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于 20日早晨8点2分雅安芦山发生7.0级地震,下午3点10分到达芦山县城,4月22日晚上10点21分,我选择离开芦山。其中的酸甜苦辣,理性与感情,一言难尽。
回想五年前的512地震,我也是地震当天搭车到达绵阳安县。怀着“添乱”志愿者的身份(当然当时大家还没有这个意识),做过消毒工,搬运工,挖掘工,驾驶员和最后的心理干预师,用“做什么都可以,反正就是要帮助灾区人民”的心态,一步一步地在灾区找到自己合适的角色,找到灾区人民的痛点,找到志同道合之士,最后共同成立“希望九洲”这个救灾和安置阶段最大的心理危机干预志愿者组织。
那一年,我们还没有微博,还没有微信,还没有各种高端救援车种,还没有帐篷,还没有各种专业救灾人才,还没有应急方案,还没有各种健康、教育公益项目,还没有各个大牌公益基金会,还没有各类营养食品。有的只是一种爱的感情,一片热心和一份激情。
而这次的420地震,我们拥有了以上的一切,因此可以满心期望此次抗震救灾情况大幅改进。但是,在芦山、宝胜、宝兴、龙门、太平乡的现场,我看到的却是一个个“一日游”零装备零技能志愿者,一辆辆不知开往何处的救灾物资车辆,一处处无人问津缺衣缺食缺住缺行的村落,太多拥挤救灾力量伴随着太多缺乏救助的灾民。我一直在想,为什么?
2008年的5月,当我在前往灾区的路上时,广播是唯一的信息获取渠道,只能靠前方记者的单一信息判断救灾需求。而2013年的前几天,由于微博和微信的力量,海量的抗震救灾信息在到达灾区之前就传递到了我耳边。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注定造就了这个需求信息爆炸的抗震救灾。于是,海内外每个人都与灾情联系在了一起,这种联系激发了每个人心底深处的同情心,于是,每个人都想去灾区救人,每个人都想捐物捐钱,每个人都想去灾区做重建志愿者。但现实是,420抗震救灾不需要每个人都参与。
芦山深处“雨城”雅安的山区,周边几个县乡多为悬崖山路,容易发生塌方和泥石流,因而一条条生命线的交通资源就变得异常宝贵,太多非专业志愿力量的介入只会“添堵”。与此同时,据众多灾民反应,420地震发生时,身居农村的大部分人都已经起床在户外劳作,因此房屋倒塌并没有造成异常惨烈的人员伤亡,因而劳动力型的志愿者需求小,因为灾民之间的互救和自救机会更多。更何况,这个地区在2008年大多都经历过了汶川大地震的考验,当地政府,周边政府和省里其他政府对于抗震救灾的物资、车辆、方案准备都很充足,芦山县城第一天就出现了帐篷成片的安置点,而这样的政府救灾力度在512地震里是无法想象的。
因此这里就出现了一对矛盾,当太多的热心和激情投入到420抗震救灾时,本来不需要这么多的救灾现场就出现了各种混乱。太多灾区物资过于充足的同时还有太多灾区什么都没有,太多灾区志愿者无所事事的同时还有太多灾区没有人手帮忙救援。无论是各级政府,各级警察,各级武警,各级军队,各级媒体,各级公益组织,各级企业,各级医院,似乎都陷入了512地震的热情状态。热情诚可贵,理性价更高。
芦山中学是420地震总指挥部所在,当时留在学校里的学生200余名有1名受伤,其余均无事。在现场看到的一个有趣的现象是,90%以上的学生都在当志愿者,不仅自救,还帮助进驻指挥部的各类企业(电力,通讯,路桥等),各级政府和各种媒体搭建帐篷,搬运食物与水,分发救灾物资。而在512地震现场,这类工作都是由外来志愿者完成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想原因有二,第一是这些学生都经历过512地震救灾,知道怎么做这些基础的救灾体力活;第二是自救这个理念本身就是抗震救援里“援”的精华,经历过512地震的人都或多或少地有自救的意识。所以,当自救的价值远远大于外来帮助的价值时,劳动力型的志愿者就变得多余。
更何况,很多人都知道抗震救灾分为三个阶段:救灾,安置和灾后重建。2008年512大地震的经验也告诉了我们,真正的难点在于灾后重建。420地震这4天有这么多媒体报道,物资捐助和志愿者投入,那么40天后呢?还能有这么多关注吗?如果有,那么400天后呢?无论是4天,40天,还是400天,抗震救灾的需求都是一致的,即帮助当地灾民恢复生活,培养当地自愈能力,辅助当地社区发展。但现实往往是灾后4天全民皆大爱之士,灾后40天少掉一半,灾后400天还关心灾后重建的人屈指可数。这个是短期关注与长期投入的问题,看不到抗震救灾的长期需求,就容易造成救灾作秀。
说到底,当热情遇到理智,当自救遇到志愿者,当短期关注遇到长期投入,我们应该沉住气理性地去看待抗震救灾。理性救灾,才是灾区真正需要的。
话说回来,地震面前我看到了更多人的力量,汇聚成泉涌,让爱转动了希望。当灾区儿童一双双可怜的眼睛看着你时,你的小宇宙不禁爆发,因而冲动的感情变得可以理解。每次余震的时候,当一个当地人可以很依赖地找到你,向你寻求安全感的时候,你的同情心父爱/母爱不禁泛滥,因而泛爱的感情变得可以理解。当一座座家园在你的努力工作下得到重建时,你的自豪成就感不禁滋蔓,因而自满的感情变得可以理解。灾难里,毕竟还是充满了很多感情,很多爱。
末了,在这里告诉大家我离开芦山只是暂时的,是为了筹备一个专门针对灾难里受苦的儿童及青少年的基金,这个决定是爱的理性与感情的结合点。我找到了一群同样拥有这个结合点的伙伴,我们会凭借永不止息的爱来陪伴弱势边缘者,在伤痕中发现生命的意义,在无望的环境中重新站立。
理性地去做,感性地去悟,这就是抗震救灾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