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 文章页
测评:在问题面前 你是如何面对的?
字号:

类别: 战略管理 时间: 2009-08-07 来源:经理人网

标签:危机管理

本文为经理人网投稿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作者:张金峰 人力资源总监 )

古人识人、用人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诸葛亮的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孔子的君子远使求之而观其忠;烦使之而观其能;猝然问之而观其智;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廉;告之以危而观其节。”直到现在还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随着时代的变迁,古人的办法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在操作性方面可能稍显欠缺,人们试图寻找一种方便、快捷、有效的方法或工具来达到同样的效果。平常与人交往,企业招聘用人,甚至青年男女找对象,能不能从一些小事或者细节认识一个人的能力或者未来的发展潜力。

我们不妨从一个生活中的事例中看看不同人的遇到问题时的不同行为表现:

一天,丈夫不小心把一件深色的衣服和一件浅色的衣服泡在一起,结果浅色的衣服染上了颜色。这件浅色衣服是丈夫前几天才花大价钱从商场买回来的,非常心疼。妻子看到这种情景,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呢?

1. 什么也不说,告诉丈夫说衣服染上颜色了,不能穿了,随手扔了。
2. 抱怨丈夫做事不认真,边说边把衣服给扔了。
3. 看到染上颜色了,还是和其他衣服一样照常洗了,等干了,告诉丈夫。
4. 以前有过浅色衣服染色后洗不掉的经验,于是断定此次也没救了。
5. 赶紧找来其他的洗涤用品,用力搓洗,希望能洗掉,结果发现徒劳后放弃。
6. 立即到超市买了一大堆各种以前没有用过的洗涤剂,不断的尝试。
7. 发现用其他洗涤用品也无济于事后,赶紧送到洗衣店询问其是否有其他办法。
8. 发现用其他洗涤用品也无济于事后,赶紧上网搜索其解救的办法。
9. 用尽各种方法以后仍不见成效,才确信浅色衣服染色以后没有办法的结论后放弃。
10. 用尽各种方法不见成效后仍不死心,利用各种途径打听解决之道,最终将问题解决。
11. 解决完问题以后,觉得还有很多人有这种烦恼,于是将解决方法放在网上传播。为了避免自己再犯同类错误,从此以后都把深色和浅色衣服分开洗。
12. 解决完问题以后,知道市场目前没有此类产品,认为这是一个商机,于是琢磨如何研制或与人合作推出此类产品。

生活中一个小小的事例,可以折射出很多的识人之道。如果那个妻子是您单位的员工,您是否能从她处理这件事的行为表现,再结合她平常的一些行事方式,得出她这个人的办事能力,继而推断出她是否有工作潜力,是否值得培养呢?

第一种人,属于视而不见型,不能发现问题,欠缺观察能力,在她看来,那不是问题,对他人可能产生的情绪态度也不能感同身受。给人的感觉就是比较“木”。
第二种人,属于怨天尤人型,一遇到问题,不是首先想到去解决问题,而是埋怨犯错误的人,在埋怨中让事情不了了之。
第三种人,属于任劳任怨型,让她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自己的意见,完成的结果也取决于问题的难度,一有问题就找上级,只会做一些比较“机械”的工作。
第四种人,属于“自我感觉”型,什么事情都是想当然,觉得会怎么样,应该会怎么样……从来不会想着去证实,道听途说的事情不加分辨就盲目的相信。
第五种人,属于“低头拉车”型,遇到问题,不管三七二十一,不分青红皂白,反正先做了再说,不去考虑事情的原委,来龙去脉,一通忙乎,不求达成目标。
第六种,属于“不断尝试”型,这种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会不断的尝试各种解决方式,不管方式的恰当与否。
第七种,属于“寻求帮助”型,遇到问题,寻求他人或专家解决,为了达成目标,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帮助。
第八种,属于“自我解决”型,遇到问题,首先想到自己能通过何种方式可以解决,一般情况下都是自己的办法想尽了,才去寻求外部的帮助。
第九种,属于“理智做事”型,遇到问题,不抛弃,不放弃,想尽各种办法,尽可能达成目标,但发现目标不能达成的时候,会理智思考是继续还是放弃。
第十种,属于“不达目的不罢休”型,有一种迎难而上的精神,越是困难,越有挑战性的问题,对她来说,越是能激起非要解决不可的动力。
第十一种,属于“举一反三”型,能从一件事看到类似的事情,从此事中吸取教训,保证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还乐意与他人分享。
第十二种,属于“九头鸟”型,非常精明,能从问题中发现商机,能从坏事中看到好处,不光能解决问题,还能把坏事转化为好事。

如果我们给这些不同的行为类型分类的话,第一种到第六种为一类,属于“普通大众”,这类人构成了金字塔人才结构的底层。第七种到第十种为一类,属于“社会精英”,这类人构成了金字塔人才结构的中层。第十一、十二种属于“顶尖人才”,这类人构成了金字塔人才结构的顶层。认识了这个人的行为类型,那他典型的行为方式有哪些呢?如何才能更好的用好他呢?

第一种人的优点是比较“老实”,安排什么工作都能按照指令去做。但比较机械,指”令要具体而细致,遇到问题不知道灵活处理。比方说,你要他买一件东西,要告诉他什么时候去、在哪里买、多少钱、多少数量……一旦遇到与交待的有出入,比方说价格比交待的要贵了,他就不知道怎么办了。这种人适合做一些程序性强,重复度高,不太需要灵活应变的工作。

第二种人一般是属于单位最不受欢迎的人,只知道一味的抱怨,整天“唯恐天下不乱”。有好事了,生怕少了自己一份。出现问题了,总是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没有责任感,荣誉感和集体合作精神。不光自己不能“成事”,还总是“败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种人一般都是令老板“挠头”的人,如果不能“请出去”,只有采取“冷落”的策略,不安排工作,让其“自寻出路”。

第三种人和第一种人比较类似,但比第一种人的优势是还会寻求帮助,不知道的问题知道去求助。但是这种人总是没有自己的主见。不论事情大小,总是要依靠别人的帮助。没有自己的判断能力,总是把问题交给别人。所以这种人总是忙忙碌碌,工作小心翼翼,看似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但总是“不出成绩”。但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交待他什么事情总是很放心。但是由于他老是要求教于你,有时候也很烦心。有些领导很喜欢这类人,有些领导却觉得这种人没有什么出息。

第四种人给人的感觉有点“书生气”。面对问题,总是冠以“书上说,别人说,领导说……”,没有创新意识和胆量,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不敢“越雷池一步”。这种人一方面谨小慎微,另一方面又有点自负。一方面总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另一方面又总是瞧不起他认为不值得尊重的人。所以观点、行为方式总是摇摆不定。这种人有可能比第三种人灵活,但没有其踏实,做事总是给人不放心的感觉。也许某一两件事情他会完成得不错,但总是起伏不定,说不定那件事情就办砸了。

第五种人比较“鲁莽”,就像一个学生解题,题目还没看清楚,就开始写答案。等他写到最后,经常发现自己“南辕北辙”了。然后又是推倒重来,这一次还是没有真正理解题目的意思,写到最后自己都糊涂了。这种人冲劲很足,像一个“猛张飞”,好像什么事情都能做,又好像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交待给他任务,还没等你说完,就拍着胸脯说没问题。所以在与这种人交流沟通的时候,一定要确定他是否明白你的意思,最好能复述一遍。

第六种人就像一个“无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给人的感觉是脑子比较灵活,但是机灵有余,稳重不足。事前没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考虑,做事情做到哪里算哪里。像试验中的小白鼠,到处乱窜,但始终找不到出口。这种人如果有一个好的上级或搭档,能帮助其避免无谓的“实验”,应该说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不错的,至少能像“军师”一样出谋划策。能在大家都陷入茫然的时候突然“灵感一现”,出人意料的想出好的点子。

第七种人喜欢寻求“专家”的帮助,对他人的资历和背景很看重。觉得只有他认为的“专家”才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遇到问题,寻求权威性的解释或解答,不会受他人或小道消息的干扰。比方说一个学生遇到不会解答的数学题了,他一定会去问数学成绩好的同学或数学老师,而不会随便找个人就问。这种人是一种结果导向,做事比较讲究效率,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第八种人给人的感觉比较“内向”,什么事情总是自己想办法,能自己解决的问题绝不求助于他人。这和第七种人正好相反,一个向外,一个向内。两种没有好坏之分,只要能解决问题。如果能将两者结合起来,遇到问题不拘泥于某种形式,能随机应变,便能提高工作效率。

第九种人既能想尽办法解决问题,又不钻“牛角尖”。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会认真分析问题的性质,想到要用各种办法去解决。问题解决遇到挫折的时候,会静下心来思考问题的关键,做阶段性的总结和下一步工作的计划。问题得到解决或解决不了的时候,也会对问题做出总结及分析,理智的选择进一步想办法解决还是放弃。

第十种人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品质,认准了目标,前方纵然有“刀山火海”,也会“勇闯虎穴”,不达目的不罢休。就像一个军人形象,大敌当前,毫无畏惧,有一种“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英雄气概。即使是打了败仗,也要拼劲最后一滴血,倒下也要像英雄一样的倒下。这种人比较适合去做一些开拓性的工作,比方说去开发某个区域市场,打开局面。

第十一种人有一种领导气质,看问题比较远。不是就事论事,而是能从某件事联想到类似的情况,举一反三。这种人能比一般人少走很多弯路,善于思考和总结,给人的感觉总是先人一步,因为他有提炼和升华。能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也是一种质的飞跃。在笔者看来,这是差别是将与帅的差别,很多人完成一件事可以做得很好,但能系统性的解决某类问题,能比别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才是一个帅才。

第十二种人是一种天才式的人物,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能从逆境中看到希望。这种人有很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与常人不一般的思维方式,常常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就像毛泽东创造性的提出“农村包围城市”这种马克思教材里面没有的观点。看看一些伟人的传纪,就知道创造历史的人物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创造性的解决人类目前不能解决的问题,他们的思想常常是出人意料。

当然,上述的分析难免比较绝对。人行为方式的变化有着太多的影响因素,笨鸟可以先飞,浪子也可以回头,我们不应该通过某一件事情给一个人贴上一个标签。但我们也可以从这个事例的分析当中看出,如果平常注意观察,发现某个人一些规律性的行为方式,据此判断其性格或能力方面的优势、缺陷是可行的。曾国藩会用人就是能够“观人于微”,并且准确率极高,全赖其“积久而有经验”。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