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先生在天则研究所的这次发言,最初是被片断化地截取。然而,拿到下面的发言全文稿后——相信你也会和我一样,对王石的感觉会变得很不一样。他很理性、很讲策略,充满正义感和人情味。你了解了他说话的背景,他的一些行为的前因后果,以及对一些人和事情的真实想法。
王石反思是,我们不能为避免引火烧身而选择沉默,不能觉得没有损害到我,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现在来看,躲是躲不过去的,躲避没有出路。所以,在这样的思维逻辑下,我认为,该说的时候一定要说。这就是为什么这样的环境当中,是在吴英案大家呼吁免除她死刑时,我在网上一而再再而三的表示态度,对吴英的刀下留情,跟舆论是有关系的,我很欣慰,这里面也有我的一份力量。我知道,我个人虽然是一个企业家,是一个有名的企业家,但是当我个人的言行和主流相违背的时候,再有名也是微不足道的。甚至在某种情况下,正因为你有名,要杀鸡给猴看时,第一个杀的就是你。反过来,更多的人加入形成一个洪流,这个洪流当中有你一份子,你就是起作用的。
以下是王石在天则研究所全录:(由腾讯思享会整理)
一、拒绝致辞,是因为对曾案了解粗浅
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接受天则研究所的邀请,我是第一次来天则参会。茅于轼老先生是我非常尊敬、非常佩服的人,天则研究所是茅老先生亲自创立的,天则的表现也令我尊敬。我知道它本身的发展过程很波折。今天开会的波折,我一点不感到意外,突然会议地点被限制,最后改到这里。因为天则就是这样走过来的民间智库,如果它一切都被认可,一切都顺风顺水,可能就不对了。
我来参加这个会议带有偶然性,是一个普通关系的朋友,带有试探性的问,说天则开这个会想让你参加,你能不能来?我立即答应了,他很意外。我没有任何犹豫,我说我就想参加这样的会。他接着说这个会希望你在开端有一个致词发言,我立刻拒绝了。
我先谈谈我为什么拒绝致辞。是不是我担心致词会比较敏感?当然不是。我既然很痛快的答应来参会了,肯定不会忌讳发言。那为什么拒绝致词呢?第一,这样的会议我第一次参加。第二,我对曾成杰案件的具体情况不了解,我的了解是通过网上的文章。我第一没有参加这个会议的经验,第二我不太知道这个案子的详细情况是怎么回事,仅仅凭网上的资料和粗浅的了解就致词,我说不了什么,所以我拒绝了致词。
到这之后,刚才听了几位的发言,尤其是王律师(指曾成杰二审死刑复核辩护律师王少光)慷慨激昂的案情介绍。我觉得他不像律师,最起码他介绍的方法和逻辑不像律师。根据他的介绍,我没有了解到这个案件网络报道之外的东西。之后,天则所介绍了他们到湖南实地调查做出的分析报告,这样的案件分析,我非常感谢。因为只有听了这样的东西,你才知道这个里面的逻辑是怎么回事,立刻就进入了状况。而王律师的介绍,就是在介绍一个英雄,完全是罗宾逊式的英雄——曾成杰集资是给大家做好事的,然后受到迫害。他这个介绍,我很难呼应。
二、为什么来参会?自省到 “企业家不能为避免引火烧身而选择沉默”
另外,我简单说明一下为什么一接到这个邀请我立刻就答应来参会?这与我个人的一些想法是有关系的。今年年初的亚布力论坛上,我作为论坛轮值主席做了一个主题发言:《企业家的自我更新》。在今年年初,整个经济界和理论界都抱了很大期望,都期望上面怎么怎么样。但我的发言是企业家要自我更新,是对自我期许。半年过去了,有什么变化?我在自我更新前面再加上“自省”,就是自省与自我更新。
我先借这个案子的机会简单谈谈我反思自省的逻辑过程。这个和薄熙来有关。薄熙来在大连当市长、市委书记期间,因为万科集团在大连有投资,礼节性的安排,我和他见了两次。因为他是一个明星官员,作为万科,在大连有经营,一个市长、市委书记乐意接见,对我们无疑有正面作用。但是见了两次之后,我就不愿意见他了。人与人之间的交谈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他就是叙述者,二是交流者,交流者是他叙述之后愿意听你反应。薄熙来是属于第一种,会见一个小时,60分钟过去了,他还在讲,要秘书提醒他时间到了。显然,我不大喜欢这种交流,感觉很乏味,因为政府官员的逻辑,在他讲之前你基本上都知道了,他讲什么东西,一次、两次后你也知道了,这样就没有意思了。所以就不大想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