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全球各经济体中表现最为出色的中国成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首要针对目标,双方的贸易纠纷层出不穷,这也直接影响到相关行业公司在A股的表现,据 申银万国的研究报告显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化工行业、纺织服装、机电行业以及钢铁行业预计将成为我国贸易摩擦的重点领域。
====贸易战不断升级====
[贸易之争]无缝钢管出口频频遭遇“围剿”||90多家中国钢企涉及最大反倾销案
[波及行业]贸易战不断升级 四大行业首当其冲(化工、纺织、机电、钢铁)
[意欲何为]美对华反倾销案初裁或另有目的 贸易战旨在逼迫人民币升值
[核心问题]“胡奥会”能否“化干戈为玉帛”?||中国能打赢中美大贸易战吗?
贸易战升级
10月6日,欧盟部长理事会发布公告称,裁定中国输欧无缝钢管对欧盟产业构成损害威胁,决定征收17.7%~39.2%的最终反倾销税。
而随后一天,美国商务部也宣布,将对中国出口的无缝标准管、管道管和压力管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近来类似的消息充斥媒体空间:欧盟对中国鞋类产品长达3年的反倾销税征收或将延长。近日有消息称,欧盟委员会可能提议将针对中国鞋类反倾销税的征税期再延长15个月,欧盟成员国将在近期对该项提议进行投票。
G20达成的"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共识言犹在耳,新一轮的"反倾销"又蜂拥而至。特别是9月以来,美国、欧盟等轮番制造贸易摩擦,对中国出口的服装、汽车零配件、新能源等领域的产品连连发难。据商务部统计,1至8月共有17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79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约100.3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2%和121.2%。上半年有15个国家和地区向中国发起了60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高达83亿美元。不仅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印度、巴西、阿根廷、俄罗斯等经济体对中国的贸易壁垒也越来越高,涉及产品越来越多,涉案金额也越来越高。
四大行业将成为我国贸易摩擦的重点领域
根据申银万国的研究报告显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化工行业、纺织服装、机电行业以及钢铁行业预计将成为我国贸易摩擦的重点领域。
一、化工行业化工行业与国民经济紧密相关,一直以来是全球反倾销的重点。自80 年代以来,我国化工行业遭遇反倾销量居高不下。从行业内部产品结构看,反倾销重点正逐渐由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扩展。按照统计,以往我国化工行业涉案产品有薄膜、味精、双氯芬酸钠、过氧笨甲酰、纯碱等产品,附加值低,近期工程用轮胎等高附加值产品日渐成为反倾销重点。2009 年9 月26 日,美国开始对原产于我国的用于机动车辆(包括旅行车、运动多功能汽车、小型面包车、货车或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轻型卡车)的新的充气橡胶轮胎连续3 年分别加征35%、30%和25%的关税。
二、纺织服装纺织服装作为中国具备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未来一段时间将保持优势。自2000 年以来,纺织服装出口总值占中国总出口的第二位,对欧盟、美国等地区出口的不断增加。未来纺织服装仍将是发达国家发倾销的重点行业。
此外,部分发展中国家凭借廉价的劳动力、大量的国外投资和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逐渐追赶上来。一方面,中国出口到发展中国家的纺织服装属于双边竞争性产品,面临的贸易摩擦必然增加;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中国纺织服装在国际上的竞争。
三、机电行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机电行业取代纺织服装成为第一大出口行业。按照海关总署的统计,机电产品占中国出口的比重超过50%.
中国出口的机电产品以加工贸易(约为70%)和外资企业为主体,2008 年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额,以及进出口总规模均已位居全球第二。如此巨大的贸易额,必然会带来贸易摩擦的加剧,贸易摩擦涉及的产品也逐渐由电视机、空调、自行车、轴承和电池等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
四、钢铁行业钢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与经济景气度密切相关,中国钢材出口增速与全球GDP 增速变化趋势同步。预计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复苏,对钢铁的需求将得到不断释放,中国钢材出口将出现大增,由此必然引致大面积的钢材贸易摩擦。(新华网)
无缝钢管出口频频遭遇“围剿” 钢管生产企业面临严峻形势
继欧盟宣布对华无缝钢管征收17.7%至39.2%的最终反倾销税后,美国很快通过对华无缝钢管的“双反”调查,阿根廷工业和旅游部3日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钢管展开反倾销调查。
中国无缝钢管为何近期频频遭遇“双反”调查呢?11月4日,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管分会秘书长孔令铭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表示,中国无缝钢管出口量完全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决定的,价格高出国内市场20%,不存在倾销与补贴问题。国外的“双反”调查主要是为了转嫁国内矛盾。中国钢管分会坚决予以反对,并将组织国内钢管生产企业积极应诉。同时,他承认,由于中国无缝钢管对外依存度高,钢管生产企业会面临严峻的生产形势。
阿根廷跟风
“我的钢铁”分析师表示,中国对阿根廷的钢材出口量本身就很小,阿对华钢管的调查完全是跟风。
2009年1-9月,中国对阿根廷出口无缝钢管2.1万吨,3350万美元;焊管出口量为414吨,金额35万美元;全部钢材出口总计为3万吨,累计金额4690万美元。2008年,对阿根廷出口钢材为2.4万吨,金额4590万美元;其中无缝钢管出口量为5089吨,金额1200万美元。焊管出口量为275吨,金额52万美元。
据新华社报道,自11月4日起,阿根廷启动对中国钢管的反倾销调查,相关阿根廷企业可以在10个工作日内提交证据。此次调查对象包括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
20%无缝钢管出口欧美
孔令铭表示,实际上,今年以来中国无缝钢管出口量已经出现大幅下滑,但欧盟、美国等国家还是纷纷采取“反双”措施,限制来华钢管产品。美国、欧盟分别是中国无缝钢管第一大、第二大出口国。今年1-9月出口欧美无缝钢管为46万吨,占无缝钢管出口总量的20%。
10月3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全票通过了对中国无缝钢管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行业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意味着中国对美国的钢材出口量降幅将达到40%。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中国出口美国无缝钢管量为35.5万吨,无缝钢管出口量占对美钢材出口量的40%。2008年全年,中国出口美国无缝钢管量为229万吨,出口占比高达45.7%。
另外,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无缝钢管出口第一大国为美国,美对华无缝钢管的“双反”调查对行业的出口会形成巨大打击。
10月6日,欧盟部长理事会发布公告,裁定中国输欧无缝钢管对欧盟产业构成损害威胁,决定征收17.7%至39.2%的最终反倾销税。今年1-9月,出口量仅为10.43万吨,金额为1.77亿美元。【全文】
中美贸易战升温 90多家中国钢企涉及最大反倾销案
美对华最大反倾销案初裁:税率近100%天津钢管、宝钢、鞍钢(000898,股吧)等90多家中国钢企涉案
中美两国的贸易摩擦并没有为给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即将访华留“面子”而有所消停,双方在钢铁这个反倾销重灾区又较上了劲。
一周前,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刚以6:0投票通过了对中国无缝钢管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一周后,美国商务部就对中国出口的另一种钢管——油井管作出了征收反倾销税的初裁。11月6日公布的初裁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出口美国的油井管将被征收36.53%~99.14%不等的初步反倾销关税。
这是在9月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出口的钢管制品征收10.69%~30.69%的反补贴税基础之上追加征收的。
2009年4月8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USW)和七家钢管生产商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出申请,要求对中国油井管进行“双反”调查。媒体称,这是美国对中国发起的最大案值的“双反”调查案件,涉案的钢铁企业包括天津钢管、宝钢、鞍钢等90多家中国钢企。
美方调查显示,美国公司2008年从中国进口26.3亿美元油井管,较2007年的进口额增长超过两倍,当时为7.5亿美元。2006~2008年从中国进口的油井管增长203%。
根据程序,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于2009年12月1日举行听证会,并于2010年1月初作出损害裁决,反倾销终裁将于2010年春(预计2010年3月19日)作出。不过,湖南华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济师阳向宏昨天告诉CBN记者,在美商务部作出反倾销初裁后,他们就会通知海关,要求出口企业按照税额缴纳相应的现金保证金或保函,实际上已经在提前征税了。
华菱钢铁是国内主要生产钢管产品的一家企业。“钢管产品在2007年、2008年时出口量大,而美国市场又是石油等用钢管的主要市场,当地钢管厂也很多,因此钢管产品很容易在美国被进行‘双反’调查。”阳向宏说,但是从2007年开始,华菱就在对出口的钢管产品进行出口国的调整,现在主要会向中东等石油生产国出口,今年对美国已是零出口了。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两年来,美国已对4种中国的钢管类产品征收了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分别是环形焊管、薄壁矩形管、小口径管线用管和焊接不锈钢压力管。而此次初裁的油井管属于高附加值产品。
针对美国初裁结果,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在后续调查中,美方应客观考虑,造成当前美相关产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金融危机导致的消费需求下降,从而作出公平、公正、合理的最终裁决。
而上周五中国商务部也在网站上公布,已开始对从美国进口的部分汽车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全文】
从上个周末开始,可以说中美贸易战真正开打了。作为“轮胎特保案”的延续,5日美对华输美油井管征收最高达99.14%的反倾销税;6日中国商务部对美国汽车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同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初步裁定对从中国等国进口的铜版纸等产品征收“双反”关税。这一切距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中国,只有不到10天的时间了。
为何越接近奥巴马访华的日子,中美贸易战硝烟越浓?业内专家认为,这是为了配合奥巴马访华,增加其与中国谈判的筹码。在贸易战背景下,人民币汇率问题显得尤为刺眼,它无疑将成为届时美方向中国施压的重点之一。而中方对此的一贯观点是继续以自主、可控、渐进的方式推进人民币汇率的改革,同时维护中国的自身利益。
有关专家认为,这一切都缘自奥巴马在G20峰会上提出的、针对对美贸易顺差大国(主要是中国)的“可持续及均衡增长框架”协议。美国政府认为,全球经济的不平衡(特别是美中贸易的不平衡)与危机的发生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而美国将不惜采用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来表达实现这种再平衡的政治决心。但是,将源自美国而祸及世界的此次危机,归因于这种不平衡尤其是中美贸易的不平衡,显然是嫁祸于人的不公平做法。美国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其金融体系中的系统性风险和监管的滞后,才是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
中国如果一味对贸易保护主义退让,最终只会无路可退。专家和外媒纷纷表示,首先,中对美贸易战略重心不应仅放在争取“市场经济地位”这一技术性问题上。其次,中国在对美贸易上要手握涵盖政治、经济、社会等的全方位反制筹码。第三,我国应将对外经贸合作重心适当向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转移。“10+3”东亚经济共同体若建立,世界经济将呈美欧亚三足鼎立格局,这是对美国最好的制衡。
美对华反倾销案初裁或另有目的
10月底在杭州举办的中美经贸联委会上,中美双方曾相互承诺不再对对方出台新的贸易保护措施,但是时间刚刚过去一周多一点的时间,美国商务部就对中国出口的另一种钢管——油井管作出了征收反倾销税的初裁,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出口美国的油井管将被征收36.53%~99.14%不等的初步反倾销关税。
针对美国初裁结果,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在后续调查中,美方应客观考虑,造成当前美相关产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金融危机导致的消费需求下降,从而作出公平、公正、合理的最终裁决。
而上周五中国商务部也在网站上公布,已开始对从美国进口的部分汽车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对于国内钢铁出口尤其是钢管屡屡遭“打击”,阳向宏建议,中钢协等应该牵头组织企业一起应诉,“因为国外调查的是国内整个行业对美国的损害,而不是单个企业的。”另外,也希望商务部等做好出口预警, “单个企业是不知道其他企业出口多少的,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出口的量多了就应该提醒,而现在企业都基本不向美国出口了,又可能出现市场好了没人卖的情况。”
对于美国的出尔反尔,有分析认为,奥巴马将在11月15日至18日访问中国,在这之前美国方面挑起贸易战其另有目的。
分析指出,自从9月11日美国政府宣布对华输美轮胎最高征收35%的惩罚性关税后,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就有愈演愈烈之势。11月5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对华输美油井管反倾销反补贴案的倾销调查初裁,中国进口的油井管将征收最高达99.14%的反倾销税。6日中国商务部对美国汽车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同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初步裁定对从中国等国进口的铜版纸等产品征收“双反”关税。其挑起贸易战的目的显而易见。
美国难道不明白贸易战的结果会是两败俱伤?联合国贸发会议经济事务官员梁国勇(据《经济参考报》)表示,美国在对华贸易领域屡燃战火的意图,清晰地表现在由其推动的“可持续及均衡增长的框架”协议中——美国政府认为,全球经济的不平衡(特别是美中贸易的不平衡)与危机的发生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这种不平衡必须打破,而美国将不惜采用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来表达实现这种再平衡的政治决心。G20峰会召开期间梁国勇便预言,因美国的提法首当其冲针对中国,新一轮中美贸易争端可能才刚刚开始。梁国勇认为,全球经济的不平衡充其量只是这次危机的外因,而内因(美国经济中存在中的问题、其金融体系中的系统性风险和监管的滞后)才是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
尽管中美双方曾表达过希望“同舟共济”的各种承诺、声明,但是如今,美国大闹特闹,快把“船”斗翻了,业内专家认为其背后有着更深的含义,即配合奥巴马访华,增加其与中国谈判的筹码。专家认为,在如此贸易战背景下,人民币汇率问题将显得尤为刺眼,它无疑将成为届时美方向中国施压的重点之一。早在10月 24日,奥巴马在致函美国纺织团体协会时表示,中国必须停止操控货币的行为。致力于新兴市场的美国投行RothCAPItal副主席 DonaldStraszheim也表示,中国经济正开始下行路线,而美国对中国放缓人民币升值步伐不满。
针对目前的情况,有关专家认为,中国不能一味对贸易保护主义退让而最终导致无路可归。梁国勇认为,像中国这样的对美贸易顺差大国而言,适当的妥协退让不可避免,讨价还价和适度的斗争是必须的。因此,中国对美国贸易战略重心不应仅放在争取“市场经济地位”这一技术性问题上,这不应该再次成为奥巴马政府与中方谈判的较大筹码之一。其次,中国在对美贸易上要手握涵盖政治、经济、社会等全方位的反制筹码。有专家表示:“不能再对美国关于不是用贸易保护措施的承诺心存幻想。”
也有专家认为,我国应该把握FTA(自由贸易协定)历史机遇,将对外经贸合作重心转向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如果“10+3“东亚经济共同体的一建立,世界经济美欧亚三足鼎立的格局也最终确立,这样才能对美国形成更好的制衡。 (银率网 马贵军)
西方重提人民币升值 汇率战爆发几率不大
上海证券报:近期,国际市场上的一些因素对人民币施加了升值压力。比如G7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中对人民币施压,美国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调查,以及美国对于是否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的讨论。那么为何在现在这个时点,西方国家重提人民币升值?外国施压人民币升值是否会导致汇率战?
张明:在这个时点西方国家重提人民币升值压力非常正常。这个情况和2003年比较类似。其一,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都从比较低的增长中快速反弹,在经济反弹时,各国都在迫切地寻找增长动力,尤其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未来的官方的刺激计划效果逐渐消失,迫切地需要找到一些新的动力。国内的私人消费和投资比较难以起来,希望通过进出口改善和拉动经济增长。在这样的情况下,肯定对保持贸易顺差的国家进行打压,对人民币升值形成压力肯定是理所当然。其二,美元开始进入新的下降通道,同时人民币汇率盯住美元,这样人民币对其他货币或者是人民币的有效汇率开始比较长期和显著地贬值,会造成其他国家对人民币的不满情绪上升。其三,2003年后全球开始重新提全球国际收支失衡,把人民币汇率作为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根本,那么很多人把人民币的升值作为全球经济的再平衡的必要前提。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的升值压力重启是比较自然的结果。
而下一阶段,国际市场陷入汇率战的可能性不大。目前的情况是,人民币对美元只会保持固定和升值这两个方向,肯定对美元不会持续贬值了,而汇率战一般是一国汇率的贬值导致其他国家汇率的竞相贬值。同事,我们也不会看到新兴大国对美元的汇率出现大幅贬值,美元毕竟处于贬值通道。
哈继铭:中国接下来会遇到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过去这段时期好像这方面的声音是消失了,但是美国经济越复苏这方面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出口会改善,外贸顺差会增大,来自于美国、欧洲的压力都会有,因为老跟着美元贬值,欧洲会不满,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会逐渐增大。【全文】
中美贸易战正酣 “胡奥会”能否“化干戈为玉帛”?
第三次“胡奥会”即将举行,这次会晤的地点不在伦敦、纽约,而是在北京。13日-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将相继前往日本、新加坡、中国和韩国进行访问,开始其上任以来的首次亚洲之行。其中,奥巴马安排了近一半的时间访问中国,这也让美国在亚洲的传统盟友日本颇有醋意。
那边,中美贸易屡观摩擦;这边,两国领导人能否“化干戈为玉帛”?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的山东国际政治及经贸领域研究专家对此并不十分乐观。他们认为,在两国经济刚刚回暖的背景下,中美两国不可能在关键问题上作出太大让步,实质性协议难以达成。
交锋或更加尖锐
“奥巴马这次访华,预计不会有很大的调整。当然不排除达成一些意向性协议的可能,但实质性难题比如人权、贸易摩擦等,目前还没有看到能够解决的苗头。”山东大学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领域研究专家刘昌明教授表示,随着国力的提升,中国开始不断在国际事务中主动发出自己的声音,并且这种声音越来越大。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斗争和交锋可能愈发尖锐,由此,双方达成协议便要经历更为艰难的过程。
山东大学国际贸易研究所所长范爱军教授认为,两国经贸关系会有一定进展,但总体来说并不乐观。目前两国经济均刚刚回暖,压力都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对于关键问题不会作出太大让步。
刘昌明告诉导报记者,奥巴马本次访华的主要议题将集中在安全、气候变化以及国际经济等领域。涉及安全领域的核心问题主要为朝鲜、伊朗核问题。在朝鲜核问题上,中国的地位显而易见;对于伊朗核问题,美国与俄罗斯、波兰等国已达成相关口头协议,但协议何时签订、如何推行还很难说,要想获得联合国通过,中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奥巴马此行,无疑将努力寻求中国在伊朗核问题上对美国所持立场的支持。
同时,随着2010年《京都议定书》即将到期,奥巴马访华显然也是为今年12月份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作准备。刘昌明表示,气候变化将成为此次“胡奥会”重点探讨的问题,因为峰会要达成协议,大国之间首先要有一个协调。但目前而言,峰会的前景并不看好。
摘取“胜利果实”
值得注意的是,上月29日,中美双方刚刚互相承诺不再出台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但结果却是,进入11月份,两国之间的贸易战大有“全面开打”之势。在奥巴马即将访华的节骨眼上,不仅这个反常现象引发业内人士的诸多猜测,贸易摩擦以及由此引发的人民币汇率问题,显然也将成为第三次“胡奥会”绕不开的话题。
对此,范爱军表示,中美贸易摩擦由来已久,最近的升级与奥巴马访华没有必然联系。按照常理,这也与两国元首会晤应有的和谐气氛格格不入。但不排除一种可能,即美国种下摩擦的“种子”,然后通过奥巴马访华摘取缓和摩擦的“胜利果实”。
“总的来说,奥巴马的对外政策趋于缓和。但是与共和党对人权的关注相比,现在执政的民主党更加注重经贸利益,其政策也更加严厉,甚至会作出一些咄咄逼人的态势和动作。”范爱军表示。
刘昌明则认为,“美国一部分人认为中国政府操纵汇率并成为最大逆差来源国,加上由于金融危机对美国的影响还未过去,升级贸易摩擦显然是为自己增加谈判砝码,从而迫使中国在某些方面作出让步。”
对于最近各方关注的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刘昌明表示,作为战术而非战略问题,过度去关注它不合时宜,其解决还要依赖于中美之间关系大局的改善。范爱军表示,美国一旦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双反”调查就名不正言不顺,因此目前解决这一点还很困难。【全文】
中国能打赢中美大贸易战吗?
自9月初以来,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制裁案件接连不断,随着奥巴马出访中国的日期临近,更是越演越烈,中美贸易战已正式全面开打。
美国为打这场贸易战作了充分的准备,在舆论方面,提出了主要针对中国的“可持续及均衡增长”的论点。“均衡”是经济活动中公认的一项基本原则,凡是基本原则都应该人人严格遵守,否则,对经济极易造成损害,甚至酿成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政府认为,全球经济的不平衡(特别是美中贸易的不平衡)与此次影响全世界的重大金融危机的发生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为此提出的证据就是美中贸易的巨大逆差。这种论点正在逐渐深入人心。
而中国方面却准备不足,在舆论方面,中国提出的是“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但这是存有争议的论点,别人会反驳道:我们是在依据世贸规则进行双反制裁,这种论点显然没有公认的效果。同时也无法解释因巨大的贸易顺差产生的超两万亿外汇储备。
美国为打赢贸易战也显示出了坚强的政治决心,这不仅表现在步步紧逼,连续作战的作风上,更表现在手法的运用上,不仅凶狠毒辣,而且干净利落,直取中国的命门。手法的第一步:对中国进口商品实施尽可能的双反调查,御中国货于国门之外;第二步:加大力度逼迫人民币升值,让货币市场去调节贸易和经济平衡。
反观中国,显然是在仓促应战,只是象征性地做了几个反击动作,相应地对美部分产品实施双反调查,更多的是一味对贸易保护主义被动退让,现已无路可退。除此之外,都是些远水解不了近渴和空洞无物的“马歇尔”计划,如“向美国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对美贸易上要手握涵盖政治、经济、社会等的全方位反制筹码。”,“对外经贸合作重心适当向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转移,以对美国形成制衡。”等。这样,在美国的强大攻势面前,中国很可能要败的一沓涂地。
预测中美贸易大战的后果,很有可能是:美国出口贸易大量增加,国内传统产业得以大面积恢复,失业率则大幅度下降,经济全面复苏并保持持续均衡发展;中国的前景则要黯淡的多,随着以美国为首的各国对中国商品的反倾销不断加剧和人民币被迫大幅贬值,出口贸易急剧下滑,国内工厂的大量倒闭,失业人口居高不下,…….这决不是耸人听闻!
但是中国若采取了恰当的手段和策略,后果则截然不同,很可能是双赢——中美合作共同发展。本来中美的贸易是互补的,现在经济发展的规则也是双方互补和协调的,一个要均衡发展,另一个则要结构调整,实际上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 只须用一个手段就可实现双方的共同目的,这个手段就是中国要扩大进口。【全文】