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上午的论坛结束后,下午就有许多熟悉的企业家不见了踪影;一些新鲜面孔的参会者告知记者:门票其实是朋友给的。在会后与一些与会代表的交流中,认为韦尔奇没能给自己带来预期收获的人,并不是少数,更有企业家直言不讳地说:“冠冕堂皇地说,这次论坛很好;实实在在地说,不值。”一位参会的代表在事后发给记者的电子邮件中给了这次韦尔奇论坛如此评价:“他讲的内容其实在很多管理的书里都已提到。他的魅力在于:他有数字说话,有业绩撑腰;对于国人来讲,他来自美国,能说流利的英语。”
其实这不能怪韦尔奇。首先韦尔奇是美国人,不是中国人,他既不了解中国企业,又不熟悉中国文化,很多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天大难题的事,他却根本不明白难在哪里。正如中海油总经理傅成玉对韦尔奇说的:“虽然你来中国很多次了,但你可能不完全理解中国企业领导人面临的困难,他们不仅仅面临着来自于国内外激烈的竞争,他们也面临着公司内部的挑战、一些文化上的问题,以及过去遗留下来的问题。我并不认为你的办法能够治疗这些企业的痼疾。”而从立场和视角方面,我们更没有理由要求他“坐在中国人的椅子上”看问题。看来,想要走捷径、指望外国企业家为自己的问题给出现成的答案,这是不可能的事!而真正应该调整的,倒是我们自己的期待。
听理念vs听实践
就规模而言,同样在北京,波特论坛听众大约250人左右,而韦尔奇论坛则是800人上下。导致这种差距的原因可能不只一个,但是,时下企业界对理念和实践的重视有别,毫无疑问是其中之一。
近年来,在中国企业中,存在着一种轻理念而重实践的倾向,认为学者专家们都是纸上谈兵,中看不中用;而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才是真家伙。所以,与杜拉克、格林斯潘同列“20世纪对全球经济影响力最大的50位人物”前3名的波特,号召力却不及韦尔奇也在意料之中。在韦尔奇论坛第一场的开场致辞中,一位主办媒体的领导就说:“杰克·韦尔奇的魅力是一个实践者、是驾驭者的魅力,不是靠理论、思想发光的,他自己本身是一个发光体。”
但问题在于,既然不是理论家而是实践者,那么我们恐怕只有从他的实践中,从他做的事中,才能体会他的高明之处。仅仅去看看这个发光体,被发光体照耀一下,自身也还是没有光的。
全球著名的公关公司伟达公关的全球首席执行官Paul Taffe就表示:“不能理解:为什么不花20元去买韦尔奇的书,而要花5000元去听他的演讲?”而且,作为实践者,韦尔奇与GE,毕竟只是一个人的经验、一家企业的成功,并不见得能广泛适用于其它企业,也不意味着韦尔奇就能解决任何企业的任何问题。一家世界级咨询公司就曾表示:像末位淘汰这些制度,在 GE行得通,但在大多数企业中并不适用;对于嘉宾郭广昌的提问——资源、人才和品牌都匮乏的创业企业如何实施数一数二战略,韦尔奇“在细分市场上力争成为第一第二”的回答,恐怕对于创业企业也早已是不言自明的常识,没有太多的建设性意义。
我们并不否认有一些管理学者、大师陷入了学术的误区,为理论而理论,缺乏对实际的指导意义,但我们也不应忽视,像杜拉克、波特这样的理论家,正是研究和综合了许许多多企业的先进经验,才总结出规律性的理论来指导企业的实践。学习这些理论,是为了在实际工作中少走些弯路!聆听大师的演讲,可以让深奥的理念和被忽视的细节获得深入浅出的解读。例如:西南航空的低价战略人人津津乐道,但为什么国内的航空公司学习西南机上只发花生米,业绩却有天壤之别?戴尔电脑的直销模式个个了然于胸,可为什么联想的模仿非但没让自己成为戴尔第二,反而冲击了自己的原有渠道?这些,都可以从波特的演讲中得到启示。
理念与实践都很重要,不应厚此薄彼;学习的方式各有不同,应该三思而行。就演讲而言,听谁讲、听什么,从中学什么,都是一门学问。
Chas Edwards警告说尽管小型目标非常有效,但是将定位瞄准更广泛的受众来保...
Brightidea.com的创始人和CEO Matt Greeley揭示了在工作环境中实施Web 2.0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