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是世界上最大的冰窖,由于长期受到海浪的冲击,潮汐的影响,以及水的浮力作用,冰架边缘处总在不断破裂,每年向海里泻送的冰山,约重14000 多亿吨。有的冰山要在海上漂浮好几年才可能全部溶化。南极的冰山总数约22 万个,是世界上冰山最多的地方。这些冰山形体巨大,奇形怪状,晶莹洁白,银光耀眼。有的像屏障,有的像平台,有的如丘陵,有的似玉山。状态多样,壮观异常!常见的冰山高达3 ~10 层楼,最高的可达2700 米,比我国的泰山和黄山还高。有的大冰山竟长达333 公里、宽96 公里,形成海洋中的玉岛。越往南走,冰山就越大也越多。更奇特的是,这里有时还会出现彩色的冰山,有浅黑色的,红色的,褐色的和深绿色的。如果天气晴朗,不同颜色的冰山和蓝色的海水相互映衬,景象十分壮观。
冰山之所以壮观,并不因它显露在外的峥嵘,而是隐藏海面下的宽广厚重。企业文化也像冰山一样,从表面看不会给企业直接带来几十万、几百万的效益,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企业文化可以给企业带来无形的效益远远大于经济效益,不是以百万、千万来衡量的。日本政府在总结明治维新时期为什么能够得到迅速的发展经验时,曾经公布一本白皮书,其中有一段话发人深省:“日本经济发展的三要素:第一是精神第二是法规,第三是资本。这三个要素的比重是,精神占50%,法规占 40%,资本占10%。”这足以说明资本不是关键因素,文化才是最主要的。以网络直销的方式树立了电脑销售新典范的戴尔(Michael Dell)对企业文化有一种独特的感应。他说:“当我们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成长时如何还能维持挑战者的精神?到目前为止,我在管理上遭遇到的最神秘层面,乃是文化。”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把文学创作比做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后两者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后来,大家在研究任何文学作品的时候,总是首先要搞清楚水下的“八分之七”,因为这一部分是冰山的基础。
西方学者做过一个比喻:管理就像一座漂浮在大海里的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占1/3,大体相当于管理组织、制度、技术、手段和方法等有形管理;隐在水中部分,占2/3,大体相当于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无形管理。传统管理更多地着眼于占1/3比重的有形管理,企业文化着眼于占 2/3比重的无形管理。
这个比喻是从企业文化管理与传统企业管理的不同来阐述的。企业生存管理专家、企业未来生存管理理论创始人邓正红借用这个比喻来说明核心理念和企业文化的不同。
企业文化就像一座漂浮在大海里的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占3/4,大体相当于企业文化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有形的企业文化;隐在水中部分,占 1/4,大体相当于企业的核心理念等无形的道。一般人比较看重露在水面3/4的企业文化部分,却忽视了隐藏在水下、仅占1/4、起决定作用的的核心理念。这个划分也比较符合80/20法则,核心理念在企业文化体系中属于起核心作用的关键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