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BNET商学院>管理>领导力>文章页
人才的可识性大PK
字号:

类别: 人力资源管理 时间: 2009-10-24 来源:中国总裁培训网

转发: 腾讯微博 推荐到豆瓣豆瓣 人人网 网易

关键字:人才
经过几轮测试,加起来不过几个小时的识别,一个人才就有可能终身为某企业服务,可谓 “一识”定终身。然而,随着面试人才的增加,多数企业的人才招聘者并没有达到火眼金睛,慧眼识才的境界。

经过几轮测试,加起来不过几个小时的识别,一个人才就有可能终身为某企业服务,可谓 “一识”定终身。然而,随着面试人才的增加,多数企业的人才招聘者并没有达到火眼金睛,慧眼识才的境界。反而越来越困惑。如人才是可识的吗?一次人才甄别活动,其预期绩效的时间有多长?在一次人才学术研讨会上,一位负责国家干部调配工作的领导感慨地说:“随着人才甄别技术的发展,是否能实现对人才的识别与预测。如果能实现,我们在录用和提拔国家干部时,先进行技术性甄别,将以后有可能成为贪官的人拒之门外。”
 
1、人才可识观点

人才是否可识,古今中外莫衷一是。认为人才可识者的理由有三:

1).人与人的个体差异是明显的,并且有些差异是很难改变的。
2).现在的一些科学技术对人才识别的作用越来越大,总有一天,人才识别将不是困难的事情;
3).历史上,已有很多识才的方法,成功的例子也不少。
 
2、人才不可识观点

持相反观点的人认为:“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隔肚皮”,自古以来“心”是最难琢磨的。尽管有人常常情真意切地说“不信,我把心掏给你看看”,可谁能看得见呢?显然,只能靠个人对人对事的把握了。人才具有多变性、伪装性,人才是不能识别的,其理由为:

1.如果人才是可识别的,是能预测的,那就是宿命论,又回到了封建社会。

2.如果人才是可识的,可预测的,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意思,每个人都是透明的。

回到企业识别人才方面,企业老板与人才招聘者感到困惑的是面试时与引进后,竟然判若两人。面试时,说得头头是道,谈起过去的工作成绩,如数家珍,曾做出过多么骄人的“成绩”,俨然一个“超人”。而录用后,在考核面前,就是做不出成绩。对此,企业老板与人才招聘者只能自责识才水平太低,不是伯乐,没有杨二郎的三只眼。事实上,整个世界上有没有完全识才的秘方,谁又敢说识才效率百分之百,永不走眼呢?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