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左鸣看来,多元化和专业化的路径选择,不仅影响着企业的生死存亡,甚至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拥有一大批能够纵横商海的大型跨国产业集团,依靠问鼎世界的综合实力,代表国家参与竞争与合作
文_本刊记者 周夫荣 编辑_袭祥德
连续开了14天的会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下称中航工业)董事长林左鸣的痛风又犯了。采访在一个周末的下午六点,林左鸣刚开完会,面容疲惫,眼睛有些浮肿,他拒绝了下属休息一会儿的提议,说:“没关系,我们开始吧。”
军工企业历来神秘,由于国家支持从而受市场经济影响较小,甚至相对独立于经济周期。然而,掌舵中国军工企业中的巨无霸中航工业的林左鸣没有因此高枕无忧,他选择主动投身市场竞争,并制定了宏大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挑战经济规模一万亿元的目标,初步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自2008年重组成立以来,中航工业取得了亮眼的发展成绩:经济规模和效益年均增长近20%,在国务院国资委经营业绩考核中连续获评A级;2012年营业收入3006亿元,在《财富》世界企业500强中名列212位,排名五年累计上升214位;今年营业收入力争3500亿元。同时,以歼-15舰载战斗机、大型运输机、“新舟”系列飞机为代表,航空主业发展取得了令国内外瞩目的重大成果。
林左鸣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利器”之一是多元化,在航空主业领域发展全产业链,在集团整体产业格局中大力发展布局非航空产业,形成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协同发展模式,实现航空与非航空、军品与民品、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的集成经营。他的思考是,这样一种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可以让企业的技术优势放大,在市场竞争中风险降低,也有利于中航工业各产业间形成协同效应,核心是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升整体盈利能力。同时林左鸣还认为,目前我国的工业基础还很薄弱,这是制约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最主要的“短板”,而要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大企业集团必须要发挥出顶梁柱作用,尽可能低把技术优势、产业优势辐射到更为宽广的领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对国家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的带动作用。
“中航工业的航空产业在整个产业中的比重应该低于3成,大部分应该是非航空产业。”林左鸣预测,今年航空产业给中航工业营业收入的贡献额预计仅为800亿元左右,其余2700亿元左右的营业收入要靠非航空产业完成。
尽管如此,航空产业和非航空产业并非各自为阵,独立发展。中航工业采取把航空系统的技术组合转移到非航空领域的方式,使航空产业和非航空产业交叉灌溉,融合发展,形成良好的互动模式:技术流从航空领域向非航空领域转移,如中航工业曾经合作发展了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很快便把航空技术中的电子技术延伸到医疗器械制造;同时,现金流从非航空领域向航空领域转移,如为了研发生产某先进战斗机,中航工业自主投入几十亿元,这部分资金几乎全部来自其社会融资和非航空领域企业的收入。
在这个思路的引导下,在航空领域,中航工业也走了一条多元路线。目前业务基本覆盖全产业链,从航电系统、机电系统、发动机系统再到整机,从通用飞机到战斗机再到大型运输机,中航工业全都能够自主研发,旗下目前拥有航空装备、运输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设备与系统、通用飞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贸易物流、资产管理等产业板块。此外,中航工业还给国外同行,如波音、空客做配套,世界各国乘客乘坐的波音、空客飞机,一大半都有中航工业生产的零部件。
在林左鸣看来,多元化和专业化的路径选择,不仅影响着企业的生死存亡,甚至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拥有一大批能够纵横商海的大型跨国产业集团,依靠问鼎世界的综合实力,代表国家参与竞争与合作。因此他呼吁,中国应该打造一批适度多元的富可敌国的大财团企业。“三星从卫生纸到航空航天都做,目的是打造国家的综合竞争力。而富士康等台湾企业却走了单一专业化路线,所以尽管台湾地区经济实力不错,去掉政治因素,也没办法进入G20集团。” 他认为,韩国通过举国之力打造出像三星、现代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多元化产业大集团,使得韩国经济在历经了亚洲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仍然屹立不倒,更加意气风发;而当年“四小龙”中的其他成员早已风光不再,特别是我国台湾的企业坚持专业化发展,只能培育出像富士康、台电等这样的代工企业,形不成国际竞争力,只能成为西方企业的附庸。
因此林左鸣认为,中国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的发展,千万不能被西方误导而去搞单一专业化,这是自废武功。中航工业作为我国航空高科技产业大集团,本身就肩负着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也必须要有这样的担当和作为,因此通过多元化发展增强综合实力,形成“航母战斗群”搏击全球商海,就成为了必然选择。
林左鸣试图把中航工业打造成像GE、三星一样的企业财团。于是顺产业链、顺价值链延伸,中航工业加快了并购步伐,今年7月,中航工业旗下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完成了德国Thielert航空活塞发动机公司资产收购的交割。目前已完成9项国际并购,目前拥有165家海外机构,分布在近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两年前,中航工业完成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最大的一次海外并购,收购了美国通用的耐世特,并把航空领域的技术延伸到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今年,这家公司已在香港上市,中航工业的投入得到了良好回报,形成了自我造血的机制。
有所为有所不为。
为强壮中航工业的筋骨,优化产业结构,林左鸣把“调结构”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任务。中航工业开始内部产业调整,远离供大于求,低层次竞争的领域,对在整个市场中所占份额较小且非充分竞争的领域将逐步放弃;在充分竞争领域,即便暂时市场份额有限,中航工业也会根据企业整体协同发展需求适度加大投入。
在中航工业的近200家企事业单位中,上市公司的调整最受关注。林左鸣坦言,其实中航工业整合后的五年间,改革一直在进行,但遇到很多困难,改革并未按原有设想真正充分推动下去。“原来觉得各个板块整体上市应该会走得更快,各事业单位应该转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但碰到很多阻力做不下去,整体推动很慢。”
现在,中航工业旗下上市公司已经从2008年的22家增加到27家,注入资产净值合计334亿元。虽然相比其他央企,中航工业已率先将各资产注入平台理顺,在资产证券化进程上也名列前茅,但林左鸣并不满意。“中航工业现有19个板块,很多板块下面有两三个上市公司,林左鸣认为这是企业发展历史过程中遗留的问题,理想的状态是每个板块有一个上市公司,各个业务板块整体上市。”林左鸣说,为提升上市公司资产盈利水平,中航工业肯定会调整,在保护小股东利益前提下,中航工业会找一个合适的时点重组整合,让所有人都受益。
在调整现有结构的同时,林左鸣在思考企业的投资问题。他甚至考虑把某些产业通过财务性投资的方式让民营控股,想法不可谓不大胆。
“民企一天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伴随着风险一天。”林左鸣认为,民企的根本问题不是对外整合能力弱,而是并未形成一套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因此,民营企业的管理路线多半是强人路线,而国企则多半是奉行精英路线。强人路线不走现代企业制度的话,在西方金融大鳄的觊觎之下,加上领导人更替等因素,是很容易被战胜的。但民企有动力、有活力等优势,国企有经济技术实力、人才等优势,国企和民企存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空间。
“我建议媒体在推动国企、民企互相提携共同发展发面多做些宣传。”林左鸣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利于国企做大做强,但国企不能光靠自己做强。中国不能清一色都是国企,国企的资本也不能清一色全是国家股份,要有民企参与。民企可参股国企,国企也可参股民企。
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国民间改革国企呼声颇高,有的观点主张分拆国企,把国企赶出竞争领域。作为中央委员,林左鸣指出,“这种说法是上了西方敌对势力的当,西方敌对势力希望国企死掉,但如果中国国企真的死掉,继续维持现有现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较困难的。只要把国企干掉,西方战胜中国如探囊取物。”
“改革未成的阻力很多是内生的。” 林左鸣回忆,1978年他在南京航空学院上大学,发现江苏苏南“竟然未搞分田”,于是寒假去调研,一打听才发现百姓日子过得还不错,当地有社办企业、队办企业,农田亩产量较高,生存压力较小。而此时不改革则难活下去的小岗村已经开始了热火朝天的包产到户。
因此,对于现实的改革迟缓,林左鸣认为35年前的改革是不改革自己就活不下去;而现在,不改革的结果是让别人活不下去,一个方面改革了,会对整个社会带来连动效应。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国企改革的讨论让林左鸣很乐观,他很认可国务院国资委从直接管理企业,改为主要从事国有资本监管,同时成立若干资本运营或投资公司来承担国有资本经营的责任,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更好发挥出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以提高资本配置的效率。“国企从内部机制、管理、工资灵活浮动、干部灵活上下等也都有完善的空间。如果做到位,加上精英结构,一定可以所向披靡。”林左鸣的语气十分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