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商业英才网首页>管理>战略规划> 文章页
李稻葵VS姚景源:保八后的“副作用”
字号:

类别: 管理环境 时间: 2009-11-03 来源:中国企业家

标签:宏观经济管理

  【《中国企业家》网站专稿】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7.7%,其中第三季度增长8.9%。第四季度目前看来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保增长”这步招的子落棋盘已不成悬念,与此同时,资产泡沫苗头、通货膨胀预期、民间投资滞后,这些在刺激性宏观政策主刀的“化疗”期间并未过多侧重、甚至是“副作用”的现象或预测,是否也到了“复查”和“疗养”阶段?另一方面,“保八”之后,与其参与到“刺激性政策是否应退出”的争论中,不如聊聊这剂药在何种条件下可以停服,如何停服?

  交锋嘉宾: 李稻葵: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姚景源: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

  【正方】年底CPI“转正”是利率调整 时机

  【嘉宾】李稻葵: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副作用就是一部分贷款流入房地产和资本市场,推高了资产价格,时至今日已经出现了泡沫化的苗头,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过快过高增长,刺激性货币政策应及时退出,否则会留下深刻的后遗症。

  财政刺激政策不是调结构,不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而是帮助宏观经济重回其应有的较高增长,因此政策退出的条件之一,就是民间自发投资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此外,还要观测出口增长、国际发达国家的金融刺激政策的退出苗头,国内资产价格上升过快的迹象。预计今年年底到明年上半年CPI会“转正”,届时将是利率调整的有利时机。财政政策的调整则应缓于货币政策调整,应考虑其转向问题,比如民生性投资。

  至于通货膨胀压力,不是来自货币政策,而是国际原材料价格,危机后新兴国家的增长势头很猛,由此带来能源、资源价格的上涨,反过来影响到中国厂商的成本上涨。因此通货膨胀是我与同行讲的,不是同老百姓讲的,我们不能死守着货币数量论。

  【反方】保增长就要牺牲应该放弃的东西

  【嘉宾】姚景源: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

  三年以后能不能通胀?我觉得这个事真有可能,但是不主张为了三年后的通胀去修订今天的政策,预防和当前政策是两码事。两个小青年结婚,我说你们俩个三年后肯定干仗,甚至离婚,有没有可能?是有可能的,但是人家今天结婚,你给人家预测三年后的事,并以此定位他俩从今晚以后的生活,能幸福吗?保增长,就应当牺牲一些对于整个经济应该放弃的东西。经济学就是选择的科学。

  目前的政府投资拉动,尽管有一定“副作用”,但短期内还不能退出。这个问题,我主张学者去研究,并提醒决策人去思索、预防。鉴于目前经济依旧不稳固、不平衡、不确定,我坚决主张保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就像有病吃药一样,吃什么药没有副作用?有病就得认头吃,但是随着病情的好转可以少吃一点,等全好了就不吃了。同样道理,当“看见的手”什么时候不能代替“看不见的手”时候,市场比人强,到时候谁都会认帐。

  

我要评论

评论

我来说两句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