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即将走出大学象牙塔,步入社会的准毕业生们纷纷走进各大商务写字楼,参加大大小小的面试。紧张的就业局势、激烈的相互竞争,促使他们不得不花上大量的精力来打好就业的第一场硬仗?面试。然而,过于重视面试的他们,反而可能出现一些心理误区与难题,从而影响成绩。为此,本版特向大家介绍一些面试时最常见的情况,并提出解决之道,供即将走上面试战场的学子们参考一二。
话太多会遭反感 好表现影响沟通
面试不是个人“秀”
面试就是一场演出
“人生就像一场‘演出’,你演得好,日子就过得舒服;演得不好,日子就过得难受。而面试,更是其中最关键的几场‘秀’。面试的时候,一定要勇于表现自己,多说话,争取让自己成为面试的主角。”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郭宏颇有感触地对记者说,“每人最多面试半小时,谁最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谁最能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呢?就是那个在有限的时间里‘秀’得最出色的人。”
郭宏说,他“秀”的主要方式就是“多说话”。介绍自己的专长、经历、人生感悟,谈自己对所面试职业的看法,以及对公司、对行业、对社会的看法。“不妨多说两句自己以前的成功案例,例如在学校里拿过什么奖、参加过什么活动之类的。这个世界,会说话的就是比不会说话的人吃香。所以你一定要把口才充分展现出来,争取把面试考官侃得心服口服。”
沟通效率最重要
抱着郭宏这种观点的准毕业生,在大学里并不少见。然而,在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肖震宇看来,“过于表现自己”并不是一个好的面试心态。“面试固然是应试者展现自己的一个过程,但同时也是面试者和考官沟通的一个过程。有些考官会通过面试的问答,来考察应试者的沟通效率。因此,他要看的,不是你有多能说,而是你能不能简明、有效地回答问题。”如果你过于表现自己而说话较多,一方面言多必失,容易跑题或答错;另一方面,即使你说的都和问题有关,但是因为信息太多,难免会降低回答问题的效率,可能面试官反而找不着答案的关键点,在这一项考察目标上给你“扣分”。又或者,因为你说话太多,考官没有来得及问完其他想问的问题,那他更会直接给你打个“负分”。
“如果你们是很多人一起面试(例如无领导小组讨论),其他人说得不多,而你一直在那里长篇大论,很容易让考官觉得:你不注意听取他人的意见、你不懂得团队合作。对于一个注重‘团队合作’的单位而言,你将很难获得好的面试成绩。”肖震宇博士说。
因此面试时,最恰当的做法是:考官问什么,你就回答什么,回答时一定要注意简明有效;如果需要举例来说明问题,一个经典的例子足矣,如果你本身就是一个喜欢说话的人,那面试时一定要控制好时间和效率,跟面试密切相关的话题,可适当多说一些,以便让考官多了解你;跟面试关系不大的话题,就没有必要多费口舌了。
展示最真诚的一面
“在面试过程中说话较多、注重表现的人,还有一种可能。”华夏心理网的心理咨询师曹芬元表示,“就是面试者不够自信。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毕竟还缺少人生历练和工作经验,但他们又希望留给考官一个好印象,所以会努力伪装自己、炫耀自己,这是人之常情。然而,这很容易被有经验的考官看出来。如果这个考官能理解毕业生的心情,那还好;如果考官不理解,反而会对应试者不利。所以,建议大家在面试时,还是要尽量把自己最真诚的一面展示出来。”
套近乎可能会失去机会
“听口音,经理您是东北人吧。”
“对,我是黑龙江人。”
“哎呀,我老家也是黑龙江的!咱俩是老乡啊。我老家在哈尔滨,您呢?”
“呃,我家在齐齐哈尔。”
“那离得可近。真是遇到亲人了!您看,我得拜托您多关照了。”
以上这段对话,发生在北京一家中型网络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乔先生和应聘面试者之间。乔先生把对话转述给《生命时报》记者后,无奈地笑了笑:“大学生在面试的时候跟我们攀关系、套交情是常见的事,尤其是那些外向、活跃、善于交际的大学生。其中最常用的手段,一是打‘老乡’牌,二是打‘校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