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财富观察 > 专题

BNET Feature Package

The Great American Business Model

A股IPO高抑价率理论分析和政策建议

标签:首日回报 抑价率 IPO 来源:BNET商业英才网 作者:夏县明

新股上市首日收盘价高于股票发行价(被称为“IPO抑价”),在全世界各证券市场普遍存在。成熟市场的IPO抑价率一般在20%以下,而在过去十几年中,沪深交易所A股IPO的抑价率普遍超过100%,远高于成熟市场和大部分新兴市场。如此高的抑价率不能不让人怀疑股票发行定价制度的合理性。

理论分析

大量相关研究表明,发达国家市场的抑价程度普遍小于新兴市场国家。然而,尽管世界各个新兴市场的IPO 抑价超出发达国家市场很多,但若与中国市场相比,便如同小巫见大巫了。据BNET商业英才网统计,从股改后的2006年至2009年A股重新开闸后,中国发行上市的96只10大热门行业的样本股票,其平均抑价率高达137.8%。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A股IPO高抑价率呢?

有学者认为,中国的一些特殊的发行制度,如过长的上市等待时间间隔等对IPO 抑价有影响,下文从我国IPO市场的制度性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方面对A股IPO高抑价进行说明。

中国IPO 市场的制度安排与成熟资本市场相比,有着很多的特殊之处,其中最为重要
的一点便是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这些制度性特征对IPO 抑价有着深刻的影响。

目前,我国企业上市采用的是“核准制”。根据“核准制”的相关规定,企业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上市。而成功推荐企业上市,对于投资银行而言,就意味着巨额承销费收入,所以从2000 年开始,券商积极地对企业进行上市辅导,使得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一下子增加到近千家。对此监管部门颇感棘手,如果按照法规安排上市,市场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扩容压力。故此,2001 年4 月所谓“通道制”实施,即由证监会确定各家综合类券商的通道数量,券商按照发行1 家再上报1 家的程序来推荐发股公司的制度。由此可见,“额度制”尽管是废止了,但事实上,监管部门依然也没有放弃对IPO 计划色彩浓重的调控手段,只不过从以前的上市额度变成了券商通道。

此外,IPO 的定价机制同样受到政府管制。1999 年6 月以前一直采用固定市盈率定价
方式,大多数IPO 的市盈率被规定在13~15 倍之间。《证券法》正式施行后,证监会颁布新的规则允许总股本在4 亿以上的发行公司与承销商协商IPO 发行价格(股本限制在2000 年4 月被取消)。由此,中国IPO 定价机制开始了市场化的探索。2001 年以来,累计投标定价方式(bookbuilding)在中国一级市场开始流行。发行公司与承销商决定最初的发行价区间。然后承销商测定机构投资者对股票的需求,然后根据需求修正最终发行价,但该价格仍必须报证监会最后核准。实施市场化询价的初衷是以高价发行新股,使新股的申购获利机会减少,从而迫使部分一级市场申购资金分流进入二级市场,减少二级市场的波动,从而有利于股票市场的平稳发展。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单纯定价市场化改革并未达到预期效果,随着成本提高,市场以更高的价格炒作,一、二级市场价差依然巨大。2000 年新股发行市盈率前10 名股票的平均价差高达134%,巨大的价差使大量资金仍然聚集在一级市场。由于高价发行新股,使上市公司获得了比预期更多的资金,上市公司过度融资的现象日益严重,严重降低了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监管层也注意到市场化询价的种种弊端,于是在2001 年下半年,在首发新股中重新恢复了控制市盈率的做法。与原有传统的市盈率定价方式相比,在两个方面做了些许微小的调整:一是发行价格区间的上下幅度约为10%;二是发行市盈率不超过20 倍。承销商和发行人只能在狭小的市盈率区间内通过累积投标询价决定股票的发行价格。从实际运作情况看,2001 年下半年后IPO 的市盈率基本保持在18 倍左右。

综上所述,发行人或承销商IPO 低价发行的动机,发行人有意压低IPO 发行价,有的是为了补偿非信息交易者的损失,有的是作为显示公司品质的信号,以期未来SEO 的高价发行,还有的是为了保持公司的控制权,以较低的发行价引起认购风潮而有助于分散股权,避免潜在大股东出现等等。

通过对近三年96支在A股市场上上市的股票价格行为的分析,认为由于在新股发行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上存在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使得对于新股的需求过度旺盛,造成了新股发行首日抑价现象中存在泡沫价格。这种虚高的价格中的非理性泡沫在一段时间后会由于被市场所消化而破灭,因此价格会出现相对于上市首日收盘价的向下趋势。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可以解释我国资本市场上出现的IPO抑价现象和上市后的长期弱势现象。

针对这种现象的出现,为了抑制市场上的非理性行为,维持市场秩序,提高资金融通的效率,防止市场上的跟风行为影响企业的融资决策,必须采取措施在新股发行的市场上控制投资者的非理性。因为如果投资者需求是理性的,则相应的IPO抑价中的泡沫价格就会减少,因此长期弱势也将变得不明显。这样可以避免企业股票价格的大起大落,使发行上市后价格行为表现相对平稳,更加有利于企业融资决策的进行。针对控制IPO市场上投资者行为不理性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政策建议:

1、完善市场信息披露机制,提高市场透明度。这将有利于投资者鉴别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理性的作出投资决策,从而一定程度上避免过度狂热和盲目跟风的行为。

2、进一步完善询价机制,通过向机构投资者询价,可以发现新股的比较合理的价格区间,被市场低估的新股肯定会受到投资者的追逐,上市首日抑价当然会居高不下,也就成为日后的长期弱势的源头。

3、在全流通时代,监管部门在完善发行机制前提下,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证券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证券市场的不规范行为和内幕操纵,从而提升新股发行定价效率和IPO 价格发现功能。同时,应该积极倡导投资者理性投资,更合理的引导市场投资行为。

浏览(|评论(条)当前得分:收藏|推荐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首日回报相关文章

抑价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