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球金融市场一片混乱,余波已经殃及实体经济,这使人们对“大萧条”时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其中包含了很多吸引人的课题,两个时代都面临银行破产、不动产抵押品赎回权大量丧失,以及全球的不确定性等相似的问题,但同时也有很多差异,例如,2008年各国中央银行和金融部门的应对速度和彼此的协调就与“大萧条”时期颇有不同。
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变化的环境中,20世纪30年代的商业实践对于企业高管确定工作的优先顺序是否有借鉴意义呢?在通过投资推进创新方面,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是肯定的。人们往往告诫企业高管,在经济衰退期要继续投资。但是,在类似“大萧条”和现在的这种时期,金融市场的波动性这一不确定性指标达到了历史的高点,人们很容易对这种反周期的建议提出质疑。那么,与上述建议相比,谨慎行事、将投资项目推迟到信心恢复之时——这种企业高管们通常采取的做法是不是更为明智呢?
20世纪30年代,许多企业对创新存有疑虑。例如,我们可以考虑将专利申请量作为指标之一来衡量投入创新的资源。在美国,设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在20世纪30年代的专利申请量增长率比此前十年低得多。从整体来看,企业高管在考虑科研方面的投资计划时更倾向于采取观望态度。
此外,在经济周期的波动性极大的“大萧条”时期,专利申请量与经济周期间的同步程度却远远超过了20世纪20年代经济繁荣期的水平。例如,从1929年到1937年,GDP 分别有5年的增长期和4年的收缩期。专利申请量大体上呈现出同样的模式,但滞后一年:在 GDP 增长或收缩后的年份里,专利申请量也会相应增加或减少。不过有两个例外:1934年和1935年。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使企业受到了沉重打击,它们似乎也在不断调整自身对于创新回报的看法。
但是,有几家成功的企业并没有放慢投资的脚步。杜邦公司就是其中之一。1930年4月,杜邦公司的著名科学家华莱士•卡罗德斯 Wallace Carothers 率先发明了人工合成的氯丁橡胶(合成橡胶)。在这一年,虽然杜邦的产品价格水平和销售量分别下降了大约10%和15%,但是,杜邦仍然加大了研发投入,进行新技术的商业化开发。科研人员供求关系处于买方市场的状况加上原材料价格比较低,帮助杜邦将研发投资的花费保持在可控范围内。杜邦于1931年11月公开宣布已经发明氯丁橡胶,并于1937年正式推向市场,这是20世纪最重要的创新之一。截至1939年,美国制造的每辆汽车、每架飞机都用上了氯丁橡胶部件。与此类似,杜邦公司在经过大量的研发和产品开发后,于1934年发明尼龙,并于1938年推出尼龙产品。
杜邦并不是唯一的特例。许多在20世纪成为创新先驱的新技术企业都是在30年代从小企业起步的,如惠普和宝丽来。美国无线电公司 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 是一家高科技企业,它的股价在“大萧条”时期一度受到重挫,而随着它将创新工作的重点由无线电转向新生的电视机市场,它于1934年恢复了盈利。从 1929年到1936年,美国企业每年成立至少73个内部研发实验室。
当然,这些例子并不能说明积极的创新投资在20世纪30年代对每家企业都是明智之举,也并不意味着这种投资在如今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正确做法。但总体而言,专利研究和创新企业在那些年份的成功经验表明,虽然推迟投资是面对不确定性时的正常反应,但即使在经济衰退异常严重的情况下,一些企业也应当继续创新,尤其是对于在发明之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实现商业化的技术。当不确定性消退、经济复苏之时,推迟这些投资的企业可能会眼睁睁地错过巨大的增长机会。
20世纪30年代的经验还印证了一个更为广泛的观点。虽然严重的经济衰退具有破坏性,但它们也可能有积极的一面。“大萧条”时期的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 Joseph Schumpeter 强调了经济衰退的正面影响:业绩不佳的企业会被淘汰;资金从衰败的行业撤出,转而投向新兴行业;高素质的熟练工人也会向更有实力的雇主流动。历史经验证明,对于那些有资金、有想法的企业,经济衰退可以为它们提供巨大的战略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