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运行、法制的实践、教育的滋润、媒体营造的氛围等正在合力推动着中国 “人的现代化”,培育着现代商业人文精神:契约精神、对制度的尊重、对个体的尊重、合作精神、信任精神等。
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展,中西商业环境将会有更大的共通性,这是一个明显的趋势。在这个大背景下,横向地、静止地谈中西差别,运用道家 “圣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的智慧一味地强调顺应目前一个时点上的环境容易产生误导的结论,实际上也就站在了阻碍现代商业人文精神养成的阵营里去了。
张其成把国学管理体系概括为 “123580”:太极、两仪、三才、五行、八卦、无极。“其中对应着企业从成功到成熟的发展规律,包含着丰富的管理智慧。” ——这种从古圣先贤那里一脉相承的演绎法门让你油然而生“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感觉,不是一时片刻能够参悟得透的。张其成举例说,伊利公司的郑俊怀之所以一败涂地就是因为心智功夫的欠缺,导致一念之差违反了“履卦”的义理(履者,礼也,意谓合乎制度规范的实践),最后酿成苦果。这两年国企领导黯然落马的事件不少,是不是研习国学心智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呢?号称《易经》手不释卷的前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总裁陈久霖因为在期货市场违规操作酿成大祸,反思这个事件的教训,究竟是陈久霖尚未得易学三昧,还是中航油当时缺乏现代企业要求的严格监督制约机制呢?
国学管理仅仅是国学热的一个支流。国学热这两年好像在持续升温,某高校甚至还让国学搭上时尚快车,通过手机短信提供随时随地的国学教育服务。国学热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有对发达国家 “薯片”、“芯片”、“大片”联合进攻下长期“文化入超”状况的忧虑,有经济持续增长滋生膨胀起来的“盛世情怀”,有国际范围内愈演愈烈的文化保守主义的影响……围绕着国学复兴话题涌现了许多赞成或批驳的言论,让人想起20世纪初期那场中西文化论战,只不过此时的“中派”阵营里没有了留着辫子给学生讲课的辜鸿铭那样的极端代表人物,我们顶多偶尔能够听到冯其庸老人“要用国学智慧来治理我们的国家”这样的言论。
用国学智慧治理国家也罢,管理企业也罢,问题的关键是首先要以开放的胸襟和发展的眼光,要用现代知识系统给国学一个适当的关照和解释,警惕 “人类文明,一旦成熟就容易走上嗜癖钻角的死路,也容易因炫示智能而蹈空凌虚,陷入另一条死路”(余秋雨语)。然后再搞清楚国学与现代社会的结合点在哪里,结合的最佳方式是什么,否则,受到伤害的不止是国家和企业,还有我们弥足珍贵的国学本身。
Chas Edwards警告说尽管小型目标非常有效,但是将定位瞄准更广泛的受众来保...
Brightidea.com的创始人和CEO Matt Greeley揭示了在工作环境中实施Web 2.0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