上千万,如何有效发挥IT对企业战略和管理的支撑?如何有效应对以上提到的信息化难题?AMT咨询认为,企业必须先进行信息化的统一规划,通过信息化规划引领信息化的建设方向,对信息化建设的蓝图和路径在高层、业务和IT部门之间达成共识,并有效地从源头规避信息化建设中的风险。
从企业战略定位和核心能力出发为信息化指明方向
AMT咨询认为,服装企业信息化规划首先要明确企业战略定位和核心能力,如图1。企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决定了信息化的焦点和步骤,信息化战略必须要为公司的发展战略服务,如对于致力于打造强势服装品牌的企业来说,就需要对消费者有所研究,了解消费者的细分市场是怎样一个情况。有了细分市场之后,企业才能对这样一个细分的消费群体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从而确定应该去设计生产什么样的商品,并以此来组织整个供应链的运作。因此对于品牌商,信息化的需求重点在于如何有效地获取终端市场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消费者分析,从而提供对产品策划和市场营销的支持,因此以目标消费者为核心的终端数据和客户关系管理是信息化的重点。
建立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提升同步的实施路径
很多服装企业的信息化不成功,归结原因在于内部的流程尚没有理顺,信息化只是实现了局部的自动化和业务功能支撑,必然带来信息化孤岛的产生。因此信息化规划不应仅是信息化建设先后顺序的规划,更应该是管理与IT同步提升的规划。通过规划明确服装企业各业务领域的管理提升和流程改进计划,同时通过IT固化管理优化成果。在管理和IT分解形成的子项目计划中,需要识别各子项目任务之间的关联依赖关系以及对资源的需求,从而形成可操作的落地的子项目实施计划。
明确业务和IT共识的信息化建设和投资策略
纵观服装企业的信息化历程,基本可分为以下两种模式:
定制开发、循序渐进:信息系统建设都是由IT人员自主开发或委托定制开发,依据企业管理模式量身订做,从局部需求最迫切的地方开始,如生产部门开发物料系统用于大量原材料的核算和库存管理;工资系统用于工人计件工资核算;分销系统用于渠道的进销存管理等。大部分服装企业都采用这种模式,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管理层对于信息化建设大都趋向于保守和务实的思想。同时,服装业的信息化与其他行业相比,一直比较滞后,因此市场上的管理软件针对服装行业的解决方案相对于传统制造业来说较少。这种局部开发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对于信息化的认识,在企业成长阶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表现出局限性,局部建设、分散应用导致了信息的分散,财务、业务分离,不能对管理决策进行有效支持。同时由于信息化建设的条块化分割,导致信息化重复建设。
成熟软件系统一步到位:即在企业全面进行大型信息系统的实施。采用这种模式的服装企业相对较少,实施效果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些企业成功实施,有些企业却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失败的原因,一是盲目跟随,没有考虑企业的实际需求;二是大型系统对于企业规范化管理要求高,而服装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不论是管理规范化还是信息化水平都比较低,企业IT部门缺乏大型系统实施的经验,因此大面积的信息化推行受到比较大的阻力。
以上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服装企业究竟是在现有小系统基础上修修补补,满足当下需求?还是应痛下决心寻求高起点,追求信息化的后发优势?这和企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息息相关。企业需要明确未来3-5年发展战略目标,同时对现有IT系统现状进行评估,看是否能够支撑企业的发展规模。如果需要进行大型信息系统的实施,企业是否已做好准备,包括高层的决心、IT部门的抗风险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