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代工
海尔要将60%的业务寻求代工,这只是为了降低成本,从而以更低的价格卖产品。
索尼总部改革的大动作频频发生,虽然索尼中国自称,中国的业务不会发生重大调整,但国产家电厂商已嗅出了市场上的新气息,开始进行突变。
2月,张瑞敏正式对外宣称,海尔已经放弃收购GE家电。“我们的战略将是进行越来越多的外包”,张瑞敏表示,海尔将彻底从制造型企业转型为营销型企业,“这是海尔下一步的首要目标”,海外收购则被置于次要位置。
白色家电行业的竞争已不再由技术革命驱动,海尔的竞争力就在商业模式当中。张瑞敏显得信心十足。在他看来,要打造新的商业模式,必须改变以制造业为主的业务模式,将业务外包无疑是很好的方式。
在张瑞敏的“营销型海尔”战略规划,接下来将生产基地剥离已是势在必行。
经济危机下,国外的索尼和国内的海尔都不再唯“技术”为推动力,而选择代工,是巧合还是大势所趋?这对家电行业来说,又透露着怎样的信息?
评论家王彬看得很清楚,他说:“海尔转型和索尼转型是两码事。海尔并没有真正的技术积累,从来就没有真正以技术为推动力,它一直是靠营销和低价格。现在其要将60%的业务寻求代工,这只是为了降低成本,从而以更低的价格卖产品。其根本就无所谓什么商业模式的竞争力,可以说转型的海尔依然不会有什么大起色。”
长期以来,索尼、三星、西门子、松下等国外品牌依靠良好的技术优势抢夺国产家电行业的市场份额,同时又对国产家电商进行技术封锁。国产品牌除了在外观上做一些变化外,很难真正通过核心技术的变动打造差异化产品,只能通过规模和成本来打价格战。
危机下,没有技术保障的国产家电该如何突围?
现实中,2月,康佳、海信、TCL及创维,一方面,纷纷投资建设液晶模组厂,欲通过进军上游,完成液晶电视产业的战略布局,以更大程度掌握自己的“命运”。“液晶模组厂建成投产后,我们对液晶电视的成本控制能力从33%提高到63%。”康佳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侯松容如是表示。另一方面,他们通过积极与国际巨头合作来弥补技术和管理的瓶颈。
知名家电专家陆刃波认为,如果不能够掌握核心的技术,那么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永远只能是隔靴搔痒。
而现实中,除了技术瓶颈,随着“渠道为王”时代的到来,家电制造商的喉管也被国美、苏宁等零售商牢牢卡住,利润空间也越来越小。“短期内,国产家电很难有什么出路,未来农村市场很关键,家电下乡或将成国产商的救命稻草。”王斌的言论引人深思。
Chas Edwards警告说尽管小型目标非常有效,但是将定位瞄准更广泛的受众来保...
Brightidea.com的创始人和CEO Matt Greeley揭示了在工作环境中实施Web 2.0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